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 孙奇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孙奇 刘志鹏 苏华
[导读] 摘要:农业气象预警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于农业生产中的防灾减灾非常关键。
        朝阳市气象局
        摘要:农业气象预警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于农业生产中的防灾减灾非常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提升了农业气象预警技术,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农业气象预警效果,真正发挥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功能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必要性,对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必要性;问题;措施
        一、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必要性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气象预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农业气象预警,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气象服务,从而更好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做好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工作,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更好的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另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如果不能做好农业气象预警服务工作,不仅会造成农作物减产,还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更好的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
        二、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警提示的内容局限性。在农业气象预警中的预警信息提示内容具有局限性。通过相应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定性分析是建立氣象预警机制的基础,相关技术的支持需要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紧密合作。我国相关技术由于出现时间比较晚,导致我国农业气象技术研究数据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此方面亟待加强。
        2、农业应急工作的局限性。在农业气象预警中,农业应急具有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把农业气象预警纳入了法律法规建设轨道上来,为我国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管理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农业预警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气象灾害监测、防御等方面还不够健全,所以在应当气象灾害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预警提示的途径局限性。在农业气象预警中,预警提示的途径具有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预警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设施比较落后,接受气象预警信息方式比较单一,所以不能很好地对进行全面覆盖。比如在农忙季节,由于农村地区接受气象预警信息有限,不能很好地把气象预警信息传递到田间,对于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
        4、气象预警应急体系缺失。为了有效地提升气象还在预警的作用,我国相继出台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内容,我国气象预警与应急管理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指引,但相应法律法规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气象预警应急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应急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还不够完善,一体化建设还不够健全,对气象灾害、灾情的传递还不够及时。在广大农村,低于气象灾害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对气象风险的抵抗能力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气象应急体系从建设源头到落实关头都还需要大量的工作来完善。
        三、加强农业气象预警工作的措施
        1、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产品的服务效率。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时效性很强,错过了时机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防、监测和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在第一时间送到用户手中,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气象、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应联合建立农业灾害预警平台,针对农业生产布局和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制作相关的服务产品,及时发布和共享涉农气象信息,并在重大气象灾害前后,派出气象、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防灾、减灾、救灾。


        2、丰富气象预警工作的内容。做好农业气象的研究工作,对推进农业生产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剧烈的变化,农业生产遭受越来越大的影响。面对当前复杂的天气气候,农业生产应当加强气候的观测和研究,通过更多的检测数据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农业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预警,不断提升气象监测相关数据,为各类极端天气提供灾害预警预报,不断拓宽气象检测的内容,根据农村地区常见的干旱、洪涝以及高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完善预测预报和评估系统,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部门对农村气象监测的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运行。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托新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从而更好地对气候变暖的现象进行评估,更好的完善极端天气的预警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的信息供给。
        3、结合地区实际做好气象灾害监测工作。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地理 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表现出气象的多样性,我们在进行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过程中,除了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即遵循共同的行业原则和经验以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开展气象监测工作,更好的服务本地区农业生产。气象监测水平较弱的地区要对技术发展较好的地区借鉴先进经验,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预警机制,丰富研究的内容和监测的深度。
        4、拓宽气象预警的发布渠道。气象预警只有真正传导到农业生产中、传达到农民耳中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气象管理的闭环,同时这也是气象预警信息落到实处的一个表现,实现了气象预警的现实意义。因此,确保信息渠道的畅通、确保信息内容传达到位成为气象预警的重要一环,只有农民在气象灾害来临之前获取到气象灾害信息,并进行充分的防范,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气象预警才能够真正发挥实际的作用。为此,气象信息的相关发布单位要积极拓宽信息发布的途径,使得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到气象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采用常规的宣传途径例如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气象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系统可以在广大农村、学校以及社区的LED屏上进行预警信息发布,只要安装预警信息语音发布一体机以及图文LED屏即可,同时还能以短信和语音的形式进行发布,使得农民能够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获得,有效的保障农业生产。
        5、建立一个气象预警应急的长效机制。气象预警工作的一个重要点就是要准确、及时,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气象部门就会因气象灾害获取的不及时而延误气象预警的最佳时机,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加强气象预警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预警的长效机制,气象部门、农业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要加强联系,建立起农业灾害预警平台,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做好上下联动,并在链条的最底部即向农民传达的环节要加强信息的发布工作,确保农业气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传达到用户手里,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除了要进行种子资源的研究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外,还需要做好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因此对农业气象预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左同连.论农业气象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的构建策略[J].山西农经,2018(20)
        [2]林晓新,郭奥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4)
        [3]周文静.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及对应措施[J].南方农机,2018(18)
        [4]张思瑶等.发挥电视气象节目优势加强气象科普宣传[J].科技传播,2016(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