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创建中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彭晓红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彭晓红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水稻作为目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整体的品质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响水县运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22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生活品质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水稻作为目前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整体的品质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品质要求,更好的完成水稻栽培效果的全面提升,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提升,通过此方法来满足水稻品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在目前的水稻栽培过程中,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都要进行良好的操作与处理,同时积极有效的完成高产栽培的良好扩建,最大程度的使其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并且提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能够符合具体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水稻栽培;高产创建;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农业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水稻高科技的创建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并且人们对其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加,在当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步推广生产绿色化的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更好的推荐你优质水稻的生产和栽培,最大程度的调整品种结构。良好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全面细致化研究,能够综合的是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以高产创建、科技入户的方式来更好的完成系统化建设,综合的实际有关建设质量的良好促进,为水稻的高产创建和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1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现状
        1.1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稻栽培上,人们更多的关注水稻优质品质品种的选育,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这些有关的问题直接导致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防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使其受到制约。当前的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过程中,主要处在研发人员不足、资金投入较少并且相关的研发设备较为陈旧和落后的问题都要进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的影响了我国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全面提升。
        1.2缺乏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正确认识
        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户缺乏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正确认识,仍采用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进行栽培,使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得不到增加,使广大种植户逐渐丧失了种植水稻的热情,进而影响水稻的种植质量。此外,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受地域条件及气候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应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1.3水稻种植品种存在差异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范围较广,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很难全面管理水稻品种。由于不同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不相同,需应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对水稻品种进行检测,以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实际操作中,很难对所有区域的水稻种植品种进行有效检测,因此各地区水稻种植品种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2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实施策略
        2.1选种
        高产水稻的质量与品种的选择息息相关,品种对决定水稻的质量、口感、产量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在水稻品种选取过程中,应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选取优质高产、高抗逆性、抗病虫害等的晚熟品种,应选取二级以上发芽率高于95%的品种,同时注重蛋白质含量及胶稠度等品质,确保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
        2.2播种育苗
        水稻栽培过程中,应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水源良好的秧床,利用夏季的高温天气进行造肥过程以及消灭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在起苗后进行施肥以保障土壤肥力。播种前将种子晒3天,采用盐水进行选种,之后利用1%石灰水进行浸种,经过5天的20℃恒定温度之后,将种子浸泡在水中6天,然后发芽成白色。播种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稀释水稻的种植密度,加强对水分的控制,灌溉过程中时间以及湿度要符合标准,温度的控制采用膜内控制。

温度管理方面,出苗率达到八成之前需进行密闭处理,出苗率达到八成之后则揭开地膜进行通风处理,同时注意床温要低于30℃,后期温度可以慢慢下降,只有无霜,即可进行通风。水分管理方面,前期需水量小,随着通风量的加大,水分蒸发的速度加快,需要进行适量的水分补充。
        2.3合理稀植浅插
        插秧要注重节气,同时注意做到在起秧的同时插秧,对地温和水温进行严格把控,以提高成活率,从而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以田平而泥不烂作为浅水插秧和水浆管理的条件,在浅水田沉淀一夜后,根据基本定苗量和植株科学配置为标准进行移栽,插秧最佳深度为栽稳不倒苗。移栽密度不应太密集或太稀疏,18~21万穴/hm2是合适的,每个孔主要是2~3个基本幼苗。
        2.4大田管理
        大田要求土地平整,高低均匀,秋天变为20~25cm,春天变为15~18cm。在深耕之前要一次性施用大量优质肥,施肥应注重“突出应用沼肥,再施基肥,适合追肥,巧用穗肥,平衡施肥”,肥料主要以鸡鸭粪、稻草灰、氮磷钾、磷酸二铵、硫酸钾为主,或施以复混肥作为全层施肥,每公顷约500kg用作基肥,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善稻米的质量。施肥量应以对土壤肥力,水稻品种为依据进行适当调整,通过测土配方等方法进行确认。
        2.5水分管理
        水稻栽培技术要求进行洁净水进行灌溉,禁止使用污水,灌溉以水较浅为主要方面,用水维持土壤和水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确保水稻健康生长。灌溉推行“在早期阶段,轻和湿交替,浅层交替干湿”分阶段节水灌溉技术主要以早期深水灌溉为主,主要用于保护苗木;分孽阶段则主要以浅水灌溉为主,目的是保持地温以便分孽顺利进行;分孽后期进行阶段性灌溉,每隔3~4天进行一次;在黄熟期,进行排水工作,确保根系发育,增强根系生长能力,确保水稻在后期成熟。同时对无效分孽进行人工控制,高茎孽数以40万穗为宜,培育健壮的稻穗的同时控制田间布局,使其充分合理,以提高水稻产量。
        2.6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测报进行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一叶一心期进行稻瘦蚊的防治,以40%毒死蝉乳油60mL/亩,兑水60kg进行喷雾。送嫁药则在移栽前3天喷施毗蚜酮可湿性粉剂,同时防治稻飞虱、叶瘟等。移栽20~50天主要防治三化螟、稻丛卷叶螟等,每亩喷施20%氯虫苯甲酞胺悬浮剂10mL,兑水60kg进行喷施。移栽60天后,以防治纹枯病为主,每亩用30%苯甲•丙环哇乳油20mL,对水60kg喷雾。在破口期及齐穗期间则将三化螟和穗颈瘟的防治作为重点,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酞胺悬浮剂10ml+2%春雷霉素水剂100mL,对水60kg喷雾。
        2.7适时收获
        水稻完熟到黄熟期时,应提前进行排水工作,排水完毕后选取晴天进行收割事宜,在收割的同时进行脱粒工作,以免谷粒堆放时间过长造成米质下降,脱粒机以木制的最佳。在脱粒后进行晾晒工序,最好采用间歇性晾晒的方式,含水量13%为宜,晾晒地点选取上禁止公路、柏油路等灰尘污染多的地方。全生产过程中,用分品种“单一育种,单一种植,单管,单一收获,单一贮藏,单加工”六种单一保存措施确保了大米的外观质量均匀。
        3总结: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要求,而且增加了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因此,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优质高产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对水稻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刘马林.种子科技.2019(18)
        [2]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邓昱杰,陈国雄.江西农业.2019(24)
        [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J].栾兆木.农家参谋.2020(04)
        [4]优质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侍山林.农业工程技术.2019(35)
        [5]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历史的探讨[J].何元龙.古今农业.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