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在电力项目中,运用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整个电力工程发展的重点,需要将这一技术当作整个工作的重心,提升电网自动化性能,强化对系统的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整个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电网运行的水平关注度越来越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整个电力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力系统复杂性的要求,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的困扰,通过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各种电力设备自动化管理的优势。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行业中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首先需要对电气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之后通过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控制策略的优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关键在于对控制算法的选取。为了实现对电力生产的物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需要借助通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主要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也需要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工程领域已经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电气工程中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降低由于故障带来的损失,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2动态监控
在电气工程中使用传统的监控技术,消耗的人力以及收益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导致过去人们对于监控技术的重视力度不够,对于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使用动态监控技术,通过将SCAD 和 GPS 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完成对电力系统的监管,对于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项信息和数据进行及时的测量和通信,利用动态监控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人员的消耗,从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2.3自动仿真
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使用自动仿真技术,能够对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整理,通过仿真系统能够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仿真模拟,对于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探索,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3.1计算机技术
在该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它能够进一步改变原先的配电方式,同时实现电业的自动实时变化。在整个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电网调动技术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系统自动化水平,还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这一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区域中的电力合理分配变成了可能,同时也使得国家各个电力设备之间实现了相互配合,保证了工作效率,最关键的是该技术还增加了监控功能,可以随时了解系统的工作情况。在电力网络系统中,服务器以及终端设备等都能够在专门的以太网中进行连接。
3.2自动化补偿技术
传统的补偿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其具体工作方式就是采集单一信号以及三相电容器实现补偿,一般在电力工程中应用非常多,但是它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
例如,在利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对单相负荷用户实施补偿时经常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均衡的情况,导致补偿过当或者是补偿欠缺等,倘若不能及时进行解决,就有可能出现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但是运用自动化的补偿技术后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因为该技术能够将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互结合,将三相共补以及分相补偿相互结合,并且可以使稳定补偿与快速补偿相互结合,最终通过不断地调节来对负荷的变化进行适应,以提升补偿的精准度,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3现场总线技术
该技术在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极为广泛,同时也有着非常优异的应用成果。在工程中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将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以及电力执行系统等相互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协同完成任务。此外,它还可以对设备之间的交流以及信息传递等进行控制,保证了设备信息的流通性,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数字通信。这一技术不仅功能重要,而且操作简便、维护简单,应用非常广泛。在实际工作中,该技术可以有效收集和监控系统主变器的用电总量,在汇总到主控计算机中,并在计算机的作用下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更加详细地判断与计算,以获得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传递到相应的控制设备上,以维护系统与设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维护效率,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防止因用电量过大而导致系统出现崩溃或者是短路的情况。在电力工程中运用该技术,还能够有效维护系统,达到对系统的分散管理。通过该技术可以导入导出数据,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此外,该技术还可以进行数据共享,进一步扩大数据的应用范围,以有效维护和更新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数据是电力工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需要对其管理、统计、使用和共享不断进行创新。该技术是整个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它的工作方式就是设定好相关的时间与条件,然后出现什么事件,最后执行的是什么,通过这种一系列的评估与反馈,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快速、简单以及高效地数据处理,最终完成对整体事件的最终评定。运用这一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精准性,提升了处理问题的速度,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
3.5光互连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包含有波导光互连、光纤互连以及自由空间光互连等。整个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自身有着非常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强大的宽带,所以应用极为广泛。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数据收集的相关问题,不仅可以有效采集数据,还能够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准确分析数据及运用计算结果等。
3.6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含有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可以实现对各种技术的统一与合成,进而形成相对比较综合的技术能力,以达到整合设计、降低消耗以及降低变配电工作量的目的,最终提升运行的安全性。
3.7PLC 系统
PLC 就是继电触控基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产物,将其与电气自动化相互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繁复接线系统的弊端,并可以实现灵活接线,提升系统的可靠性。PLC 中具有非常完备的辅助性继电器,完全代替了原先的旧式辅助继电器,通过其中的逻辑关联代替了原先导线接线方式,整体节点变换的时间基本为零。此外,把 PLC 运用到系统中,还能够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强,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也可以实现设备的有效运转,操作极为简便。
结束语
将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保障电力输送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的发展。基于此,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等进行掌握,以使自身企业提高电力运输的效率,进而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7(12).
[2]刘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30).
[3]白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2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