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动物园 天津市 300381
摘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促进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的提升,保证绿化种类丰富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文章重点就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栽植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栽植;应用
近些年来,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对园林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园林绿化对季节性要求较高,主要内容是栽种各种植物,反季节种植是园林绿化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进行科学的种植。
1反季节栽植的含义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是指在植物不宜存活的季节当中进行的种植技术。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园林绿化的施工都是排在城市基础建筑建设之后的,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植物不能在当前的季节存活,所以,在城市建设当中,反季节栽种技术对于园林绿化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反季节栽植技术的运用还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要对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不熟悉植物的生长规律,那么这种反季节栽植技术的运用也达不到绿化的目的。在反季节栽植当中,要求对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把控,从而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保证植物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材料选择
反季节种植过程中,为提高植物存活率,需要科学选择植物,所选择幼苗必须具有旺盛的长势,植株应当相对健壮,根系发达,不可存在病虫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小苗。对于苗木的选择,以近期移栽的为最佳。2年内移栽过的苗木,其主根先端被切断过,侧根具备发展条件,新生根系大多在树兜位置,再次移栽对于根系所产生影响较小,有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2.2土壤处理
反季节种植过程中,要确保种植土厚度适宜,土质应当疏松且肥沃,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播种或种植之前,需要化验土壤并开展综合分析,严格实施消毒、施肥、客土等,为植物生长创造优良条件。
2.3 种植前修剪
为确保植物蒸腾与呼吸作用得以有效减少,在种植之前需要妥善修剪植物,促进苗木成活,保证植物生长的平衡化。在植物修剪过程中,要明确景观和树种状态,合理控制修剪量。常绿树木一般采取重修剪措施,以疏枝摘叶为辅助措施,促进植物成活率的显著提升。阔叶树木根系在起苗过程中极易受伤,这就需要适当修剪枝条,减少水分消耗。运输过程中植物根系受到损伤,需要剪除断根,适当修剪过长根系,种植过程中不可出现窝根情况。部分脱皮根不具备水分吸收功能,并且会消耗一定养分,在修剪过程中需要去除。
2.4 苗木假植
反季节种植过程中,假植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落叶乔木的规格较大,比如胸径在20cm的悬铃木,需要带土球挖掘苗木,重剪树冠,依据施工场地条件来对苗木进行合理选择。依据园林绿化施工规定及施工计划出发,打造木箱,确保其规格超出土球直径40cm。将土壤垫置于木箱底部,放入悬铃木土球,周围分层填土,进行夯实处理,之后加适量土壤并拍实在。假植期间要保证施肥和浇水的适宜化,科学防治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
2.5 树木种植
栽植前需要处理好土壤并挖好栽植穴,树木到达栽植场地后要能够尽快入土,以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土壤处理需要保证栽植穴土壤以及附近土壤保持良好透水性能,且孔隙率要符合树木栽植要求,建议可在土壤中增加少量的珍珠岩,或者在种植区域铺设厚度在2.5cm左右的炉渣颗粒,特殊地点则要拌和一定可促进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反季节栽植穴的挖掘要在常规基础上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土壤厚度要考虑到树木根系发育的深度:乔木的根系发育深度需要控制在110-130cm左右,一般大灌木需要控制在70-85cm左右,一般灌木需要控制在40-55cm左右,小灌木需要控制在30-35cm左右,挖掘后应该在栽植穴内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以保证树木在入穴后有足够的养分。既往研究证明,反季节移栽若根据树木原本朝向栽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保证树木能够更好地适应移栽环境的光照条件。栽植过程中,应充分拌和表土、腐熟肥料,将部分混合料填入栽植穴然后初步压实,带土球的树木入穴后,应将剩余的肥料掺加表土分层填入栽植穴内部,每填一层都需要压实,但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土坨,直至土壤和外部地表保持一致。具体的分层回填深度,需要根据土坨大小、栽植穴大小而定。
2.6 栽后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栽后管理,浇水是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浇水次数的适宜性,与正常树木栽植相比,浇水次数略多,具体要结合树木品种来进行有效控制。树木发芽的抑制可通过发芽抑制剂和蒸发抑制剂来实现,叶面水分蒸发得以明显减少。树根浇水需要将发根抑制剂加入,以确保栽后管理的有效性。
3 园林绿化施工中应用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养护管理策略
栽植后首年养护是决定树木长势、成活率的关键,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3.1浇水以及控水
反季节栽种后需要立刻补水,一般情况下,栽植后需要浇足3次透水,间隔控制在6d左右,若天气过于炎热、干燥则要适当缩短,若中途出现雨天则要适当延长或者减少次数。浇水后、下雨后若栽植穴附近出现塌陷的情况,应覆土并用铁锹夯实,避免根系暴露在地表或者透风。3次透水浇足后,应进入养护阶段,养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反季节种植树木本身根系的吸水功能或会受到影响,对水分的吸收量相对较小,所以3次透水后浇水只需要保证土壤略微湿润即可满足要求,若是土壤的含水量过大,树木根系不能够及时吸收,就会影响土壤本身的孔隙率,对于树木的成活以及根系的发育影响极为严重。
3.2固定
栽植胸径大于5cm以上的树木时,尤其是在反季节种植遭遇大风的情况,在栽植完成后应立即采用支架固定,固定位置在树干高度2/3处,支架可选择角钢、木方制作,一般为三角桩,支架需要埋入土壤10~20cm,木方、角钢和树木接触部分,需利用面纱等软质材料垫置,以避免支架蹭上树皮。
3.3遮荫棚
高温、干燥时节反季节移栽需要利用遮荫棚来提高树木成活率,减少树体水分蒸发。一般情况下,4月移栽均需要搭设遮荫棚,应在树体可能会直接照射阳光的3个方向设置遮荫棚,遮荫棚上方、侧方需要保持半米左右的距离,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也能够保证遮荫棚内空气正常流动,确保树木能够正常恢复树势。在10月天气转凉后,则可视情况拆除遮荫棚。
3.4补充营养
树木在移栽的过程中,会受到损伤,导致树木本身营养状态被破坏,若树体养分得不到及时补给,就会导致代谢失去平衡,进而致使树木死亡,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补充营养供给,有助于树木尽早恢复树势。如,大型树木在栽植后,可补充生根液,生根液补充需要在栽植穴外部挖掘环状沟,然后将生根液兑水浇透,栽植后浇灌3次,每次间隔15d便能够起到促进生长的效果。
综上所述,反季节栽植当前已经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技术方法之一,该技术本身的适用性、可靠性得到了验证,且解决了植物非生长季节的栽植问题,广大从业者应对上述的技术方法有足够的认识以及了解,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飒.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成因及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03)
[2]曲玥.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探索[J].山西建筑,2020,46(03)
[3]张学庆.园林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