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分析 张杰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杰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这就要求市政工程的质量有所提高,有关部门不断的在完善市政工程的质量规范标准,旨在于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310000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这就要求市政工程的质量有所提高,有关部门不断的在完善市政工程的质量规范标准,旨在于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管理问题,使工程质量受到了影响,若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时,势必会威胁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和生活安全,因此对工程技术质量进行管理,严把质量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质量通病影响着施工的进程及整体的质量,这就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应对质量通病的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及时的整改,将损失降到最低。
        1市政施工的特点分析
        市政施工的特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市政施工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有着很大的区别,有一定的独特性,市政工程的规模较大工程较为复杂,材料运输比较便利,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也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质量控制困难,对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周期要求高。总的来说,市政工程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对市政工程既要发展也要监管,特别要将技术质量管理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既不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要兼顾工程质量。针对施工技术有很多操作规范,要求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单位参照执行,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若偏差较大必然会影响施工效果,从而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强调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
        2.1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不够严谨
        在市政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管理目标进行管控。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管控内容。所以就要求相关人员在施工质量上进行严格的要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机械的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等等,其中,施工材料作为组建工程实体的直接用料,其质量的好坏,将对于工程实体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一旦在材料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从现有的施工工程来看,对于施工材料把控上存在着不足的现象。有的施工企业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选取国家承认的标准材料,而是以次充好。材料采购上的不足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量,一方面,采购人员没有认清图纸要求及国家标准的材料质量,而是随意的去购买材料,甚至一些采购人员不顾及工程质量的好坏,经不住材料商返利的诱惑,与其进行私下的勾结,擅自降低材料标准的等级,选用不合格标准的材料,另一方面,采购人员的再生职业技能不足,不能分辨出材料的选购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的强制性标准或者马虎大意。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些许利益,在材料上动手脚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材料的证明文件上动手脚,以蒙蔽监理单位及甲方人员,让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到工程实体上,全面的降低了工程质量。因此,要想对于市政工程质量上把好关,在工程材料的把控上也要进行规范管理。制定一套详细的采购流程,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自身修养再教育。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及时的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实体上,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进行退场处理。
        2.2监管力度不充分
        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靠施工单位的自我监察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政府部门的监察以及施工现场设置监理单位进行监管,保证每道工序都在验收合格的条件下才进行后续使用,让整个施工过程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满足于国家的规范标准。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充分的现象,监理人员玩忽职守,政府部门监管不及时等现象,导致一些不合理合法的情况出现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去。

因此,加大监管的力度,也是大大提高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避免质量通病。
        3如何做好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3.1优化施工方案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施工单位必须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施工技术水平、人员配置、机械设备等情况,将市政工程提供的施工要求与施工技术资料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来设计完善的施工方案。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需要全面考虑,将施工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内容全部融入到施工组织方案中,以此来提高施工方案的完善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核审批,必要时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运用到实际施工中。
        3.2恶补专业施工技术,提升实践技术水平
        大部分施工单位想要提高施工队伍中个别同志的施工技术水平,就会通过上岗培训的方式,通过为期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内让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施工技术和专业知识,以此来如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养。少部分施工企业会举办施工技术交流会,新老员工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和传授心得,让新员工可以意识到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和强化。因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放线测量、质量检测、风险分析等环节,所以施工企业可以有目的性的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性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测量和质量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分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工作态度也有明显提高。
        3.3落实材料管理
        (1)制度方面,需将材料管理岗位制度加以明确,采购人员需按照采购计划,对比市场价格,采购优质、价廉的材料,保证工程使用的主材具备“三证一标”。同时,将运输、地域等因素考虑其中,保证按照材料特点、性能等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管理流程“入库”和“出库”,采购所有材料需按照类别设置标识、分类保存,做好防水、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如:市政项目中使用材料种类较多,材料自采购至使用过程存在时间差,所以需要设置专门存放处分类管理,将易受潮和变质材料置于干燥、通风区域保存,同时做好防雨措施,防止对其性能产生影响。市政项目中常使用多种规格钢筋,在管理过程需要按照型号分类存放,立标识牌、依次堆放。(2)使用管理方面,规范的管理工作可防止材料流失、浪费等问题。管理过程,需要结合市政项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材料供应量。合理规划材料现场,保证场地交通顺畅,材料存放合理,能够按照施工进度,科学安排材料进场。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落实验收工作。市政项目收尾环节,需要及时将剩余材料进行回收,清理现场、及时退库、分类存放。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市政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工作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在任何情况下工程的质量都是工程建设的重点,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也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出行和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郭大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51.
        [2]韩志鹏.关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探讨[J].四川水泥,2019(09):228.
        [3]张晓彬.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48+150.
        [4]陈用锦,周子亮,王全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途径[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