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田冠军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田冠军
[导读] 摘要: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全球能源供应更加紧致,因此,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身份证号码:13068419860209xxxx
        摘要: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全球能源供应更加紧致,因此,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随着智能电网在我国的运用与普及,发电环节、输电环节以及配电环节等出现变化,给电能控制、电能调度以及电能生产等工作带来影响,其中,机电工程技术属于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方法,在电网之中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业化进程中使用过多矿石资源,致使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将导致未来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减少。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的电能生产形式多以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主,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显著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入、消纳和调节能力,有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以其自愈能力强、兼容性强及先进性等特点,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方向。对于大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能针对其干扰或故障进行智能控制,减小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受损范围,有效保障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安全。虽然电网的智能化与科技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智能电网领域中的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进行研究,能帮助中国智能电网领域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1智能电网综合分析
        智能化电网这一理念,首先是美国提出的。美国政府通过将建设智能化电网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策略,希望能够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智能电网是由输电系统以及自动化配件组成的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应用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确保电网运行的运行可靠性。通过传递有效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服务。从长远来看,建立智能电网是最经济的选择,中国的人口数量较大且能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只能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从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项因素,要保证电网运输质量,同时也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天气以及环境会对电力的正常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当确保电网的稳固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电网的耐用性以及实用性,确保电网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在全球资源十分紧张的背景之下,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十分重要,因此,智能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智能电网特点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建设的重点,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它除了具有传统电网技术的作用和特性,也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1.兼容性 传统电网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之间的电网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兼容,必须经过调整,但是智能电网不存在这些问题,不同区域的智能电网之间可以相互兼容,不需要经过任何设备的中继或者调整这是在电力输送上的兼容性,。同时对于电力生产来源也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能够容纳风电、水电、火电等任何产生方式的电力,对于分布式发电、微电网等都可以实现合理有序的接入,这种良好的兼容性是传统电网所不具备的,既满足了不同用户对能源的需求,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电力能够相互补充,增强了电力的稳定性,也是实现供电方与用电方之间良好互动的基础。2.安全性和智能性 传统电网存在大量安全隐患,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进行相关的安全性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许多成果,逐步减少的用电安全事故就是明证。但是相比于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利用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自动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智能电网自身的影响因子,可以及时排除电网中的潜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持电网运营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3.经济性 智能电网既包括了电力的下行以供用户生产生活使用,也包括了电力的上载,将用户产生的多余电力输送给其它使用者,其应用有助于用户减少对于发电厂的依赖,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社会居民的生活成本。此外,需求和供给交互式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能源提供,并且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提供和供给,从而确保整个市场得到持续稳定的运行和发展,也是其经济性的重要体现。


        3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机电工程技术在发电环节中的应用研究
        相对比传统的电网而言,智能电网优势较大,它主要可以实现对新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就我国目前而言,虽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消耗能源,使得我国面临能源匮乏的严峻局面。此时对于电网而言,要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新能源,一方面促进电网的高效发展,另一方面也有效缓解了我国的能源危机。因此,在这一形势下,很多清洁能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并且不断被应用到电网接入技术中,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电网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这些能源具有低污染的特点,加之新能源并网不断应用到电力工程,所以新能源在发电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
        3.2机电工程技术在变电环节中的应用研究
        对于智能电网建设而言,它与传统电网的最大区别在于智能化和信息化,而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智能电网变电环节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确保其发挥自身实质性作用。由于机电工程技术主要是建设智能化电网,所以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避开传统的变电模式和要求,一方面确保电网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另外,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化变电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信息采集、通信协议等,它可以有效促进各项变电环节工作的有效结合,使变电环节自动化效率更高,同时它还具备自我诊断功能,可以对变电系统状态进行有效检测和分析,以达到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3.3输电环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网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我国电网建设正在逐渐朝着大容量以及高电压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高的便利,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电网的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及风险,因此,需要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通过运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推动电网建设的发展。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便利性,也能够使得交流电网在运作的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还能够完成一系列距离较长、功率较大的传输工作,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其次,对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机电工程技术不仅仅需要较强的吸纳能力,也对技术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于其中,不仅仅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能够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
        3.4用电环节
        通过智能电网的运用既保障了电能运用的品质,又提升了电能运用的安全性,根据电气行业制定的执行指标推进智能电网的智能化运行。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做出必要的整改,推进电能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智能量表仪器的运用进行用户信息的采集,实现对电费定价的调整,按照用户的实际用电需要采用分阶段的可变电价,同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电能质量等级的划分,构建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同时,电力企业可以通过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运用,有效的降低运营所需要的成本,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实现新能源充分利用同时,满足用户不同的用电需要,实现智能小区的建设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为满足社会能源需求,智能电网以其自愈能力强、兼容性强及先进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快速发展,虽然中国的智能电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会在实际应用中逐步丰富与完善。为保障智能电网更好地发展,对智能电网领域中直交流电相互转换技术、清洁能源技术、能量转换技术等的应用进行研究,在帮助建设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同时,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清泽,王晨,孙迎秋.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简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29,262.
        [2]李海斌,王子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12):166,168.
        [3]钟鸣.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85-86.
        [4]菅瑞霞.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0):237-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