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电力工程的建设中,为提高质量建设和安全建设,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体系,加深相关人员对工程安全意识的重视成度,提高施工各阶段的安全和质量,并且合理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安全控制
引言
配电网工程建设及管理是电力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不仅能促进电力企业在各大行业的竞争力,更可以保证社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需求,推动整体的电力系统发展。虽然配电网工程建设仍存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工期长且工作量大,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但我相信,通过电力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对企业技术人员展开相关技能培训以及完善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等手段,一定可以提高建设工程效率、质量,增强高效智能配电网建设速度,让我们一起展望我国电力产业的美好未来。
1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
(1)更好的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优化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的发布使得高效配电网建设势在必行,而为了建设高效智能的配电网,我们必须大幅度改善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通过改善而再次推动电网结构发展进步,提高电量的供给效率及供给水平,满足电力企业供给侧管理需求。另外,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提升还能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促进城乡消费水平。(2)有利于电力系统标准化的实现。通过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应用中,虽然系统在设计、建设、实施方面已进行标准化管理,但是在实际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当出现错误后,不能明确个人责任,互相推脱,所以,优化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使电力产业的不同业务有条不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工程质量建设
2.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健全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配电网工程的建设中,要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满足配电网工程建设多样化的特点,使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一个档次。第一,要提高信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要可以熟练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单独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于此,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加强信息系统的效率,还要从施工状况,管理成本,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使举措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2.2建立完整完善的制度,确保工程合理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就要不断的完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降低施工时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的事项。
2.3严格要求施工队,保证有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
由于人是影响施工的质量以及速度的主要因素,提高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聘请一个有充足经验的优秀队伍。首先选一支优秀的队伍的一条途径是要有一个严苛的选拔规则,在这个规则下,要审核队伍的施工作业能力和各类施工装备,同时还要审核队伍中的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最后还有充分了解施工队伍的抗风险承载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管理能力。
2.4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完善安全责任制,以规范人员的行为,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将相关的责任负责精确到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一旦出现事故,应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去承担责任。
2.5制定完善的施工监控
除了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监控制度用来时刻的监控施工的状态,施工企业要不断的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生产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其次则要考虑到整个工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做好预案,来应对紧急情况,减少面对紧急情况是的财务损失。
在面对特殊的施工环境,比如高空施工,则应划分施工的范围和贴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施工过程可以进展顺利,为确保安全作业,还应当在适时的条件下,出示标语,用来提醒别人和让工人小心这时的施工环境,以降低工人的出事率,更加保障工人的安全,使工程更加顺利进行。
3安全控制
3.1落实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一是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条件。对配电网施工的关键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建档立卡,确保所有人员实际资质与档案信息一致,杜绝项目经理同时担任多个项目负责人,确保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经施工单位正式发文任用。二是严格审核现场施工人员。对各类施工人员的体检结果、保险、安规考试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未经业主项目部审批的人员不得进入现场作业。
3.2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安全制度要求
工程项目部要大力宣贯生产现场作业“十不干”、现场安全“三十条措施”和“十八项禁令”等一系列制度,组织专题宣贯学习,要求各项目部在醒目位置张贴并做到人人熟知,以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3.3积极创新安全管控手段
落实国网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将6S管理理念充分应用于作业现场,在作业面合适的现场全面推行“六标工作法”,即:工序流程标准化、风险管控标准化、作业文本标准化、安措设置标准化、文明施工标准化、个人行为标准化。为确保施工单位贯彻执行,项目部要实行工程管理专责制,每个工程管理员负责一个施工单位。工程管理员对施工单位的工作票卡审核签发、作业信息发布、停送电联系、现场把关及6S管理负责,每个作业现场同进同出、同责同罚。督促施工单位作业前准备更加充分,作业行为更加文明规范,促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4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常态机制
以施工现场为重点,采取安监部、业主项目部、设备运维单位、工程管理员四层稽查,属地及安全管理分部协助督查的方式,做到施工现场全覆盖。一是安全监督实施要有计划性。根据每周周计划,确定每周重点安全监督检查现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安全监督检查。二是作业文本实行报审制。落实大型复杂工程“三措一案”报审制度,对其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安全把关。三是强化计划和作业信息管理。所有配电网改造施工计划都必须纳入周计划、日早会管控。
3.5落实安全奖惩制度
一是细化奖惩制度,坚持制度执行首要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防止有制度不执行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搞变通,依据施工合同制定《配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量化考核。二是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考核,采用对责任单位进行约谈、通报、参加学习、现金考核等考核措施。三是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深入查找原因,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对于敷衍塞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对发现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员工,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引导全体员工踏实做好现场安全工作。
结束语
时代的飞快进步,让我们的经济、科技领域都步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作为基础条件支撑的电力产业也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日俱增的电力需求量使我国的电力生产运行模式逐渐趋于系统化,其结构也从传统的单一线路转变为如今的电网式,可以这样说,电力产业已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曹昊.浅谈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133-134.
[2]邓耀辉.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控制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7):47-48.
[3]胡东.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控制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