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 吕勇博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吕勇博
[导读] 摘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且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水资源开发带来难度。
        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且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水资源开发带来难度。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开发调配的重要工程,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其在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有助于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效率低
        水利工程相关企业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及施工过程的人员组织,任务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问题。其中涉及到的部分监理部门在工作落实上没能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在施工基层阶段存在管理松散,工作态度不认真等问题。由此导致的一系列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操作不仅难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因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部分工作人员或施工团队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过度缩减施工成本。在原材料及施工工艺上出现缩水的问题,再次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此外,部分参与施工的人员及管理人员还存在身兼数职的情况。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施工工艺与其对应的施工内容并不匹配,这就容易造成施工的同质化和表面化,使整体的施工流程杂乱无序。
        1.2施工环境限制
        一般来说,建设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大多处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在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对于土壤环境及水文条件的要求较高。并且施工过程对土壤和地质环境的原始结构会造成一定破坏。由其产生的连带作用甚至容易引发土壤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腐蚀或对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这也不利于维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3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例如混凝土的型号,钢筋的规格等。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构筑体积庞大的混凝土结构体并通过施工工艺等手段防止外界温度变化和土壤含水量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造成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具备水化热低,干缩小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一施工条件,往往会在混凝土中混入矿物掺合料。这些掺合料的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中热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虽然都能有效降低水化热,但在实际使用中的配比和掺合量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如果因原材料选型不当或配比不合适就会造成混凝土构筑物的结构强度下降,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施工前对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就测量防线工作而言,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开工象征首要步骤。在整个环节当中,施工测量工作的优劣以及测量的真实性,均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测量工程的质量控制内容为:要有指定的测量人员组织,同时还要对相关方案加以明确。采取的设备以及仪器均要迎合既定标准,并严格按照
        国家要求来对仪器做好相应的设置以及校对工作;不管是针对原始基准线还是基准线来说,均要严格按照以往设计的控制网点严格控制;对于早已安装完毕的测量控制网而言,应当和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进行多次检查;就那些施工当中存在的特殊点而言,应当对其测量方式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明确做好标点埋设工作;倘若雨天结束之后,还要对相关控制网点增加复测次数;就已经建设的建筑物而言,在对其进行定位期间也要进行反复检查。
        2.2工程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以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期间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品种繁多,这个时候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原材料的材质情况、检测证明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直到全部迎合国家要求以后才能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炸药质量进行检验期间一定要做到小心谨慎,这是因为该环节的检验与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炸药的存储也要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存储与运输。
        2.3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控制
        针对混凝土浇筑环节来说,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倘若混凝土浇筑失误,那么必然会对整体的建设施工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一是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问题;二是混凝土的运输问题;三是振捣的设备;四是浇筑的模板;五是工艺手段;六是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等,同时还要对以下几点进行严格规定:一是混凝土浇筑的实际长度;二是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三是分缝的位置;四是在钢筋连接位置的施工事项。不只是这样,在施工方案当中应当具备单独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案。
        2.4针对施工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顽症”,必须要加强预防控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性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认真实施。具体来说,关键还是要建立和坚持工程施工各项检查制度,加强对关键工序以及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力度,施工原材料必须要做到出厂证明文件齐全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要严格执行进场检查、现场检查、实验室试验等检查手段,确保原材料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在施工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五不施工”及“三不交接”,即施工图及测量未复核不施工、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及未进行性能试验不施工、技术未交底不施工、隐蔽工程没有检查签证不施工;施工工序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无专职质量检验员签字不交接、无工程施工记录不交接。
        2.5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机制
        针对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来说,其应当构建起以下几种管理工作网:一是班组管理工作网;二是车间管理工作网;三是场站管理工作网,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部门的具体职责以及义务加以明确,尽可能采取细化责任、分级管理的模式。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其中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搜集有关的技术新型;二是分析以及处理发生的故障;三是记录发生的事故等。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相应的座谈会,详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革方式。针对建筑单位来说,其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深度剖析,继而为技术攻关夯实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各项机制,对现场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其中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行状态;二是故障分析;三是事故统计等,这样不单单可以将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加以提升,还能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
        2.6细化质量标准和规定
        从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层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约束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结束验收阶段,对于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必须在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估验收后才能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质检人员需要严格地对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及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情况进行筛查。以基层工人的施工质量检查为重点工作,同时配合各类技术应用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监管,保证全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和内容设置个性化的质量管理方式。如发现质量未达标的施工环节,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并联合施工单位针对专项施工标准方案进行补充和优化。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较大,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要点,并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对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岑天碧.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7):32-34.
        [2]敖旭光,张楠.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策略初探[J].数码世界,2019(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