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海钟昊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海钟昊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行业的提升,而建筑工程质量则是建筑行业所重点关注的内容。
        阜新市佳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行业的提升,而建筑工程质量则是建筑行业所重点关注的内容。经济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工程的数量需求和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增大,迫切的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转变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以此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又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关,人民幸福,生活满意度。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生产中,实现建筑工程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模式下,需要对建筑企业自身综合实力进行提升,增强工程建设专业性,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现存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其发展
        1、引言
        创新是事务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建筑行业而言也不例外,只有积极的进行行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才能推动自身发展。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在建筑行业也需与时俱进,不断运用新技术,并积极投入到建筑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提升管理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目前总体而言在技术和管理上有进步,但总体力度不够,还存在着固步自封的情况,管理模式相对老旧,因此给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造成极大阻碍。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做好管理工作,提前设计好管理方案,积极开拓创新,把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融入到建筑生产管理各环节、各部门,提升行业总体管理水平。
        2、 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提升建筑资源利用率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缺少明确计划,对建筑资源没有具体安排和规定方案,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建筑资源的浪费,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模式应用,能够在工程开展前期就做好制度规范,明确相应物资用途和责任制度,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浪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创新,还需要升级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对内部工作人员应该增强管理理念和管理素养的培训,增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团队的精神建设风貌。还需要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在不同环节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把责任落实好,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为建筑工程各环节的开展做好保障工作。
        2.2 有利于推动工程科学管理新模式
        应勇,建筑工程管理的模式创新能够有效的解决在传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啊,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管理向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建筑施工在管理上的基础准备工作,促进建筑工程合理有序进行,实现良性施工作业,促进建筑施工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任务。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和居民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趋严格,因此,必须创新工程管理的模式,来使整个建筑行业利用科技来实现自身行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管理成效。
        2.3 推动建筑企业适应时代浪潮,实现自身发展
        在建筑工程上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体现建筑企业在新世纪主动拥抱科学技术和新理念,与时俱进,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建筑技术和工程模式的创新和升级,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会推动整个建筑工程选择绿色环保生态型材料,改善传统材料的不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建筑行业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管理重组,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建筑行业的自身发展。
        3 、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上实现创新的起步时间较晚,经验还不足,因此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经济模式是以市场竞争为主,因此,促使许多建筑企业来缩短项目周期,以提升经济效益,造成许多建筑质量问题。许多企业忽视了对建筑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工作流程缺少规划,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材料的大规模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必须切实做好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合理控制建筑材料的购入量,加强对施工流程和工作人员的安排,明确工作职能和责任。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4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实际应用
        4.1 需要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创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接受社会新思想、新思潮。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做好岗位人才的技术和能力审核,严格把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由于整个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参与到施工建设的主要担任人,因此需要做好不同层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使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建筑企业由于缺少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因此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管理措施和技术准备,合理设计方案来提升建筑工程水平。
        4.2 完善整个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能够科学合理进行,能够顺利施工,需要做好管理措施,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完善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工人的工作能有可靠的标准和依据,技术人员在施工时能够符合施工流程和规范。若发现工作人员违规,能够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处罚措施,以提升整个工程建筑人员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在制定施工管理制度时,也可相应普及应急措施,再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有效补救保障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高效性。
        4.3 能够有效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的管理成效能够极大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水平。进驻企业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已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适当调整,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优化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能够更顺利的进行,提高效率。管理人员应该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利用各种技术和施工手段做好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升级。管理人员还可以,社会其他优秀管理者学习和交友引进先进管理模式,通过模仿和调整来实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创新。应该开放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减少在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错误和没有涉及到的点,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
        4.4 做好施工环境的调研和优化工作
        建筑企业在绘制施工图纸和选择施工工艺时,应该对具体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做全面了解,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调研工作。对待高层建筑,应该严格做好地质和水文检测,同时调查是否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例如地震,洪水,滑坡等。需要根据特殊地理条件来选取施工工艺。如果所建造的工程规模较大,应该做好成本规划管理。如果施工环境交通不畅通,应该提前铺设道路为材料运输做准备,以降低运输材料的难度,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材料输送。
        4.5 加强绿色施工方式的管理
        新时期应该选择绿色施工方式。主要包括所选取的材料和产品性能,具有生态、环保特征,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建筑材料施工。企业需要建立绿色管理理念,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把建筑工程建设逐步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过渡,做好环保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建筑企业应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以弥补传统模式的缺陷,不断提升建筑行业自身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现良. 浅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工业:00127-00127.
        [2]张如玉, 林剑峰, 张爽莹, 浅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061-00061.
        [3]王爱国, 王建. 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商品与质量, 2015, 000(035):6-6.
        [4]张通明.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4(1):46-47.
        [5]王太兵, 栾小红.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 000(009):P.161-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