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讨 殷玲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殷玲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其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下降,寿命减短;再加上受水流的侵蚀,软土地基还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加重对水利工程的损害,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新疆鸿源润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霍城县  835200
        摘要:水利工程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其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下降,寿命减短;再加上受水流的侵蚀,软土地基还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加重对水利工程的损害,进而产生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必要对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世人用水解决后患。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 软土地基的特点及危害
        1.1 软土地基的特点
        1.1.1空隙非常大
        在相同条件下,普通泥土与软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后者不仅缝隙大,而且没有压实结构,遇到水流较大的时候很容易被冲垮。这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泥土颗粒,还存在胶结现象,因此缝隙非常大,容易被外力破坏。
        1.1.2透水性比较差
        软土地基的排水性和透水性都比较差,这一特点也导致其通常所受水压较大,容易出现地质沉降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建设建筑物,要比普通地基建设的建筑物更容易出现沉降现象。
        1.1.3压缩性较强
        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变化非常缓慢,且当这一压缩承受力超过特定范围之后,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之后还会出现一个下降点。所以,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不是一直下滑的,而是从突变到渐变,抗压缩能力比较强。
        1.2软土地基对于水利工程的危害
        软土地基带给水利工程的最大问题就是增加工程难度。软土地基支撑能力较差,很容易在挖掘过程中发生坍塌,因此很多陆地工程也会选择远离软土地基区域。可是,很多情况下,水利工程施工因条件限制不能轻易更换施工地质,而解决软基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给施工建设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软土地基含水量多,就造成了其稳定性差的问题,如果在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容易直接导致工程中建筑物整体的沉降。软土地基的范围通常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确定,如果建筑物的受力不均匀,除了会引发沉降现象,还有可能使建筑物的墙体发生龟裂,甚至倒塌。
        很多大型河流经历了长久的泥沙堆积,使得软土地基数量比较大。同时,即使在施工过程中避开了软土区域,保证安全和质量并完成了施工,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水蚀,还是很容易出现软土地基的情况,对于完成的水利工程来说依然存在很大的隐患。
        2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2.1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在日后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地基坍塌的现象,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固软土地基,可以将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加以运用。该技术需要施工队伍在开展施工作业前夕将准备工作做好。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当中的水文情况、地质条件以及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与空隙的大小展开勘探。随后,施工企业应该命令施工工人采取震动的形式来对其密实度进行测量,获取一个大致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能够与我国所颁发的相关规定标准相符。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震动地基展开有计划的投放,将土木合成材料进行固定,从而将土木合成材料层整体形成,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处理施工作业技术水平。
        2.2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软基加固技术当中,水泥搅拌桩属于一项核心的加固技术,主要将水泥自身携带的固化剂性能加以运用,反复搅拌水泥,保障水泥能够与软土地基融合,促使软土地基能够得到加固。

对于水泥搅拌桩技术而言,其具有不可忽视的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应用该技术期间,施工队伍应该先明确水泥搅拌的区域,在搅拌期间,不间断地展开搅拌,保障水泥浆液能够整体融入软土地基当中,实现加固的作用与效果。
        2.3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
        地质条件不好、土质较为松软、受到压力或重力的影响会发生松动,都是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为了能够将这些问题进行改善与处理,施工队伍必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保障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能够与施工作业当地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该技术在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当中,属于较为基础性的技术,在软土地基松动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通常,该技术的施工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首先,施工队伍需要先对施工现场展开勘察,并且将松动的位置标记出来,提升施工作业的针对性;其次,施工队伍在将松动的软土地基区域进行标记后,再次展开精准的测量工作;最后,施工队伍在开展打桩期间,必须要将测量的数据作为依据来进行工作,同时将标记做好,对施工作业的准确性加以确保。
        2.4强夯施工技术
        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将十几吨至上百吨的重锤,从几米至几十米的高处自由落下,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夯实土层,使土产生强制压密而减少其压缩性,提高强度。强夯法主要用于砂性土、粘性土与杂填土地基,一般采用连续夯击或分遍间歇夯击的方法,并根据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夯实次数和有效夯实深度。
        精确放样后,强夯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夯击时每一次的夯锤提升高度都必须达到设计高度,当夯锤即将提升到预定高度时,稍停一下,使锤不摆动,然后继续提升,直至脱钩落下。每次夯击时的落锤要平稳,如夯锤落在夯坑中有倾斜,且当其倾角超过30°时,需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方能进行下一次的夯击。
        按照设计规定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根据预先选定的2个夯点及周围布置的测量点,测量夯坑及周围土体的高程,检查夯点的夯沉量和地面隆起量,然后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并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各遍夯击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同时测量并记录最后2击的平均夯沉量及地面变形情况。
        达到规定的夯击遍数后,最后2击的相对平均夯沉量小于10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发生起锤困难。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最后采用振动碾碾压表层松土,直到表面平整、稳定,无明显轨迹为止,然后测量夯后场地高程。夯坑和夯击的场地如果造成积水现象,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并将积水地段晾晒,以免继续施工形成弹簧土。
        2.5喷粉桩施工技术
        当前,喷粉桩施工技术在软基加固技术中,属于一项较新的技术,主要是运用群桩原理,从而达成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施工队伍在运用该技术展开施工作业期间,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第一,在开展施工作业前夕,对于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数据信息、测量数据、室内实验配比成果、喷粉桩桩位设计方案等细致研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有充分了解。第二,在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有深入掌握后,需要开展清理工作,将现场的杂物进行清扫,并且对低洼的区域进行回填,对于松软的区域,采取碎石展开铺垫,从而确保在施工作业期间,机械设施能够正常运转。第三,施工队伍在开展喷粉桩施工前夕,应该先行做好实验测量工作,将施工的参数例如搅拌频率、钻进频率、单位时间以及积累喷入量等进行确定。
        第四点,施工队伍需要与施工图纸相结合,将实验测量的参数与底层深度作出了解,从而明确喷粉桩的长度。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在不断地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得以不断创新和进步,新型加固材料不断被研发与投产,这给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导致的问题,避免施工进度发生延误。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
        [2]林珊珊.软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15):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