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宋洪帅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宋洪帅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身份证号码:37090219860706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对土建施工相关技术、建筑材料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作为土建施工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控制情况对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土木施工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于城镇建设的力度加大,使得建筑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分析了大量的建筑工程后能够发现,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对混凝土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工程在后期使用当中才发现有质量问题,这和非正确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必须要有效确保其合理性,从根本上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作为结构工程当中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承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整个混凝土建设来讲,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在实际建设期间,混凝土的强度和水泥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二者之间呈正比的关系,水泥强度越大的话,混凝土的强度自然也就越高。再者,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确保用水干净,防止出现使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等情况,有效防止因为水质的原因而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质量下降的现象。并且,混凝土对砂石的纯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其物理特性,尽可能地将其所含杂质降到最低。
        2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有如下原因:1.混凝土的收缩:收缩是混凝土一个重要的特性,混凝土的收缩轻则可能导致在混凝土表面会形成微小的裂缝影响美观,重则可能会形成结构裂缝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2.混凝土的材料和材料的配合比: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砂、石子、化学外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而成,混凝土里面各种材料的配比有严格的规定,如果配比不当,容易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这是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3.混凝土的养护情况:混凝土的养护情况对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关键的影响,养护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4.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浇筑或振捣不当,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从而可能导致混凝土形成裂缝。混凝土裂缝对整个工程的危害性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美观性;2.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混凝土裂缝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强度,另外,由于裂缝的存在,使混凝土里面的钢筋缺乏混凝土层的保护,钢筋的暴露容易引起钢筋的锈蚀现象,进而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3.裂缝容易导致漏水或渗水的情况发生:在建筑物需要防水的部位或经常接触水的部位如果出现裂缝,在裂缝处容易出现漏水或渗水的情况,不仅危害结构安全,还影响日常使用。
        3土木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基础施工
        针对地基施工即为基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打探地基应由浅及深,该方式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也能保障其他建筑工程不受该工程的影响,施工人员还要关注地基降水与排水工作。混凝土施工的顺序将极大地影响着施工质量,因而施工人员应依照相关顺序要求进行混凝土方面的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其道路常会不平坦,或施工的区域偏高,基于此,施工人员可根据从远及近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该方式可使混凝土材料的输送变得更加方便,而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泵最好放置在施工地区的中间。
        3.2有害物质的管理
        有害物质一般存在于骨料之中。

当有害物质超出了标准值:1.会严重干扰水泥的水化热反应,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也降低了水泥浆的粘结性,致使骨料与水泥的水化物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毒害物质。2.混凝土骨料内的土块和淤泥的含量超出了3%,在集料的表面产生了一层隔膜,就会严重阻碍了集料与水泥石的粘连性。3.各类不合规的卵石和碎石的含量超出了2%,或者这部分细颗粒的原料是较为松散的颗粒,那么在搅拌时就会增加对水的用量。
        3.3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为了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就必须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对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其次,水泥的空隙率受水灰比影响,较小的水灰比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产生。其次,对于骨料方面,粗骨料若存在砂粒过小、级配不良或大空隙等不良情况会增加拌合用水的用量以及水泥用量,还有可能降低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能也会受到影响;细骨料的砂粒过小会导致混凝土后期收缩量的大幅增大,而且其中有机质含量过多则会不利于水泥硬化的进程,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降低,更易产生裂缝。而且粗骨料的体积比例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该比例越大,对应的混凝土强度就越大,对于收缩变形的约束力就越大,因此,进行配合比相关设计时,对于粗骨料的体积比例需要严格控制。
        3.4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在实际施工当中假如有裂缝产生,必须要对其进行压实处理,进而有效确保表面的平整性。在混凝土的浇筑平面上假如产生了起伏不定的情况,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采取上层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修正处理,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整改,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提升上来。除此之外,确保混凝土混合配比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增强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通过准确计算配合比,或者是利用技术来对混凝土的实际配比进行适当的调整,就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配比
        3.5温测技术
        为了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严格遵循温测技术的指导,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的产生,进行规避裂缝问题。温测工作需要顾及每一个土层,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别对其温度特性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此外,为了保证测量结果为科学准确的数据,应该注意钢筋与测温线的接触,防止温度应力的出现以及可能引发的误差。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温度应力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总结如下:①降温法,是从内部控制其温度,通过设置冷却水循环系统实现降温;②保温法,是从外部控制其温度,通过外加保温材料,添加碘钨灯或从外部定期喷浇热水等方法提高表面温度。
        3.6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后期养护技术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当中,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固性,在对工程期限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为该项工作的实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承重力,但是当其小于1.2MPa的时候,就会由于无法承重而遭受损害,假如产生了该类情况的话,该地点的施工建设工作就会被暂停。另外,要想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滋润,就必须要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及时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具体可以通过洒水或者是进行薄膜覆盖等。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占有重要比重,混凝土使用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应更加深入地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在掌握施工技术的同时,加大对施工技术的钻研力度,进而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动建筑工程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馗旭.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64.
        [2]陈武胜.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30-31.
        [3]郭文龙.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J].建材与装饰,2019(3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