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鸿源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霍城县 8352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拥有稳固性、安全性以及防火性等优势,因此其已经普遍被运用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之中。然而在现实施工作业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混凝土结构时常会产生缝隙,这也给水利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对其实施治理,以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1由于沉陷产生的裂缝
水利工程中通常在冬季容易出现沉陷裂纹,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当冻土开始解冻后,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出现沉裂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产生的裂纹是比较深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错位的现象,由于这种情形出现的沉降裂纹较宽,对沉降量起到最为直接的影响。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只有沉陷裂纹可以导致沉降量发生变化。在水利工程中还应当注意,混凝土地基不均匀的情况,在进行回填时,由于密实程度的问题,会导致模板支撑间的距离加大,引起沉降不均匀情况,从而出现裂缝。
1.2由于温度因素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当外界温度的发生变化的时候,必将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导致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这种情况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产生了热胀冷缩现象,导致内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出现的裂缝现象。水泥容易受水的影响,当水泥加水时就会产生水化热量,如果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异超过二十五度,将致使混凝内外结构产生拉力,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1.3由于异常变形导致的裂缝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异常变形情况,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当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时,直接在受到阳光直射,会导致收缩现象。如果是大面积工程施工中,应当注意水分流失的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在空气湿度较低,会出现收缩的现象,从而产生裂缝。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
2.1控制施工材料
水利工程施工开展过程中,施工材料往往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性能,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对此,围绕这一问题,就需要施工管理单位将材料管控工作做好,基于施工建设方案进行严格参照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标准性以及规范性、符合条件等进行严格的把控,施工材料采购时,应对水泥的型号以及骨料实际级配等多个要求符合施工建设表尊要求给予充足保障,借此为混凝土内部结构性能的更加良好以及与实际要求相符给予保障[3]。同时,在水泥材料选取得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不仅需要对水泥材料性能和质量等给予保障,同时还应对水化热偏低的水泥加以选择,进而将具体施工工作开展,如此才能从材料方面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2.2控制混凝土配比
完成施工材料选取的工作后期,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对与施工要求相匹配的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进行积极配置。在进行具体混凝土配比工作的过程中,应围绕施工材料将相应反复试验工作积极开展,借此对混凝土预期的建筑强度以及塌落度等方面参数及时测量,确保将最优混合配比有效获取,促进混凝土结构性能的有效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在施工开展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往往可能会由工厂搅拌混合进行混凝土配比、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开展具体混凝土施工工作。对此,作为施工单位,就应将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及时良好的控制和管理,及时验收抵达现场的混凝土配比质量、在验收与实际要求和标准相符合后,再开展具体的施工操作,如此才能从混凝土配比方面良好控制混凝土裂缝发生。
在水利工程现场进行混凝土配比时,为了将混凝土塑性裂缝发生有效控制,就就需要从制作混凝土源头出发,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对合适的集料配合比例进行积极选取,进而确保配比的科学有效性。这一过程中,混凝土水灰配合比例是尤为重要的,在具体配置时需要严格考察并对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和了解,进而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将最佳的减水剂进行积极选取,为混凝土可塑性与施工建设标准的符合性给予保障。
2.3控制施工温度
混凝土施工过程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水泥水化热。基于此,对于各项参与施工的企业来说,应以各性能要求为依据,将水泥使用率进行尽可能的降低。在水泥必须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对低水化热的水泥多选择使用,这一举措能够将混凝土搅拌时散发的热量尽可能的减少,进而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问题产生。在混凝土搅拌工作开展的前期,需要对冷水加以利用,进而来冲洗碎石,借助此种方式也能够将产生的热量有效减少[5]。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还应该对合适的施工时间以及合理的浇筑方式做到正确选举,一般来说在浇筑过程中,上午七到十点以及下午三到六点的时间较为合适,这两个时间段开展具体施工能够将高温作业有效杜绝,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差过大现象有效避免给予保障。在具体浇筑操作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分层的浇筑方式,能够将混凝土散热能力有效加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在对大体积混凝土选取并开展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施工单位应对冷却水管积极安装,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减少的同时,也将内部应力的产生有效减少,最终将因温差造成的混凝土裂缝现象严格杜绝。
2.4施工工艺管理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想要有效预防裂缝状况的发生,施工人员还应该重视再次振捣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后期保养。在对混凝土实行再次振捣施工工艺是,混凝土会在初次凝固后,再次变为液体,这对于除去其内部粗料等剩余杂质十分有效,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稳固程度以及安全性能,如此也能够显著的减少混凝土地基下沉出现缝隙的几率。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关注再次振捣过程中,出现的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可以通过在振捣时加入些许粉煤灰,以控制水灰比在合理范围,防止出现干缩缝隙。混凝土后期保养指的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毕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当对其进行八至十一天的后期保养工作,可以定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并铺设一层塑料膜,如此便能够保证混凝土含水量,并且有效降低水分的蒸发,防止缝隙出现。如果水利工程施工是在冬季进行,还需为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温措施,例如铺设棉被等。
2.5重视水利施工养护工作
在控制混凝土裂缝现象的过程中,不仅前期混合以及温度控制和浇筑等十分重要,同时尤为关键的还有后期的养护工作。得当的养护工作也能够将裂缝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大减少。一般来说,在前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注意力以及质量控制意识都会良好的保持,但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往往会对养护工作抱有松懈以及不甚关注的态度,造成施工人员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施工人员并未对后期养护工作重要性予以正确高度认知。基于此,施工单位就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具体培训工作。借此将施工人员的综合意识全面提高,帮助施工人员对后期养护工作重要性进行正确认知,促使其能够对后期养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6]。后期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内容就是对混凝度温湿度进行良好保持,这一过程中需要及时纠正存在的温湿度偏差问题、采取有效的温湿度控制措施如外部降温、浇水或覆盖保温层等,进而有效避免裂缝产生。
3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混凝土出现缝隙的因素有很多,这也就会严重降低其牢固度以及安全度,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裂缝有着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办法。因此,上文从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娄东升,李永静,钱伟.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9,9(5):77-78.
[2]弋瑞.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