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城市养护管理工程公司 山东烟台 264100
摘要:现如今,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保障整体施工质量获得上升的重要依据。但就目前地基处理技术的实施现状而言,其处理特征充分地将技术实施难度进行展现,导致整体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建筑施工期间必须要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不断的变革与创新,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从而保障地基处理技术获得更加长远的实施效果,并且将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安全问题加以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越发密集,土地的使用压力也随之增大。为使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型建筑与高层建筑便成了所有建筑企业最常接受的施工项目。这种建筑对于建成后的稳定性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使地基基础的技术更加进步,使地基的承重能力增强,并减少建筑下沉现象的发生率,以便于提升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1地基处理技术的特点
1.1复杂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的地形各不相同,不同区域的地质状况和地理条件也有很大的区别,某些地区还存在软土、冻土和盐碱土等,另外由于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出现,为地基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1.2困难性
地基处理中出现的很多质量问题大多是因为细节方面处理不当引起的,所以施工企业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和措施,做好地基细节方面的处理工作。地基处理作为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主要是在地下作业。因此,地基处理的难度系数也相对较大。由于地基埋在地下,很难在完工或施工期间找到地基施工中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地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安全风险,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坏,后期工程和使用安全性无法保证。
1.3严重性
地基是建筑的基础,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个建筑的使用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地基如果出现问题,建筑的整体质量会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很高,不能保证居住者的使用;其次,当地基设施出现问题时,会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妨碍后续工程的实施,甚至被迫停工,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造成巨大的损失。
2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2.1强夯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在地基进行处理期间,首先需要对碎石桩做出处理,从而达到地基土排水固结的目标,随后再将实际的强夯点进行确定。通过冲击力的作用,将碎石桩击散,随后将地面上的碎石沿着石桩的桩径填入土层中,将地基的密实度加强,满足地基稳定的需求。在地基处理期间强夯法十分重要,充分把握夯实的深度、次数以及夯深量,能够提升地基夯实的成果。夯击加固深度是根据地基湿陷度、土层厚度作为依据来确定的。单位面积夯击量是在夯击计划的深度以及地基各类型结构荷载能力大小作为依据的基础上确立的。只有对夯击的深度以及土壤的属性进行综合思考,才能确定单位面积的夯击量。
2.2换土垫层地基处理
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换土垫层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在于移除一些工程地基当中的浅层软弱土,接着对置换的土方进行碾压,夯实填土垫层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一般粉碳灰、砂等,这样可以让持力层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地基沉降量的控制就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换土垫层不适合应用在一些深层的地基处理当中,这种处理方法会出现降低土质、湿陷性、膨胀性等特点。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换填层的厚度在三米以内,防止工程量过大,导致施工成本进一步增加。另外需要注意土层的深度一般需要控制在0.5米以上,防止施工效果无法充分的体现出来。
2.3DDC灰土挤密技术
在地基内钻眼打孔,并将灰土夯入深孔中使地基稳固的方式叫DDC灰土挤密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多是分层处理,将每层都夯实加固。在每层每次成桩时,都要不断地冲击基桩,使周围的土质紧密合为一体,形成复合型地基。湿地土质水分较大,地基容易变形扭曲,DDC灰土挤密技术可加大建筑的荷载力。有时也在黄土层使用,但要根据不同情况实地考察后才可使用。
2.4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建筑地基夯实后,需要进一步对地基进行处理,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将注浆溶液注入原有的地基中,首先对注浆的溶液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溶液注入地基内部,并对其进行硬化处理。通过增加注浆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加地基的硬度和牢固性。在实施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期间,需要对注浆的配比进行严格把握,确保注入的浆液能够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2.5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主要是依照固结变形的原理,利用外力施压,让软土地基在强大外力之下将土层空隙当中的水分挤出,这样可以让土层空隙比有效降低,提高土层的坚固度。通常而言,排水固结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分成排水和加压两个部分。通过外加等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排水。排水固结处理的过程中,适用于一些软土以及与泥质土。排水固结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外在施加方式的不同,合理的选择排水固结法,比如说在真空预压法应用的过程中,适合于一些加固区所形成的稳定负压软土地基当中,而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降低法等方式不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导致土层的额外横向剪力增加,对一些较柔弱无法承载较大剪力的粘性土较为适用。
2.6粉煤灰吹填技术
粉煤灰吹填法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新材料,即粉煤灰,其拥有着良好的透水性能,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选择粉煤灰吹填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地基表面水泥凝固时间,从而达到控制地基处理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工期等目标。然而在具体实践应用时应该把淤泥与粉煤灰进行科学混合,切实保证粉煤灰均匀性,这样才能够有效优化土的固结性能。
2.7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
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技术指的是通过高压旋转喷嘴,以10~25MPa的压力把水泥浆液灌注地基土层之中,以优化地基的性能,提高地基强度与稳定性。在具体实践应用时必须对钻孔孔径与终孔深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孔径和孔深需要大于喷射管2~5cm、0.5~1.0m。若是孔深处于20~30m,孔斜率必须保证在1%以内。与此同时,针对测量放线、孔位定位以及旋喷设置等必须要根据规定要求进行作业。
2.8 IFCO强制技术
IFCO强制法指的是通过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凝固速率。其中排水系统是以贯通砂纸为排水通道,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凝固时间;而加压系统是控制堆载时间,提升水渗流速度,把两者相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地基工程按期完成。
3结语
从建筑工程方面分析,地基处理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与安全。通过选择科学的地基处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基密实度、抗剪性能与稳定性等,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非.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3):113-114.
[2]胡仁志.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03):160-161.
[3]陈超群.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8(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