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 321 1993 0306 7611
摘要:水利工程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工程,其质量会对国家民众的生命财产产生直接影响。对此,通过增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在实现施工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同时,注重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更好推动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引言
水利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我国国计民生,所以其质量至关重要。作为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通过落实责任制度以及强化质量控制措施等具体质量管理方法,实现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保证我国国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性。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1.1设计范围较广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属于大规模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整体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工程一般占地面积较广,所以可能受到当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城市交通以及工业企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管理人员也需要考虑上述因素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如此,如果从宏观角度而言,就本地现实情况发展为基础,针对主体工程状况予以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使得水利工程确实对我国的国计民生质量产生帮助。
1.2 涉及多学科多领域
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施工建设期间,所牵涉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水文学、物理学以及管理学等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学科。故而,于实际施工建造期间,管理人员需结合以上领域有各项有关理论知识予以综合考量。而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其同时需要针对我国现行同水利工程项目有关的法律规定有更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并针对其他学科知识如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园林经济等各方面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才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高效率管理。
1.3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量相对较大,意味着水利工程项目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而在该期间之中,不确定因素影响概率显著增加。具体包括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两个方面,甚至包括不可抗拒因素的干扰,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火山等自然灾害。另外,许多人为因素,包含施工周期短、工程资金不足、当地经济发展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4标准统一程度相对较低
就目前而言,我国水利工程领域之内并没有建立施工管理健全的系统,所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而许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期间,也出现无标准、无章程可以参考与依照的状况,导致管理难度大幅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水利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2.1相关人员质量意识欠缺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有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往往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以至于应用了低质量的施工材料,或者是不合理地缩减成本投入,进而导致项目安全事故频发,严重情况下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有些企业不断减少管理部门的成本,导致管理工作人员很难全面落实管理制度,时间一长,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形同虚设。
2.2技术支撑较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应用。但是,当前还有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用的还是传统的施工技术管理形式,不仅缺少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也不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些都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质量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
2.3 施工监理人员素质低下
目前从事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水利工程项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施工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在不断的逐步提升,给施工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监理人员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进行先进理念及专业知识的更新,在监理过程中还沿用传统的监理方式方法,导致在施工中,对于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发现不及时,即使发现也不能进行专业规范化的指导;对于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部位不能科学的进行预警预防,从而也就不能及时提出改善、调整方案。甚至有的监理人员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未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后期施工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3完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建议
3.1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首先,应当增加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培训次数,帮助现有的施工人员掌握高效的施工方法与技巧,学习先进的操作技能,还应当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努力提升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行信息化水平的转变,明确施工当中的重难点,对重点部位进行技术问题排查,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施工的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到位,确保工人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最后,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正确、安全的施工技术,养成对完成工程的技术排查的意识,有效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2规范项目法人行为
在前期工作开展时,对于不合理的规划与需求应当坚决否定,确保工程执行的严肃性,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避免人为进行干扰。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时,要保证承包人的利润空间充足,投标单位的资质应当严格审核,防止招揽资质过低的单位,不能将价格作为中标的唯一标准,应当提前建立评标体系,在考虑价格的同时还应将工程的风险考虑在内。招标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的各项程序,对于工程的质量监管进行严格的审查。
3.3对施工过程加强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的质量是重中之重,由于工程的时间跨度大,施工长度与难度水平都较高,投入使用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工程的监管工作加以重视,监管主要包含工程的质量、工期等方面,防止工程质量不过关,监理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巡视监理或旁站监理,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成立专门负责工程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监管人员队伍,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其工作的专业性,实行监理验收制度,在施工单位自检结束后进行复检,及时把关,做好分项工程验评表,收录好隐蔽验收记录,上报监理单位复检。
3.4完善质量保障体制
建立与完善质量保障体制可以有效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顺利。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要明确参与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合理明确进行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位,还应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做好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督工作,对工程的实施进展进行定期检查,并进行详细的记录,通过及时的分析对工程进行全局判断。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加强各个部门间的统筹规划,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补,对工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要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经验的总结,制定一些条例与可行的措施,为后续的工程管理提供帮助。
结束语
简而言之,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更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日常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举措,最终促使项目高质量建设完成,这也是我国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罗中.简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9):272-273.
[2] 蒋志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质量控制办法探析[J].居舍,2019(26):7.
[3] 罗文胜.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9(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