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72119930820XXXX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水平要求日渐提升。住宅小区建筑电气系统直接影响了住宅小区的质量。电气系统是满足人们生活用电的根本基础保障,想要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更安全,就需要严格把控住宅小区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并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智能化实时控制。本文针对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气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
在我国科技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很多住宅小区都开展了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住宅小区电气系统当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强化电气系统管理效率,切实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为了切实有效强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居住安全,电气工作人员便需要积极的开展智能化设备控制系统设计,切实满足人们的实际居住需求。面对城市住宅小区建筑电气系统向智能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基本现状,文章提出了电气智能化控制设计的优化方案,从照明系统、弱电系统、避雷装置和消防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加强住宅小区电气智能化控制的优化设计,对提升住宅小区自动化程度、安全性能以及节能降耗等有积极意义,为提升现代化住宅小区居住环境品质提供保障。
1 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内涵概述
电气控制系统是居民建筑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居民小区的供电质量与供电安全。在信息化时代之下,衍生出了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所谓的“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便是在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居民建筑的实际情况,将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通过电器件、电子设备来构建出可以实现信息化操作的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目的便是利用计算机操作来实现对建筑电气系统各个环节的操控,并且可以自动预测潜在的电气安全风险,有效的针对风险开展相应的反应。因为建筑体系相对庞大,其中涵盖了建筑供应水、动力、电力等诸多系统,情况非常复杂。但是在切实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往往将电气系统设置作为最基础的环节,以便于保障电气设计效果。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现代化手段,让电气系统展现出其实际效果。相比传统电系控制系统来说,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对电气关键点、电气环节进行掌控,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灵活性
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与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存在很大差别,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在住宅小区的电气系统当中,运用的自动识别和自动管理设备与手段,实现对小区电气系统的数据信息跟踪与反馈,并有效的处理数据信息,开展相关的电气系统设置。此外,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还可以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将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完成复杂的小区电气服务管理工作,切实满足了人们对于当前居住环境的实际需求。可以切实结合了广大用户们的实际需求,开展合理系统设计与系统控制,切实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
2.2 管理性
传统的建筑电气系统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的形式,来执行人工命令,在开展电气系统管理、维护、操作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电气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开展操作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导致管理控制指令错误等,很难对电气系统有针对性的进行管控。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当中,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信息化手段,若遇到电气系统环节不合理、安全隐患,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调节,并且与电气管理人员开展有效的沟通。第一时间、动态化的将小区电气化系统的各项内容进行实时追踪,确保各项外界管理因素、内部管理因素的交互,为电气设备管理、电气系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保障。
2.3 先进性
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自身便是一种具备科学性、先进性的但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将小区当中的电气设备信息、控制系统信息进行收集,在计算机互联网当中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控制管理平台,动态化对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运行情况、外界环节等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在智能化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之下,可以有效杜绝能源消耗与浪费的问题,全面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真正保障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为点去的电气安全打下坚实保障。
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策略
3.1照明系统的电气设计
在实际进行照明系统的电气设计时,应在满足社区实际照明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智能控制和规划。注意应急照明系统的规划,使用10kW的供电系统,严格保证照明系统电气设计的安全,以确保整个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应针对社区的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等相对特殊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电气设计,并在此位置使用EPS照明设备,以充分保证照明的亮度并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应急照明。加强社区安全通道中应急灯的安装。应急灯与道路的距离不应超过10m,距通道顶部的距离不应大于0.1m,以充分保证应急通道的应急照明效果。在安装照明系统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以确保社区照明系统满足应急消防的安全要求,并全面提高社区照明系统的电气设计质量。
3.2弱电流系统的电气规划和设计
弱电制度是社区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对弱电流系统进行实际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希望结合该地区的电力消耗目的,并开发出差异化的弱电流系统设计。严格遵循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科学合理地进行弱电流电压的划分。弱电流系统分为36V以下和24V以下两种形式,涵盖了应急设备的存储电源。对于这种类型的弱电流系统,它主要涵盖信息传输信息源。在进行弱电流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考虑通信系统和可视化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在房屋外0.5m圈内配置和安装配电箱,以帮助全面改善到家的光缆。设定目标并提高社区的沟通效果。为了全面加强对外国游客的监控,设计人员还可以在系统中设计指纹访问表格,以全面识别外国游客的身份并实现沟通效率。
3.3防雷系统的电气设计
目前,许多社区都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城市空间,而且在用户中也很受欢迎。但是,由于建筑物地板太高,因此容易发生雷击等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切实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用户的用电安全,电气设计人员必须有效地保证房屋的安全,并考虑到防雷智能控制计划的有关内容。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筛选出电源防雷装置的规格,确保工作带宽的稳定性,加强电源防雷装置的放电电流控制在额定值以内,全面加强防雷的智能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在房屋的配电箱中安装避雷器,以有效地确保电流的稳定性。在设计防雷系统的过程中,加强了正常的信号传输。有效开展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防雷系统规划,增强智能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结论
总而言之,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和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保证社区的用电安全,而且可以加强用电管理的信息管理。在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实际开发中,有必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严格进行照明系统的电气设计,以确保弱电的科学设计。系统,并有效地进行了防雷系统的电气设计,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幼哲,陈杨,鲁彦.某医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一体化设计实践[J].建筑电气,2019(8):12-16.
[2]许青青.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4,40(11):223-225.
[3]张志刚.建筑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5):122-124.
[4]张优.试论居住小区的智能化设计与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