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同施肥量级、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何海军
[导读]

        黑龙江省虎林市云山农场  黑龙江  158420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农场旱田试验区,土质为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秋翻、秋耙,秋起垄。土壤PH值为5.44,有机质5.6%,碱解氮275.6㎎/㎏,有效磷21.1㎎/㎏,有效钾165.1㎎/㎏,前茬玉米。
        1.2供试材料
        肥料:磷酸二铵、氯化钾、尿素
        大豆品种:垦丰16
        1.3试验处理
        处理1:三垄栽培14公斤级        处理5:大垄密14公斤级
        处理2:三垄栽培16公斤级        处理6:大垄密16公斤级
        处理3:三垄栽培18公斤级        处理7:大垄密18公斤级
        处理4:三垄栽培20公斤级        处理8:大垄密20公斤级
        施肥比例为N:P:K=1:1.5:0.5
        1.4试验设计与方法
        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145㎡,机械施肥,播种夹肥。三垄栽培设计播种量2.5万株/亩,大垄密栽培设计播种量2.8万株/亩。大豆播后苗前采用乙•嗪•滴丁脂,封闭除草,生育期间机械中耕三次,其他管理同大田。
        2.产量结果分析
        从第二年收获前田间调查看,所有试验品种都没有倒伏现象,从两种栽培模式上看都是随施肥量级的增加而公顷产量增提高。三垄栽培模式下,即从处理1至处理4,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表现最佳的是处理4公顷产量为4203.2㎏/hm2比处理1增产14.7%,单株粒数比处理1对13.5粒,百粒重比处理1重1.7g。其次是处理3公顷产量为4017.2公斤比处理1增产9.7%,单株粒数比处理1多11.9粒,百粒重比处理1重1.3 g。再次是处理2公顷产量为3898.8公斤比处理1增产6.5%,单株粒数比处理1多8.7粒,百粒重比处理1中0.1g。
        大垄密栽培模式下即从处理5至处理8,表现最佳的是处理8,公顷产量为4686.3公斤,较处理5增产15.9%单株粒数比处理多7.4粒,百粒重比处理5重0.9g。其次是处理7公顷产量为4468.5公斤比处理5增产10.5%,单株粒数较处理5多3.3粒,百粒重较处理5中0.8g。再次是处理6公顷产量为4286.1公斤,较处理5增产6.0%,单株粒数较处理5多0.4粒,百粒重较处理5重0.1g。从两年的产量结果测定表上看,由于2019年的亩保苗株数较去年有所增加,所以2019年的产量明显较去年高。但由于2019年的气象条件的限制,百粒重总体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3.结论
        3.1经过这两年的试验结果证实,无论大垄密栽培模式还是三垄栽培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大豆的产量与施肥呈正相关,施肥纯量从14公斤至20公斤,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
        3.2从这两年的试验来看,大垄密的增产能力较三垄栽培模式强,在同等施肥量级的情况下,大垄密较三垄栽培增产,增产幅度在0.2-4.1%。但在单株粒数方面三垄栽培模式下均优于大垄密栽培模式。可见大垄密是发挥了群体的增产效果,单位面积株数分布均匀,为高产提供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