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喻传兵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喻传兵
[导读] 摘要:从本质上看,园林施工就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把各种自然因素在城市中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喧闹的城市中创设出一片净土,方便人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无间的接触,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绝不止于此,他的功能体现在了许多方面。
        上海珑筑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闵行区  210000
        摘要:从本质上看,园林施工就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把各种自然因素在城市中进行整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喧闹的城市中创设出一片净土,方便人们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无间的接触,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绝不止于此,他的功能体现在了许多方面。要想充分的发挥出风景园林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园林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新技术进行落实,提升风景园林的功能性和生态性,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充分的落实。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应用
        引言
        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也是居民十分关注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园林设计如果更加充满艺术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园林设计的改善,还可以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此,将新技术运用于园林的施工工程中,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有利于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特点
        1.1发挥地理元素的优势特征
        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工作内容,而且这些工作内容涵盖了许多的领域知识,此外,我国的地域跨度大,不同的地域在环境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地区,植物的类别也不相同。所以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不能独立的进行,要充分的结合当地具体环境,结合各种自然资源,对新技术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这些新技术可以与当地实际情况充分的相符,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新技术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各种植物的种植上,就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园林施工中对各种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植物的作用。
        1.2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
        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这些技术的使用要建立在符合当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新技术的作用就会被严重的限制,而且,还会对园林项目的整体建设效果造成影响。比如在园林施工树木移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在移栽之前,对树木的种类以及当地的自然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选择合理的移栽新技术,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树木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生长态势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也是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内容。
        2园林施工新技术运用中的相关问题
        园林施工新技术并不仅仅包括应用新技术,还包括运用新的施工理念。在现阶段情况下,虽说在园林施工中新技术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施工人员也尽量运用和采纳新技术,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在施工中仍然不注重园林植被与山石等的搭配,或者说也会忽略园林植被中各种植物景观等的搭配与协调,导致从园林景观的整体来看缺乏艺术美。园林施工新技术不仅仅要求运用新技术,更要求在施工的各个部分一定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不能把景观割裂开来。除此之外,在整体布局好之后,还应该注重植被的保护与园林景观的维护。但在现阶段情况下,无论是园林生态改造,还是植物搭配、园林整体建设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新技术的运用。
        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3.1施工测量技术
        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3.2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是现代新型的园林技术,主要是利用雨水浇灌植物,解决植物缺水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仅是人工湖泊、蓄水池需要用水,植物、动物也需要用水,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园林工程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新雨水回收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湖和蓄水池以及树木周围的排水系统吸附雨水,让更多的雨水滞留,从而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该技术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缓雨水对地面的污染。
        3.3园林灌溉技术
        园林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较好的灌溉技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往经常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园林施工的工作人员经常采用微灌技术或智能灌溉系统等方式灌溉植物,节约水资源,保证植物自然生长。微灌技术就是喷灌和滴灌的方式,通过小型喷头控制灌溉的水量,让园林中的植物缓慢吸收水分。智能灌溉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无人控制灌溉,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该系统可检测植物的生长状态,严格控制灌溉时间和水流量,节约水资源。
        3.4高边坡防护技术
        高边坡防护技术是现代园林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通过建立高边坡提高整个园区的观赏性。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可依靠高边坡支护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安全。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根据当地园林边坡的坡度以及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建立高边坡防护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现代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中,主要分为两种防护,一种为植物防护,另一种为砌体封闭防护。植物防护就是通过高边坡加固周围土层,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砌体封闭防护就是利用人工砌体达到支护的作用。
        4加强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效果的具体措施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合理利用园林施工新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而要想加强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4.1优化园林施工资源配置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遵循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价值。在此基础上,改善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园林施工人员可以将乔灌木种植在隔离带、行道树池及道路分车带上,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荫廊道。如果草坪无法发挥作用,就可适当调整绿化比例,替换为灌木或花卉。
        4.2完善园林施工人员专业技能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人员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施工技能水平,以此改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的专业性技术。现阶段,在园林施工中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落实,对于我国城市的建设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园林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园林施工新技术,提升园林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建新,刘静.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2):57-58.
        [2]徐烨.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06):205-206.
        [3]宋晓梅.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5):185-186.
        [4]毛玉华.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7(02):34-35.
        [5]郑远会.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