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1 321 1992 0722 7857
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由于其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的标准差异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与控制。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模板搭建、拌和配比、浇筑施工、摊铺质量和养护效果,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质量上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引言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控制,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从而有效防止出现裂缝或者干缩的情况。此外,应该加强绿化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混凝土的防护作用与植被的生态效应进行科学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再者,可以加强堆石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因为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较为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中能够对相关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最大化。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或多或少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不严重的情况下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材料的混合比例不正确等,再加上外部温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是最重要的材料,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外部的保护层很容易受到破坏。除此之外,如果钢筋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受到空气中湿度的影响出现生锈的情况,以至于钢筋的承载能力大打折扣,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周围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水体和雨水的影响,因此在长时间影响下很容易对混凝土的外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对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进行一定的腐蚀,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模板施工技术的要点
混凝土施工是利用固定的模板设计进行混凝土成型浇筑实现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其模板施工时必须要注意对施工层与基层的清理,确保模板搭建达到稳固的要求,也是为防止因杂物问题而导致振捣的走样。此外模板的搭建必须与基层达到完全的贴合,最大程度上保证模板的稳固性。另外在进行模板搭建施工后要在模板的内测加设一层隔离剂或塑料薄膜,以便于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模板拆除施工,同时也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模板出现漏浆等情况,也能够实现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2.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拌和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拌和技术极为重要,其关系着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施工后的质量问题。因此第一要保证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比控制,第二在拌和过程中要注意拌和的速度和温度控制,同时也要注意液态外加剂的注入量。第三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必须要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配置,其中骨料、砂石、水泥等原料是决定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以及黏合度的重要因素,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拌和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混凝土的颜色、均匀度以及保水性和温度的控制,防止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受到影响,还要多注意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提前凝结或过度脱水的情况。
2.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施工技术主要是需要注意:一是对深基坑的浇筑,要确保工程排水量的控制,防止对深基坑结构的破坏。二是要注意建筑项目上层建筑位置的浇筑要注意强度的保持和稳定性的提升,确保其达到结构的平衡点和标准要求。三是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高度的控制,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凝实后再进行上层浇筑,确保其强度能够承受上层浇筑的重力,不会因应力的加大而造成抗拉力的超载而导致出现裂缝。
2.4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摊铺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摊铺技术要点在于所使用的摊铺混合料要均匀的摊铺与混凝土模板槽内,必须要确保松散混凝土高度不得低于模板顶部设计的百分之十,并且要注意施工间隔的控制。以防止出现空洞或个别区域的不平情况。
2.4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
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技术十分重要,其决定着混凝土是否会在完工后的使用过程中过早的出现老化或裂缝的情况,同时也影响着混凝土的凝结强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养护技术要点一是要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均衡以及湿度的控制,二是要注意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保持温度是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使其水分过度流失而导致出现裂缝。可以采用保鲜膜或带有较好保温性的草帘进行铺设,以达到养护的目的。
3提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办法
3.1提升对骨料品质的管理
在对骨料选取的之前,需要全面分析混凝土所需要具备的性能,从而使用颗粒大,以及硬度高的高品质骨料。如此才能够预防配比之后,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缝隙的状况。同时,选取材质时,还应该做好骨料分离的控制,应该严苛的遵守相关标准,对各项材质含有的泥土量实现管控,以预防其中出现杂质,继而干扰到混凝土的品质。
3.2提升对水泥等材料的品质管理
水泥的品质可以直接决定混凝土的硬度等个性能力,因此把控水泥的品质是极其必要的。管理人员在水泥进场前,应该对其做好审查工作,确保其完全符合相关标准。一旦发现其出现品质问题,那么应该坚决拒绝使用,并且要求相关人员重新采买,直到能够符合要求为止。另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各项材质中的含水比率,同时严谨地对混凝土做出配比。想要有效的检测水泥品质,应该对其胶砂的硬度做出判定,从而更好的对其配比做出调整。
3.3提升对混凝土温度的管理
冷却碎石是混凝土的混拌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除此之外,还应该降低其入模的温度。施工人员需要通过降温管来对其实行降温。如若是在炎热季节,应该要对浇筑量适当减少,通过层面的方法来保证其散热,同时,如若是白天温度过高,那么应该主动暂停施工作业。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洒水降温,洒水后需要使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如此才能够对其做到保护,保持混凝土的湿度是一项主要的温度管理工作。
3.4提升施工管理力度
施工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项目重点工作之一,其可以有效的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从而预防施工作业中各项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能显著提升工程项目的品质。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工程中工作量最多的作业项目,其能够直接决定项目的品质。因此,其也成为了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在日常的作业中,务必要使用严格的管控手段,以此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果。
3.5提高施工人员技能素养
相同保证施工作业的效果,施工人员的技能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水利混凝土施工中,也不例外。因此,企业应该要重视施工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如此才可以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企业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应该设定出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人员,应该不予录用,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寻找高校,并与之合作,邀请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来对到企业对施工人员实行培训,这对于提升施工效果也是极其必要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想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品质,相关人员就应该关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唯有提升其施工作业的效果,才能够达到最终目的。另外,还应该重视混凝土的保养问题,这也是工程项目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上文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运用、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办法三方面对其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谭欣琪,郭文可,李永平.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灌浆施工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7):280-281.
[2]高嘉胤.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J].低碳世界,2019,9(05):78-79.
[3]许艺煌.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