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针对工程施工中常存在的裂缝隐患,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采用科学的防预措施和处理办法,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裂缝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对策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迎来了全面的发展,人们对于土建工程施工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实际的土木工程的施工与建设中,裂缝问题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好的满足当下人们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要求,减少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就需要我们寻找和探寻出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产生与形成的相关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和预防土木工程中裂缝的问题。
1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常见类型
1.1温度裂缝
外部温度变化和混凝土自身热导性是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尤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若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会使混凝土在凝固期间受到内外温差应力作用,导致内部温度过高,无法适应外部温度变化,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1.2沉降裂缝
地基下沉是造成土木工程施工沉降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对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勘察不到位,地基结构设计不科学,土木工程地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地基位移、降沉等问题,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出现沉降裂缝现象。此外,在混凝土回填施工中,没有做好混凝土压实、加固工作,混凝土内部密度空隙较大,很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影响,引发沉降裂缝问题。
1.3地基裂缝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除了塑性裂缝、温度裂缝和沉降裂缝,地基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裂缝类型。土木工程地基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当外部温度过低时,地基表面会出现冻结现象,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则会导致地基受冻面积进一步扩大,产生地基冻胀裂缝问题,不仅降低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还会给土木工程带来风险隐患。
2造成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2.1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温度的影响
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都是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产生的,而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混凝土的使用需要经过一个硬化过程,这是必须的环节也是不可跳脱的环节,因此,在这一硬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因素干扰,对后续的混凝土质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温度就是这一最大的干扰因素之一。温度过高,会较快表面的水分蒸发过程,造成内外温差,温度过低,又不利于混凝土的表面凝结。因此,对于水泥硬化过程来说,控制好合理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2.2施工过程中受到过大的外力
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遭遇到大的外力的影响,也会导致其产生相应的裂缝。所谓的大的外力,可以分为人为外力和自然外力。其中,人为外力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不当从而带来地相关的偏心力,自然外力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大的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
2.3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因素
不同混凝土的品质类型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一般而言,品质高、质量好、价格高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抗受能力都比较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产生的频率较小,相对应的,品质低、质量差、价格低的混凝土质量类型的就会相对较差,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产生的频率就较大。
2.4施工人员的操作因素
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得当、正确、合理,也是影响土木建筑工程裂缝是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若在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高,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强,操作技巧熟练,那么就较小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保证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的质量,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相对的,若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专业能力和水平较差,操作技巧生疏,那么就较大可能出现相关的施工问题,从而不利于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质量。
3土木工程中裂缝的处理措施
3.1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
混凝土结构中的骨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骨料的吸收率很大,干缩性就会增加,当所使用的骨料粒径相对较大时,级配上也相对较强,通过减少混凝土水泥浆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性。干缩性强的骨料就会加速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凝固速度加快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所以,可以根据骨料的实际情况,加入一定数量的煤灰。加入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减少水泥用量就可以降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水热化和体积收缩现象。不断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另外加入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可泵性,可以有效控制泌水现象发生。混凝土的配比应该严格按照土木工程中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来进行配比,除此之外,还应该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研究,调整好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
3.2控制原材料质量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根本,必须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质量。在选择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节约成本而选择品质低劣的混凝土原材料,要选择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原材料。在对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外还要对其他的一些比如沙、石子等材料进行质量上的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如果忽略了其中一种原材料的质量,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
3.3加强对浇筑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必须要细致严谨,控制好浇筑时间和浇筑范围。一旦在浇筑过程中有裂缝现象发生,应该及时的调整混凝土的调配比例和研究一些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且及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防止裂缝问题严重化。受地球引力的影响,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不断的收缩下沉,所以,在浇筑过程中,振捣工作一定要到位,防止混凝土因为振捣不到位,出现空隙,在凝固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以后的24小时内,其表面不能受力,防止没有完成凝固的混凝土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震荡而使混凝土结构发生松懈,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3.4混凝土的养护
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混凝土结构凝固过程中的关键,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很好的保证温度和湿度,如果温度达不到施工要求,必须要利用辅助手段来确保水泥的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要确保混凝土结构没有裂缝或者裂缝较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过程非常关键,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具体选择哪种养护形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养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凝固过程中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烧坏了混凝土内部结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裂缝对于土木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裂缝的形成,我们就需要从裂缝的防治和处理技术入手,加强材料管理与人员管理,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罗海.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199.
[2]张项英,李宏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46.
[3]刘忠彦,焦鑫.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