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水务局杨行水务管理所 上海市 201901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人口的剧增,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当前因环境问题愈发尖锐,尤其是水资源,更是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在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人们应提高重视度,相关单位也应加强对河道的治理力度。同时因我国水资源本身便处于较为短缺的状态,若未能够进一步提高河道治理效率、质量,将会影响国家的未来。有效的河道治理工作符合我国发展需求,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更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本文针对我国河道现存的问题以及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实现河道生态化修复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现状;有效措施
一、当前我国河道的治理现状
(一)治理方式较为传统,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现状
水是生命之源,河道是水流的载体,与社会发展、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多数地区的河流存在着河道形态被破坏、河道淤积严重、河道护岸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同时也导致周围生态系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在多数地区的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着思想观念、治理方式传统的情况[1]。要知道,河道的正常流通,涉及着方方面面,但在治理工作中,管理部门仅仅围绕抗洪、抗涝等安全方面开展工作,忽视了周围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与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
(二)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性不足
在河道的周围,一般会有着茂密的草木,与河流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但在过去,我国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足,过于依赖水资源,且在应用工程中也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2]。同时,企业、居民等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依然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也给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形成了安全隐患,此外,河道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将大量的垃圾及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流中。总之,人们的恶习和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导致以河流为主的生态系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现需进行针对性的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
(三)河道周边景观破坏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质量
多数地区河道周围花草树木生长旺盛,成为了当地居民闲暇之余的游乐场所,使得人们能够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中得以放松。
三、实现河道治理生态化修复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方案,实现生态修复真实目的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水资源丰富,河流体系,在千百年的滋养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对资源的滥用情况较为严重死的水资源污染越发尖锐,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饮水用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3]。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从河道治理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河道治理工作整体规模较为庞大,且河流体系发达,较大程度的提升了河道治理难度。在过去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着目标不准确或者与实际不符合的问题,对此,当前必须要转变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治理方向。同时,前文中提到我国河流体系发达,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深切调查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区域性河流特点进行具体性规划。
(二)对河道的水质以及污染源进行改进完善
因河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管理,因此水务部门在对此进行治理时,需将恢复河道水质情况维持优质的生态系统作为前提条件,使得河道自身能够具备自我净化修复能力,从而可以保证该河道水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为我国河道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
同时国家应当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扩大力度,并对其提供资金支撑引用较为先进的处理设备及相应的处理技术,这种方式能够提升我国污水处理的实际效率,减少生活用水对河道的污染,从根本上降低河道污染情况,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当地政府需倡导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在电视台以及广播中播放相关教育,使群众能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人都能参与对环境保护中来。其次,需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并且把含有化学药物的污水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分解对其严格处理,在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后,才能准许对其进行排放。最后若想有效的改善河道中水质环境,使其能够符合生态修复的目的,可以在水体中种植拥有净化作业的植物,这种植物能够对河道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进行有效的净化,同时,利用竹筒等环保材料搭建人工浮桥,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休憩场所,从而可以保障我国河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
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搁到治理工作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在河流体系的周边,基本上均属于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多种情况的影响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并树立可持续理念,以便于生态修复可以更符合实际。一般情况下,河道的水流量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如在多雨季节,河道水流量较大,而在上海地区,由于水量过大,时常出现决堤的情况,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伤害,但在少于季节,也存在无水的情况,且部分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甚至会出现河床裸露的情况。因此,在遵循生态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河道治理工作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全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对河道两边进行人工干预,加固坝堤,并定期疏通河道,降低多雨季节水流过大而导致的冲击;同时,还应注重周围良好生态环境的构建,给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质场所。
(四)运用生态护坡技术,提升其防洪防涝能力
在河道治理工作的流程中,防洪防涝能力非常重要,但是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地区河道的防洪防涝能力较差,并盲目的加大护坡工程中的混凝土用量,虽然起到了较好的防洪防涝效果,但也是以牺牲周围生态环境为代价,得不偿失。如今,应在护坡工程中适当增加生态技术,降低混凝土用量,转而使用自然缓坡或种植花草树木的方式来起到固定土壤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其防洪防涝能力,还具有较强的生态性,可谓两全其美。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海河道分布较为广泛且与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水务部门应该对此加强重视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运用科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从设计规划上入手,根治水质污染情况,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并严格制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保证河道内水质符合自净特征,使其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从根本上解决河道的污染,进而有效的推动本地经济建设水平依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翁泓生,陈毓灵,陈怡,张嘉纯,郑浩伟.浅析城市黑臭水体成因及治理方法[J].居舍,2018(11):183.
[2]张华俊,刘敏,陈海峰,石敏球,吴闪闪,李志今,乔毅.黑臭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人工水草处理效果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5):54-57.
[3]刘国军,廖荣.浅析城乡接合部中小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水利,2015(12):9-10+16.
[4]刘韶华.水力因素对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J].水利技术监督,2019(03):162-166.
[5]廖轶鹏,李云,王芳芳,王朝勇,李媛.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江苏水利,2020(05):41-44+55.
[6]封龙飞.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以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为例[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