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究 杨春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杨春 王伟
[导读] 摘要:在我国电网技术快速发展下,我国电网企业逐渐实现了集约化管理模式,而随着各基建和技改项目不断增加,建设单位迅速增加。
        国网鱼台县供电公司  山东济宁  272300
        摘要:在我国电网技术快速发展下,我国电网企业逐渐实现了集约化管理模式,而随着各基建和技改项目不断增加,建设单位迅速增加。但是因为施工现场和安全监督的管理人员出现较大比例差异,导致现场监督无法满足电网的建设需求。基于此,首先对电网安全监督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旨在保证电网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电网安全;监督;创新
        1.现代电网的特点
        2安全性较好
        由于现代化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络中的各项运行设备的数量也会随着增加。同时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使得微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主流技术手段和方式。这种技术水平的提升在一定基础上能够对电网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进行减缓作用。同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还能够加强整体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体现,保障其基本的变电运行和整体性的管理水平和实际能力体现。
        3.装机容量较大
        在对当前阶段的电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由于电网的装机量较大,因此受到变电线路的控制效果也较为明显。电网负载的增多使得其用电强度也随之增加,这种状况在一定调教下就体现出了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效果与发展能力。但是由于电网中涉及一次设备数量较多,为了能够加强此部分一次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就需要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能够在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的保障下,对于相关仪器设备实现内部管理方式的有效性优化措施。这就能够最大化地提升一次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性体现。
        4.实现信息化管理
        由于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类型的扩大,电网的变电运行工作在整体电网的管理工作中都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性和重要价值。当前现代化的电网逐渐朝着变电运行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转变,这就使得电网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实现信息管理高效化以及技术能力现代化的开展。例如,在某电力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电网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就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的辅助工作的条件下,能够加强现代化电网相关业务项目的办理效率,继而有效实现电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目前电网安全监督现状
        5.1电网运行环境逐渐恶劣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影响电网完全运行,使其环境逐渐恶劣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我国火电建设速度逐渐加快,促使水电资源出现较大的变化,从而造成用户用电频繁出现高峰期,严重危害了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现阶段伴随风电项目的持续增加,我国风电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因为风电技术尚未健全,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其电能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影响电网正常运行。
        5.2未按照相关制度流程进行
        在电网安全监督工作中,电网企业的监督体系通常是结合停电检修情况,或者风险等级与现场作业情况所制定,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主要是依靠“人治”的方式进行,因此其监督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无法达到保证现场安全的目的。而未按照相关制度流程进行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效率低下。对于监督人员而言,电网生产和基建等工程均需要监督人员深入现场完成,从而导致对交通和工作数量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无法实现对现场的全方面监控。其次,安全监督未落到实处,加之现场人员存在侥幸心理等问题,促使现场不断出现违章行为。最后,对于违章行为缺少有效的管理。若是电网企业未有效遏制违章行为,出现安全事故将成为必然。


        5.3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预计2017年,电网将会以“四纵三横”的方式呈现,其中500kV以上变电站增加,其交流电线路总长度约为5940公里;而500kV以下变电站以覆盖全省为建设目标,通过涉及面拓宽等方式,实现变电站间智能化、自动化以及遥控化管理。随着当前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部分线路出现扩建与改造工作,尤其是在春季或秋季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易发生线路损毁或中断事故,导致无法完成正常供电,加之电网线路处于高空,严重增加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6.电网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措施
        6.1积极开展电网安全培训
        一方面电网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主要是避免工作人员由于错误操作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因此电网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时,除了需要进行技术培训之外,还应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工作人员遗忘。与此同时,定期开展电网技术培训,还能改善工作人员“得过且过”等错误行为,使其不再出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举办电网安全宣传讲座,帮助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电网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6.2加强电网安全监督
        电网企业在开展电网安全监督工作时,应将监督工作贯彻于各工作环节中,其中员工自身出现违反规定行为等问题,需要进行重点监管,尤其是存在侥幸心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此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对此电网企业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突击检查的方式,针对电网运行中不稳定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任何阻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因素存在。
        6.3强化现场作业安全监督
        首先,为了确保电网企业可以安全生产,需要将安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保证电网可以实现安全、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将员工人身安全作为重点,不仅要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而且还应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安全监督中。其次,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研究,防止影响人身安全因素的存在,例如为防止现场作业人员施工问题,如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应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检修工作,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最后,为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现象,也可以通过安装杆塔防坠装置进行保护,利用隔离等手段,从根本上杜绝作业人员上下杆塔过程发生坠落,从而为工作人员更好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6.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电网安全监督过程中,人作为安全监督的重要主体,相关监督部门应对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疲劳战术”等情况,同时还要全面落实安全制度,确保作业环境更具安全性。由于作业人员极易发生失误等问题,通过对其充分考虑后,可以借助安全设施等必要手段,优化施工环境,进而构建安全施工环境,为顺利开展电网安全监督工作提供有力帮助。三、电网安全监督创新的必要性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优化,我国逐渐加大了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电网安全方面,例如现场的监控等,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电网企业更好优化电网安全监督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为预警机制的优化提供有利依据。创新电网安全监督方法,利用实时监督和全程记录等手段,更好完成电网的检修和施工等作业,从而真正发挥电网安全监督工作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和现场监控等作用。由此得出电网安全监督创新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案;有效提升安全监督整体管理水平;针对电网的安全生产,可以实现风险的可控、能控以及在控等目的;对电网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电网的安全运行中具有积极作用等。
        结束语
        安全监督管理体现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各个环节,也是促进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安全管理、安全监督工作机制,采取针对性、创新性举措,大力推进电网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有效促进电网再升级、企业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宁博.电力安全建设现状和改善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5(2):114.
        [2]孙光旭,金韬.电力企业安全监督标准化工作研究[J].电子制作,2013(2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