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吴海东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吴海东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推动性的发展,而在目前的整体发展和建设上应当对农业机械技术都进行整体的提升,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的良好融合,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体推广可以保证相关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来完成对农业机械的良好维护,有效的保证各种工作施工都得到良好规划,综合的确保对日常工作具有较好的推动性,而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滨海县界牌镇经贸中心  22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推动性的发展,而在目前的整体发展和建设上应当对农业机械技术都进行整体的提升,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的良好融合,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体推广可以保证相关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此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来完成对农业机械的良好维护,有效的保证各种工作施工都得到良好规划,综合的确保对日常工作具有较好的推动性,而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整体促进之下,应当完成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的全面搭建,并且对各种功能都利用电子体系功能的有效补全,如此能够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经济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但提高,当前我国的人均占比比例在逐渐的扩大,但是在此过程中同样遇到有关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发展质量,这些问题自己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在逐渐的减少,并且随着问题的不断发展我国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粮食饥饿的问题,因此针对当前的农业发展来说有效的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整体发展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通过融合电子信息技术,第一能够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第二完成科学合理的系统搭建对其全面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综合的完成电子信息技术的良好发展,确保农业机械中可以大范围广泛的进行有效使用,使其可以综合的满足具体发展需求。
        1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现状
        1.1观念陈旧
        目前我国面临最大的问题即是人们仍然保持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观念,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人们使用的技术手段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技术应当与人工和机械技术进行全面的结合,并且改变传统的意识,综合的完成全新意识的保证和提高,确保能够将电子信息技术都引入到农业的机械发展当中,使其综合的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1.2积极性不高
        将电子信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想法早已被提及,并在西欧和美洲的许多国家广泛使用,但我国对于电子信息使用在农业机械生产仍然提留在想法和概念的阶段。我国大部分区域的人们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时仍然使用传统的农业设备,地方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和领导对于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的概念不清楚,导致地方的群众和领导对于农业机械中引入电子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将电子信息技应用到农业机械中是极其缓慢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逐渐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使用频率。
        1.3资金投入率低
        由于研究电子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国家资金投入率成为了不可活觉得一个指标:现如今我国的科技水平较以往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较其他国家稍占优势,如若继续按这个情况发展,那么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上的应用将更加频繁,普遍。但事实上我国在农业机械领域上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占比上来看,并没有大跨度的提升,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家在此项目研究上没有投入过多的资金支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没有正确理解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含义,换言之国家对于农业机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以至于没有准确预测出实际需要的资金需求,提供不能满足项目研究的帮助来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资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滞后不前的一个主要因素。
        2电子信息技术和农业机械应用的含义
        2.1电子信息技术的含义
        电子信息技术是将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强有力的结合,这种结合能够实现智能化、专业化的蜕变。为了深入挖掘信息储存和收集的意义,完成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各企业不断开拓创新,在技术革新的前提和背景下,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将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应用于农业机械,为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革新,需要电子信息化手段辅助农业机械的生产和维修,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2农业机械的含义
        农业机械指的是在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生产中,以农畜产品的初加工和处理作为主要工作目的的机械。这些机械从规模和体积上来看有大有小,有的非常灵活,有的较笨重。农业机械包括动力装置、农业建设装置和土壤耕种装置,还有与之相配合的施肥机械,例如植物保护类机械、农田灌溉类机械等。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农业机械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收获之后,农产品的各类加工以及运输等也需要借助不同的农业机械来完成。广义的农业机械,包括畜牧业、养蚕业、渔业、林业等,但狭义层面的农业机械一般仅指农业耕种的农机具。农业机械的发展非常迅速,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演变,农业机械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2.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的意义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领域内,将会快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和自动性显著提升。电子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经济社会的需求。5G时代万物互联,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达成农业机械之间的合理连接和结合,从而提升农业机械的技术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农业产业,促进其生产和再加工,要保证农业机械作业的精准化。
        3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3.1电子信息总线通信技术
        总线通信往往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大型农业机械,例如传统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其生产技术属于非智能化、较简单的范畴,在传统的设计理念里常常借助半机械化、半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装配。使用光缆和公共接口对接,完善农业机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借助总线技术实现CAN串行接口,最终由中央处理器统一控制和调配。完善各个电子控制的关键部件和环节,实现通信网络的通达,并且将各类信息简单地处理和记录。电子信息总线通信技术是“三农”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应用研究条件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2]。
        3.2电子信息人机接口技术
        现代农业机械人机接口技术可以实现移动终端智能化的指挥和调配,利用智能化终端应用虚拟技术,将搜集的虚拟信息传递和表达,达到分析、处理、应用的智能化效果。
        电子信息技术引导农业机械完成了机械与人之间的对接,在信息技术智能化和软件化创新的基础上,保证了农业机械的稳定使用,也保证了农业机械的操作效率和作业强度,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便利。
        3.3实现大型农业机械集群的调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通过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远程控制,可以使中央处理器连接多台农业机械,完成对机械工作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实际控制。
        4总结: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是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农业机械人员在提升自身应用素质和维护素质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比、寻找差距。同时,相关人员要加强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并增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与机械之间的联系,通过使用农业电子机械,促进我国从农业化发展走向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优化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机械用油研究及应用探讨[J].戴绍普.新农业.2020(02)
        [2]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及推广优势探讨[J].冯明大.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1)
        [3]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探索[J].杜纪余.商讯.2020(04)
        [4]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J].尤红利.农家参谋.2020(04)
        [5]分析农村地区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积极影响和对策[J].陆新瑜.农家参谋.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