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滨州 256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土地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并积极处理土地资源与发展的关系,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现状中的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与利用关系不协调、人才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就要寻求相对应的措施,从法律制度、管理队伍、技术质量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水平;保护发展
引言
进入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如何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对土地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土地利用工作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土地流转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但是,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整体的土地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目标还和实际有所差距。一些地方低效闲置用地、违规违法利用土地的现象还较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镇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土地利用额的可持续性。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土地资源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简述
土地资源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后来随着这一词汇国际化的发展,逐渐被我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在土地上依照其环境的变化与国情的变化实现经济发展与转型发展,而具体的形态可以是在某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合作和各种土地资源的转型发展。土地资源的转型与管理工作的改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结构的变化与不同举措的推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土地资源的管理就依赖于一个国家实际的国情及实际的环境情况,进而由国家制定出相关的土地资源使用政策,实现对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与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效果与对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2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部门职能定位不准
当前,我国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部门众多,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所涉及的部门众多,所管理的职能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管理途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宏观调控能力差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一些相关的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土地在实际的供应上达不到高度的透明,在实际的土地资产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从而致使腐败的现象发生。
2.2土地规划与其他领域规划之间的联系不明
土地规划不能只是单纯的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其与多个行业、领域的工作都存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其涉及到了城市布局、水利、工业和农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必须要积极的协调相应领域的规划问题,但是,在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中,管理者考虑的往往只是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没有对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综合考虑,缺乏科学的协调规划方案,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矛盾频出。
2.3土地管理与利用的关系不协调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有着幅员辽阔的土地资源,但实际上我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导致在人均面积上不占优势,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短缺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短缺,在用地管理规划方面,存在一些用地规划滞后、个别用地指标和现实用地明显差距的问题,但为了发展需要,会出现建了拆、拆了又建等重复建设的情况。违法用地现象在土地管理中也普遍存在,有部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村级组织或干部代批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导致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在推进管理工作时阻碍重重。
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严格执行补偿机制,保障失地人员生活
在实际的征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所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所征用土地所给的补偿金制度,不能让失地人员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基本的生存权利。当然,不能纵容失地人员“漫天要价”的行为。同时,要严格落实土地审批程序,做到“六个不批”:即不符合土地规划的不批;没有农用地转年度计划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的不批;未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没有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的利用土地。
3.2健全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土地改革工作正在不断深入,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凸显,传统的土地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和新情况。这就要求土地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土地管理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思想。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让土地管理方式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时代的要求,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推广和宣传土地管理知识和政策,将土地管理工作深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全面了解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在政府和群众中形成沟通机制,构建监督体制,推动土地管理工作公开化、透明化,调动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土地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方法创新。
3.3加强对土地限制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国值得开发且利用价值较高的土地资源较多,比如说在吉林地区的农村就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对于这些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这就需要在符合当地实际需求与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管制。比如说在吉林种植业与林业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土地种植或者林业种植而导致的承包纠纷问题也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肃清秩序,针对农民与承包商之间做好合同协议,而合同的签订也一定要做到规范,在承包的期间不能出现合同外的纠纷或者操作,然后这个合同以及规定的制定还要通过当地的村委会认可以及政府的审批调整,实现整体操作流程的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对土地限制的规范化管理效果。
3.4提高技术质量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建设需要较为准确的数据,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其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有更高的能力水平,对新技术的应用能达到熟练操作程度,适应大部分实际工作需要,所以加强人才的培养也很重要,并且不应该只停留在技术方面,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重点,因为这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更懂得技术管理,更适合管理工作;而新技术的开发也是重中之重,例如数字化遥感技术、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大,然而受到经费和技术更新的制约,还远远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现状,投入资金,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当承接项目时,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精英小组,从立项、试验到成果的提交实行全面负责,责任到人。
结语
总之,土地资源的高效管理、合理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地资源矛盾的缓解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的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事情,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孙钦洪.强化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J].居业,2019,134(3):178.
[2]李康.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4):29.
[3]魏佳.新时期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2):12-13.
[4]徐艳红.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6(8):89.
[5]做好城镇国有土地资源管理大文章[J].国土资源通讯,20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