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 孙多兵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孙多兵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施工程序复杂,同时多在环境恶劣区域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利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审视施工技术问题,利用管理手段,有序展开水利工程作业,以达到改进施工方式,指导水利工程作业科学实施的目的,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性和有效性。
        聊城大龙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施工程序复杂,同时多在环境恶劣区域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利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审视施工技术问题,利用管理手段,有序展开水利工程作业,以达到改进施工方式,指导水利工程作业科学实施的目的,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1当前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功能和作用完全发挥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控水灾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环节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1.2有利于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更加快速的实现最终目标
        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在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的生活工作需求。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2.1施工导流与截流技术
        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分期导流和围堰断流的方法。施工导流的围堰形式中,采用最普遍的形式是土石围堰。此外,还有过水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等。截流技术实施的重点就是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考虑到施工技术开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严格推进截流技术的有效展开。
        2.2地基处理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地基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针对地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把地基表面的覆盖层和己经风化破碎的岩石挖掉。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技术进行处理。一是灌浆,包括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等技术;二是混凝土防渗墙。
        2.3土石坝施工技术
        土石坝指的是由石料、土料或混合料,经过辗压、抛填等方法堆筑而成的挡水坝,分土坝、堆石坝和土石混合坝。坝体材料以土和沙砾为主的叫土坝,以卵石、石渣、爆破石料为主的叫堆石坝,以两类材料占相当比例进行混合的就叫土石混合坝。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环节,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条件变化,签署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限内,根据合同签订条件,针对现场作业条件,根据施工方案、合同要求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完善,交给监理机构审批监理。监理机构需要对合同和项目组织履行的合理性进行考核,保证总体施工计划合理完成,总进度计划合理。对施工条件超过合同约定要求的,要提醒施工单位遵守合同要求。实施阶段,若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需要合同进行大幅变更,容易造成进度失控局面。承建单位要按照合同文件,实事求是调整组织设计,由双方进行协商,明确双方业务,保证变更组织设计得到专业审核。
        3.2引进先进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决定工程质量以及稳定性,工程应用的技术手段应当保持专业性和先进性。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尝试地基处理技术、导流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作为工程基础环节,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地基技术的影响,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拥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基础。

地基施工技术应当严格考核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工程地基防渗透性能。其次是导流技术,导流技术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并降低作业成本。选择合理的导流技术是保证工程围堤稳定性的关键,达到理想的疏导河流的作用,对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导流过程中还需综合各项方案,执行最优的施工计划,有效缩短施工成本,统筹资源和人力,避开汛期再施工,实现综合调节作业,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最后是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主要在围筑堤坝作业中应用,需要选择高品质施工材料,并利用机械设备碾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性能以及牢固性,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3.3优化监管制度
        优化监管制度的前提在于明确职责,为了达成这一点,务必将责任逐步细化,明确至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使工作人员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之中,更加清晰了解到自身的职责,从而与他人展开密切的合作,并以此达到职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约束,使工作人员能够严于律己。再者,如在施工过程之中发生问题,也能依照单人责任制找到负责任,防止互相推诿、搪塞的发生。最后,务必制定切实可行,兼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序性的施工方案。此外,在正式施工之前,对于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进行预想,并制定可行的应急方案。在施工计划书中,务必明确规定技术操作内容,合理规避风险。最后,可以设立监管部门,对于所有施工的行为进行监督管控。
        3.4加强交流沟通
        为了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务必关注各个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制定统一的目标,形成层次化质量管理体系。再者,可以尝试对水利工程盈利模式予以更加广泛的探索,同时提升水资源价值的利用率,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要积极挖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加强大的社会福利保障。
        3.5对施工材料进行管控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材料采购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需求来进行采购,尽可能地选用同一批次的建筑材料,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对于工程中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基础性施工材料的采购,要对供应商进行实际考察,综合考量材料供应商的业内口碑和实力,以便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满足工程建造需求。而对于使用量较少的施工材料,采购人员也要进行对比询价,选择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从而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此外,当采购材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后,相关质量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同时,检查合格的材料还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做好防潮、防撞等保护工作,一些材料在使用前还要进行一次检查,进一步提升材料使用安全。
        3.6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想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排查,避免由于违规作业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同时,如果发现了不当操作,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以便提升相关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为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使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不但大幅度提升了工程的建设效率,还大大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进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9(10):184.
        [2]谷新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江西建材,2016(03):142+144.
        [3]陈世雄.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13(14):125.
        [4]温华元.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J].江西建材,2014(21):133+136.
        [5]刘步峰,崔喜旺.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注意的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