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 金希宁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金希宁
[导读] 摘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下发展而来的。
        北京城区供电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摘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融合下发展而来的。该技术手段最大的特征在于能够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项目控制中。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借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力度,使系统可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1电气自动化技术定义
        计算机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关键内容。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运用。电力系统想要实现智能化发展和配电,必须要与计算机技术相配合,从而推动电力系统在输电方面工作的发展。因此,在电力系统发展中,必须将计算机技术作为重点来搜集相关信息,促使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区域不一样,电网调度技术也是不一样的,它不但可以自动调节,而且还能将信息进行连接和保存。电力系统的发展也离不开PLC技术,它在电力系统扮演着促成数据采集、结合、传递的角色,并且实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促使各个环节更加协调,为电力系统顺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息化高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和电网部门数据处理都实现了信息化,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实现了信息化高速发展,而且也能满足对通讯的需求。第二、维护便利,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辅相成,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更加敏捷。第三、支配便利,电气设备应用到电气行业中,对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带来积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要考虑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需求,完善整体的革新方式。只有在这种的变革下,才能更便利的对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操作,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稳步发展以及维护技术的形成。
        3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的设计思想
        3.1远程监控
        一个计算机的终端同时监控着多个不一样空间的电气设备,称为远程监控,此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空间因素的制约,让电气工程灵活性明显增加,确保各个不同地点的电气设备能够运行稳定,使得系统监控成本得以降低。然而,远程监控同样有弊端,由于极易受限于通讯速度,但是电厂的通讯信息量通常是巨大的,远程监控设备上的通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在较大规模的工程,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此技术只能应用于规模相对较小型的电气工程设备。
        3.2集中监控
        (1)把工作系统的所有功能环节全部集合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处理,称为集中监控,此方法相对简单,整个维护也简便易行,集合控制程序不会明显受到控制站的影响。然而,整合了多功能一起工作,就增加了处理器的负担,限制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2)随着监控系统的共同电气设备的增加,控制的对象也相应增加,明显增加增加了主机工作任务的负担,要避免此情形,投入电缆的数量要明显增多。但是电缆的长度延长,就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使得整个监控系统的稳定系数也相应减少。(3)隔离刀闸上的辅助点电线连接往往发生短路,可导致到电气工程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若为二次接线,将影响它的安全性、安检性及维护性,相对杂乱的接线可导致数控系统产生事故的频率增加。集中监控提高了部分的工作效率,由于需要相对比较高的技术,耗材和工作量增多,引起使用成本增加。
        3.3现场总线监控
        现场总线监控是当今电气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根据项目的发展需要,量身定制的管理方案,将专业的连接设备和监控系统联系起来,能够减少电缆安装设备,能够减少先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应用计算机把各个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但是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却有独具的功能,不管哪个设备出现问题,只需要单独维修此设备,整个网络运行不受影响,也没有受到损害,由于有各部分功能独立的特点,装置之间的网络组态极为灵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现场监控的设计理念非常适用于电气工程,值得推广。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4.1融合视觉信息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的操纵过程需要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保证在有故障出现时,可以得到及时处理。所以,若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里加入视觉信息技术将会省去不少麻烦。通过对视觉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图像对于数据发生的变化有实时监测,这样也算增强了远程监控的功能,让电力自动化系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而且根据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自动化技术将会被广泛使用,而且这项技术也将会被不断的改善,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对于人力、物力的使用,让相关人员可因为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有效的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4.2新型的连接材料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飞跃发展,很多新材料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研究出来,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在新材料中,光纤材料的发现成为了日后科技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更为数据传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在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安全优质的连接材料,因为它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具体自动化系统在具体运行中的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另外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手使用。由于自动化技术自身是高新技术,在对它使用时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所以使用的企业要保证自身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例外,还需要有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只有符合两者,才有可能使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中顺利运用,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想使用自动化技术,除了基本的经济基础以外,企业的管理系统进也要行完善,以此达到更好的效果。
        4.3增强GPRS技术融合
        所谓的GPRS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负责处理高速数据的技术,主要是采用分组方式来将客户需要的资料准确的传递到他们手里。从现在的状况可知,现有配网中低压配电较为分散,而且数量较多,则会降低操作过程的工作效率。所以,如果将GPRS技术融合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可以对低压配电,进行有效的监控,还能对其中的数据进行集中采集。运用这项技术后,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内部进行智能化调节,还能有效的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性。
        4.4不断挖掘和改善计算机功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少不了对于计算机的运用。当计算机技术运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时,可以借助服务器来达到和客户进行交流的目的,保证操作过程有效进行。而且当计算机功能融合后,电力系统会更好的完善无人操作以及自动控制目标数字,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数字技术操作的便利性。
        结束语:
        为了切实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采取必要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技术应用的方面从系统运行稳定性,再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都要使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只有在这些技术手段的加持下,才能够稳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骆亮.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9(04):85.
        [2]谢振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研究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2):210-211.
        [3]宋欣洋,关忠伟,孟彪.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08):110-111.
        [4]王佳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7):202+204.
        [5]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