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压栅驱动电路中高速工况研究与设计 陆峣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陆峣 张旭峰 蔡成栋
[导读] 摘要:针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高压栅驱动电路,在简述其特性的基础上,对高速工况下的电路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解决误触动方面的问题提供有效措施。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上海  201206
        摘要:针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高压栅驱动电路,在简述其特性的基础上,对高速工况下的电路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解决误触动方面的问题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压栅驱动电路;高速工况;电路设计
        高压栅驱动电路以其良好的特性而广泛应用在智能功率模块等领域,为有效提高系统性能,并减小导通损耗,模块实际工作频率将明显提升,较高的dv/dt实际变化速度会使模块自身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需要专门针对高速工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设计。
        1高压栅驱动电路
        栅驱动电路有很多应用领域。比如,采用IGBT作为一个高端开关,并借助自举电路,使电压源能够实现浮动。这一电路处于某种实际工作条件时,其外部母线电压可以达到至少600V;对于HVIC,是以栅驱动电路为基础的高压集成电路,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噪声威胁;相关研究明确了可增加延时时间的相关因素,同时提出了能有效抵抗过冲噪声干扰的新HVIC结构;另外,相关研究还对栅驱动电路自身功耗及高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但在某些实际工作条件当中,如果外部功率管直接对芯片的输出信号进行接受,同时快速开关,则浮动地将很快上升到母线电压。由于高端模块对应的等效电源与浮动地采用自举电容进行连接,则高端模块对应的等效电源将伴随浮动地发生的波动而改变,进而产生噪声。另外,因IGBT存在寄生参数,所以该噪声可能会使器件产生误开启,甚至产生雪崩击穿。现阶段对于IGBT进行的直通模型分析和研究都忽视了寄生电感参数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且对于过流时间和雪崩击穿进行的研究,否没有得到明确结论,虽然国际论文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其所采用的方法在整个电路结构上实现起来十分困难[1]。
        在高压栅驱动电路当中,高压电平位移电路为核心所在,它具有的功能无论是对智能模块,还是对电压转换频率进行的限制,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电路能将公共地对应的PWM信号转换成栅级控制信号,进而在浮动地达到600V后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对整个集成电路而言,不同模组往往工作于不同电压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双重供电。而在双重供电系统当中,该电路能使低电压变成高电压,满足模组工作要求。为保证整条电路实际工作性能,电路还应实现低功耗。通过对动态电压调整的合理应用,能提供很多电源电压,比如利用低电源电压为非关键路径上的模块实施供电,使用高电源电压为模拟与高速模块实施供电。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动态和静态的功耗。在栅驱动电路的高端部分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其一,脉冲产生电路;其二,滤波电路;其三,脉冲恢复电路;其四,驱动电路。在这一电路当中,由于LDMOS有很高的耐压性,所以浮动地可以在0-600V的电压范围内波动。若输入信号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转换,则会使LDMOS始终处在开启的状态,导致功耗大幅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可引入窄脉冲技术来减少这些不必要功耗[2]。
        就目前来看,人们对低功耗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信号频率不断升高,使噪声越来越大。对功率集成电路而言,对点评位移电路进行设计是一个很大挑战。

对此,国际会议提出了以下三套解决方案:其一,对噪声变化率进行限制,这样会增加功耗;其二,设置专门的检测电路,如果检测电路检测出误触,则栅级将强制接地,该方法的问题在于检测控制电路较为复杂,很难设计;其三,利用外部电源可产生的负压来增加噪声容限。在某些比较特殊的实际条件下,如果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对较高,则当高端输出始终为高电位时,电路将出现高风险状态。
        2基于高速工况的高压栅驱动电路设计
        通过仿真验证可知,如果电路处于高速工况,则低端输出无任何响应,而高端输出却始终处在较高的状态。该问题产生原因主要为功率器件未完全开启时就已经关断[3]。
        为确定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需对开关电路各个节点实施分析和仿真。在脉冲宽度相对较窄的情况下,信号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之后在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到高电平的过程中,因充电时间相对较长,使节点电压实际上升速度很慢。在节点达到高电平以前,结构因MN1开启而进行放电,反相器由于无法对高电平信号进行识别,所以会使PMOS处于常开状态,而NMOS则处于常关的状态,产生输出常高等风险。对此,以现有的分析为基础,为有效解决这方面实际问题,需要对R/C结构进行修改,具体是将电阻R更改成与MN1相连的漏极。通过这样的改动,会使MN1具有的下拉能力被明显削弱,并可以使节点上电达到实现逻辑识别的目标[4]。
        在工作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窄脉冲,且脉宽相同,在完成改进后,两个虽然存在差别,但并不会产生问题。由于窄脉冲通过触发器采样信号上升沿恢复,所以当脉宽只有10ns时,R/C可以正常响应。在完成改进后,对芯片实施测试,将窄脉冲脉宽降低至25ns以后,LO输出为低电位,HO能正常响应,有效消除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提出了一种能在高速工况下对栅驱动电路进行保护的新技术,同时通过分析与仿真,使窄脉冲脉宽由100ns减小到10ns,以此极大的提高电路自身低功耗特性。通过对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电平位移模块可以有效防止由窄脉宽导致的各类错误响应,进而确保整个电路都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雷霖,唐成达,赖真良,赵永鑫,张鹏.高压共轨喷油器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J].车用发动机,2018,10(06):66-70.
        [2]孙浩,张卫平,邹阳,王晨阳,陈畅,吴彬彬.一种高压可变波形的压电驱动电路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8,40(04):534-538.
        [3]罗欣玮,王志斌,李克武,梁赛,张敏娟.基于FPGA的光弹调制器用高压驱动电路设计[J].激光与红外,2017,47(10):1305-1309.
        [4]谢宏斌,曾伟,徐剑飞,唐立群.一种新型高压共轨喷油器驱动电路的设计[J].测控技术,2016,35(12):147-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