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和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图对工程设计、施工的整个建设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完善各环节的要点内容,提高施工效率及建设效益,就必须做好施工图审查工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施工图审查过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探讨施工图审查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提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施工图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而对施工图进行审查,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就我国当前的建筑施工图审查工作来看,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审查过程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直接影响施工效率与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施工图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施工图审查的意义分析
首先,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基本建设程序重大改革的需要,是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施工图审查是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环节,这是法律规定的。未经审查批准或审查不合格的设计文件不得使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实施工程建设的各道程序管理,并形成相互衔接的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国家对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已形成新的基本建设程序框架,即: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招投标监管,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备案。这些管理程序是一环扣一环的,把每个环节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按基本建设程序对建设项目监管到位[1]。凡是能够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并进行建设的工程,就不会出现“五无”或“六无”工程,也不容易出现重大的质量事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质量事故,都是因为没有按基本程序办事。基本建设程序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哪个程序都不能少。设计文件的审查批准纳入到基本建设程序,这是对基本建设程序重大改革的举措。其次,施工图审查有助于政府对勘测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计单位的企业化、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各方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容易忽视社会公众利益,甚至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去谋取或维护自身的局部利益。所以必须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施工图审查,监管勘察设计市场主体各方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设计合同和设计取费的监管,对无证、越级设计和出卖图签图章及个人执业印章的监管等,都可通过该环节来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这是对设计质量监督管理根本性的改革措施。最后,施工图审查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国外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日本对建设工程的施工图进行审查,而且非常严格,经批准后方可建设[2]。
2.施工图审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首先是错误问题。设计错误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又表现为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或其他基础性技术文件进行工程设计、计算错误、标示错误、设计单位屈从于建设单位违法降低工程质量的标准导致设计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标准等。比如,由于设计合同规定的设计时间紧迫,设计单位根据勘察单位的初步勘察成果,即进行了建筑地基和基础的施工图设计,随后,勘察单位又提供了详细的勘察报告,但由于设计人员的疏忽,未对原已交付施工的地基基础施工图进行复核,结果因局部区域桩基设计不符合国家强制性规
范的要求,造成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其次是设计文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3]。为了保证工程设计文件符合必须的编制深度要求,国家颁布了有关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一系列强制性规范。如果设计文件不完全符合国家对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要求,虽然不属于设计错误,但由于设计意图的表达过于粗糙或含糊,轻则影响各专业图纸的相互协调和后续施工准备工作,重则因施工图缺漏、矛盾或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理解产生错误,从而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再者,设计单位对施工图交底不清。
按照行业惯例,设计单位将完成的设计文件交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转发施工单位后,由设计单位将设计的意图,特殊的工艺要求,以及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难点,疑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等向施工单位作详细说明,并负责解释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的疑问。如果因设计人员的过错,在施工图交底时,尤其是对于在施工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交底不清,就极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工程设计到了最后阶段,其施工图还会有一些严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与建设市场的行为不规范有关。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由于高额利益的驱动,不顾技术和质量,一味要求争时间,抢速度。此外,也可归纳为:一是一些建设工程各相关责任主体重效益,轻质量,重任务,轻管理;二是建筑市场存在的恶性压价竞争,导致市场混乱。工程质量的下降;三是一些企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线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
3.施工图审查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业主不要受高额利益的驱动擅自更改图纸,更不能随意降低工程质量,同时不要让设计部门降低设计要求。业主应该对施工图的安全、质量、重要部位的设计进行审查,一旦查出缺点或错误,及时通知设计部门更改。
其次,针对过于追求招商引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工业项目只进行政策性审查不进行技术性审查、工业项目审查不收费、集中联合审查等。如此种种都给施工图审查质量管理留下了漏洞和安全隐患或者是难度。因此作为地方领导自身要有依法行政的概念,不能政出多门。
再者,设计人员不应成为单一功能的画图工具,必须严格根据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设计,更不能应业主要求降低设计标准。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要熟悉,在设计时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代替陈旧、落后的技术、工艺、材料。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和素质教育,不要受利益驱动私下与建设单位交易挂靠出图。再之,设计部门要加大内部审核力度,不合格图纸决不流出单位大门。
而审查机构要加大审查的力度,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审查设计图纸,同时把好审查关,不放过每一个部位的施工图审查。对主体结构,关系到功能和安全的部位以及节能设计应
重点审查。同时建立审查责任制,责任到人,谁审查谁负责,提高审查者的责任心。强化机构内部从上到下层层落实,从下至上层层保证措施[4]。
最后是对施工图审查人员提高要求,政策性很强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责任终身制的一项工作。这些个性特征,为更好地做好施工图审查工作,除履行常规管理及制度外,应该倡导一切用文字讲话,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审图工作对人员专业水准要求很高,责任重大,整个工作的好与差,直接决定和影响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同时也体现了对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水平。在平时工作中只有倡导一切用规范说话,一切用数据讲话,语言表达科学规范,数据采纳准确到位,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施工图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将其完整地纳入常规性管理工作当中,与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勘察设计效果、工作人员的个人绩效挂钩,不断完善施工图审查工作,使这项制度在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上再向前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促进施工图审查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工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琢.关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15):155-156.
[2]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给水排水,2016,4(10):88-89.
[3]贾瑞彪.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事项[J].建筑设计管理,2020,1(20):117-118.
[4]王春宵.BIM环境下支持施工图审查的工程信息交付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