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丁振学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丁振学
[导读]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本文探讨了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今社会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与具体应用。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内涵
        绿色施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优先保护环境为原则,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措施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追求低耗、环保、高效,统筹兼顾,同时实现水电能源以及建筑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物质化生产、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
        2、绿色施工实施的原则
        2.1节约环保原则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就是节约施工成本,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在满足施工质量安全要求的基础上,将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等做到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降低能源消耗。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会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节能改造技术降低电能消耗以及热能损失等。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提倡节约环保,并且减少对生态资源的破坏,从而才能够提高率建筑工程技术的水平,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自然和谐原则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2.3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绿色施工技术不仅包括工序调整和技术改良,同时还包括对建筑内外组合的改良与优化,最终将建筑性能优化与改善。
        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噪声及光污染的控制
        (1)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这里就需要施工单位设置隔音设施,加强噪声污染的控制,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夜间施工的频率,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夜间施工,尽可能在12点之前解决;应尽量有限选择先进的机械和低噪声设备来施工,加强对施工机械的保养处理,减少施工时机械噪声的产生。
        (2)光污染控制应避免电焊作业的弧光污染,电焊操作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遮挡措施处理,保护电焊的弧光外泄情况,可以在密闭的空间进行电焊作业操作或是尽量选取白天进行。施工单位需要考虑到施工工程中的光污染危害,在夜间室外操作时针对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对照明灯添加灯罩将施工范围控制在透光方向处,减少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
        3.2扬尘的绿色处理
        施工现场的扬尘现象对场地内外均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扬尘可通过以下几种办法进行控制及管理。

一是在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再清扫的办法,来保持工地的清洁,但注意一般不能使用自来水,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二是对于裸露的土方应进行集中堆放,并设置覆盖;对于裸露的地面,可种植易生长的矮小植物;对于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采取封闭或遮盖的措施。三是可采用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来进行垃圾清运。
        3.3建筑垃圾控制
        (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4废气及污水的绿色排放
        (1)为保证城市环境,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废气排放。首先,车辆和机械设备应该通过国家标准进行废气排放量的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施工现场,不用没燃料和现场木材的下脚料来取火;于电焊烟气应采用专门的排风设施和除尘设备,基本能减少有害粉尘,效果良好。
        (2)污水的绿色排放。应在施工现场的道路和材料堆放区域周围设置排水沟,并定期进行清洁,保持其通畅性;现场的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厨房设置隔油池。由于工程污水和实验室养护用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市政管道,因此还应设置沉淀池。
        3.5节能与能源利用
        (1)提高用能效率,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制定单位面积施工能耗指针,在施工中参照能耗指标,实施监控,加强用能的管理。(2)降低能耗,采用效率高、低功耗的施工设备,合理使用电能、燃油等高效能源,改善能源使用结构,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能耗;根据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合理组织施工、积极创新施工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加大轻集材料的使用,降低材料在运输、使用时的能耗。
        4、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4.1 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在进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应该加强节能意识,将节能意识充分的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建筑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开始阶段,如果在设计阶段融入节能理念,对于整个建筑过程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对于整个施工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安排,所以在节能理念的渗透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所以说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保证建筑节能的重要基础。
        4.2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规范节能建筑行业的市场经济链的规范化运营,健全绿色节能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节能建筑相关细则的强制化管理。同时,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和扶持性政策,逐步健全绿色建筑评价体制的标准化体制,实行建筑性能的强制标准化质量认证,编制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设计和施工运营规范方案。
        4.3始终遵循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
        即尽可能地将绿色建筑的能耗降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排放物的处理,切实做好保护环境是工作,以此打造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实现建筑质量和功能与节能减排的高度统一。
        结语:
        绿色建筑施工,与其他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资源、做到环保,通过适宜技术、材料的运用、更加合理的空间设计、完善的功能布局,打造更宜于人居、更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和完善绿色施工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生态环境,并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确保建筑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 祝小洁,王洋.  建材与装饰. 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