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黄义红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义红
[导读] 摘要: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生态建设的设计也更加的关注,希望通过良好的设计来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身份证号码:37132919841020xxxx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生态建设的设计也更加的关注,希望通过良好的设计来实现建筑的生态化。本文从生态建筑的含义出发,对当下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了加大科研力度等实际的措施。期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更好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建筑设计
        1.生态建筑设计概述
        1.1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的重点是生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强对建筑生态性的重视,在建筑工程建设设计的各个环节融入生态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是循环使用,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损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生态建筑的目标是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
        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环境、文化性。生态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自身和文化环境等内容,设计人员需要注重生态建筑的文化内涵,结合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如交通、通讯、周围建筑、学校等,合理地设计建筑结构,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2)经济性。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应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重水资源、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的利用,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经济性。
        1.3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使生态建筑设计得到了广泛关注,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3.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首要原则,明确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者应和谐共处,不能构成矛盾的对立体。同时,在建筑生态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将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有效融合,还应认识到建筑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1.3.2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土地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无法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地下空间的有效应用。同时,设计人员还应积极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1.3.3结合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
        我国历史悠久,各个地区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结合各个区域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特色等内容进行建筑附属设施及系统的设计,有效节约能源,并突出建筑风格的独特性。
        1.3.4舒适性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需要在满足建筑施工质量、生态环保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设计方法,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
        2.实现建设生态设计的措施
        2.1对生态知识进行全民普及
        为了更好进行建设生态化设计,建设相关部门应对生态建筑等相关知识和理念进行普及。从意识上提高人们对于这方面的认识。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建设人员要对当下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进行重新认识,改变原先的生态设计就是多进行绿化的片面观念。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将生态建筑知识与当下的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在学校中引入相关的概念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促进生态建筑建设的良好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生态建筑知识和理念进行宣传,可以通过媒体、自媒体等方式,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为生态建筑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大科研研究
        加大科研的研究也可以保证生态建筑建设的良好进行,因为在实际的生态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非常多先进生态环保材料,这些材料都需要相关人士进行研究和开发,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良好的建设。在这过程中,国家应该在这方面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保障,可以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促进生态设计的发展。同时对当下研究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优化,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训机制,为建筑生态设计的开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应该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有新方向和新研究的心得的给予奖励,而对于一些不积极研究则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这种奖惩机制来充分调动人们生态设计研究的积极性,促进设计生态化良好发展。最后国家应该为此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通过成立专门的基金扶持机构,来保证研究资金的充足性。
        2.3严格遵循生态建筑建设原则
        在实际的生态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其中建设原则,实现生态化建设,比如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自然环保等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筑的设计,了解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资源,实现资源合理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居住的实用性,明确建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生活居住质量,保证人们健康良好的生活。最后就是自然环保原则,这是实现生态建筑建设的必须遵守的。在建设时,建设人员要尽可能使用自然环保的材料,利用一些环保能源,如太阳能、地热等。
        3.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
        3.1重复利用建筑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不注重建筑物的发展趋势,使很多建筑物在达到使用年限后被拆除,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功能性改造,这就使建筑工程中的各项资源被浪费。在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存在大量建筑物的拆除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建筑物和生态环境进行融合,实现建筑物职能的转换,并留出改造利用空间,确保建筑物的经济性和高效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2积极引进节约型建筑原材料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并积极引进节约型建筑原材料。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建筑原材料浪费问题,为企业增加了建筑成本,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因此,在建筑生态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合理利用并规划各项建筑原材料,引进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利用新型材料的节能环保特性,设计出环保、独特的建筑,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3.3生态建筑设计环保化发展
        现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且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尤其是生态绿色住宅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使居住建筑设计呈现出生态环保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积极引进先进的生态环保材料和环保技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以满足大家对居住环境的高品质要求。因此,绿色环保建筑将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结论
        生态建筑作为建筑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可以提高人们生活居住质量,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实际中,相关部门要充分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认识,可以将生态建筑知识融入到教学教育中,实现对生态建筑知识的普及。同时严格遵循设计的相关原则,保证建筑设计的环保性。最后,国家应该加大资源的投入,对当下生态建筑设计研究体系机制进行完善,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提高研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冯国沣.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意义[J].住宅与房地产,2018(9):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