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鸿源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霍城县 8352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施工程序复杂,同时多在环境恶劣区域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利用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审视施工技术问题,利用管理手段,有序展开水利工程作业,以达到改进施工方式,指导水利工程作业科学实施的目的,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之中所存的问题
1.1技术水平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施工技术无疑是最为基础且关键性的内容,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而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更具特殊性,需要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之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创新。从现状来看,我国当下不少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之中,对于施工技术缺乏严密的验证审视,施工技术选用不当的现象也是屡有发生,这无疑会危及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此外,施工技术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加之不少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落后,均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具体表现为结构臃肿、专业化水平不足等。施工技术管理具备综合性、专业性的基本特征,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往往会涉及地理、建设、水利、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在我国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为数不少的中专、大专以及复员军人会投入水利体系之中,这无疑会进一步拉低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1.2监管力度
首先,对于施工单位的监管存在疏漏,现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并不符合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同时技术人员储备不足,在技术革新、技术控制等方面较为乏力,这无疑会阻碍我国水利工程技术水平的进步,难以实现持续化发展的基本目的以及切实有效的技术管理。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数据反馈延迟、设备损害瞒报等也是不容小视的问题,以上因素均会导致水利工程难以依照计划进行,并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对于技术人员的监管尚存许多不足之处。目前,不少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管理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无法独立设计具有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操作方案,需要外部力量的协助。此外,监管力度的不足,也会导致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之中有违施工计划以及技术规范问题的存在。再者,不少技术人员过于依赖经验主义,在施工过程之中强调主观判断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即便眼前尚未发生重大事故,但经年累月的积累之下,也会对于工程进度以及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条件变化,签署合同应当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在合同期限内,根据合同签订条件,针对现场作业条件,根据施工方案、合同要求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完善,交给监理机构审批监理。监理机构需要对合同和项目组织履行的合理性进行考核,保证总体施工计划合理完成,总进度计划合理。对施工条件超过合同约定要求的,要提醒施工单位遵守合同要求。实施阶段,若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需要合同进行大幅变更,容易造成进度失控局面。承建单位要按照合同文件,实事求是调整组织设计,由双方进行协商,明确双方业务,保证变更组织设计得到专业审核。
2.2引进先进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决定工程质量以及稳定性,工程应用的技术手段应当保持专业性和先进性。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尝试地基处理技术、导流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作为工程基础环节,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地基技术的影响,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先进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工程拥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基础。地基施工技术应当严格考核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工程地基防渗透性能。其次是导流技术,导流技术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并降低作业成本。选择合理的导流技术是保证工程围堤稳定性的关键,达到理想的疏导河流的作用,对环境起到优化的作用。导流过程中还需综合各项方案,执行最优的施工计划,有效缩短施工成本,统筹资源和人力,避开汛期再施工,实现综合调节作业,保证施工整体质量。最后是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主要在围筑堤坝作业中应用,需要选择高品质施工材料,并利用机械设备碾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渗性能以及牢固性,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2.3建立监管制度
监管制度应用的关键在于责任机制,为了保证全员责任意识得到提高,需要根据各个班组、部门的工作职能,分配对应的责任,细化责任,将技术责任落实到各个员工身上,督促员工自我管理,能够严于律己,互相约束监督。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够按照责任规范,确认负责人,对责任人进行惩处,避免员工之间互相推诿,不利于工程管理的规范性。根据责任机制和施工方案,需要提前建立应急处理方案,预想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风险事件,形成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预案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员工可以立即响应,自发实施应急方案,保护员工自身生命安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经济损失。
2.4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要利用合同文件,保证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利益,要求合同双方遵守文件规定。签订合同前,需要全面具体地分析条款和问题,检查合同项目,在施工前,确认计划,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制定规范的技术规范,给工程监督提供文件指导。同时设定质检员工,针对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展开全面质量监控。施工企业应当招聘高级技术人才,一方面负责对工程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负责监督员工技术应用情况,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保证技术的高质量应用。在施工现场应当执行定期抽查和随机检查制度,有监督人员每周检查施工质量和技术质量情况,并随机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检查。
2.5组建监理小组专项管理
根据合同技术文件和质量规范,对施工工艺、程序以及措施进行严格管理,成立监理小组,对施工技术展开专项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材料和设备依次入场,在现场进行取样试验,按要求判断检测成果是否满足工程要求。根据文件进行技术管理。在开工前要求完成石坝工程,在验收坝基处理和隐蔽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进行坝体的填筑作业。严格控制压实的参数,按照顺序进行坝料的铺填。也要关注对土层防冻保护,避免土层被冻结。若不慎被冻结,还需要挖出冻结部分,重新施工。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要严格执行相关文件,选择未经过浇筑面板的坝体时,需要加固处理上游坝面,填筑石坝前,进行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参数,确定混凝土水灰比满足质量要求。碾压土坝管理需要在施工前,利用碾压试验进行配合比的测试,确定各项参数。每完成一层碾压,要按照网格进行混凝土密度检测。铺筑混凝土层间间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
3结束语
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施工技术管理无疑是关键性问题,故而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化管理,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召婷.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73.
[2]希丽娜依•多来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1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