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23119851001XXXX 广西忻城县 546200
摘要:电力是城市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有必要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各个阶段增加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就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而言,在确定相应的技术手段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工作。目前,国内主流的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调度技术和PLC技术。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控制的需要,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手段结合使用。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和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导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改变了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得到了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而言,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因此,本文阐述了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充分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良好作用。
1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价值说明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控制经济成本。在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同时电能消耗也在不断降低,这对控制经济成本、助力电力非常有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维管理的便利性。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有效支撑,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和集成速度,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科学性;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它能根据数据信息快速找出电力系统故障原因,使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控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浅析
2.1人工智能技术
电力系统是区域电力供应稳定的根本保证,但绝大多数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相对恶劣,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容易造成系统故障问题,进而导致供电质量受到影响。然而,传统的故障排除和处理工作都是人工操作模式,整体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检测系统,及时处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检测系统的工作步骤是:首先对电力系统进行系统的扫描,确定电力参数波动较大的点;其次,提取所有功率参数显示不稳定的点,再进行扫描,确定导致系统故障的点,并确定功率最后将故障点的参数发送到维修人员的终端设备,待维修人员排除系统故障后,智能检测系统将对电力系统进行第三次扫描,确认系统运行正常。智能检测系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故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发现,并能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比传统的人工检测要高。
2.2自动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主要用于科研数据分析和闭环系统的建立。首先,在数据分析工作中,研究人员需要在仿真软件中建立模型,并将与模型相关的所有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此时,系统将根据研究人员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并生成相应的结果。最后,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结果修改模型。仿真技术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方面,仿真技术的数据结论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该技术分析的数据更全面。与人工分析数据相比,仿真软件可以排除大范围的数据,只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其次,在构建闭环系统时,利用仿真技术建立虚拟连接端口,有效地连接不同的控制系统,最终达到增强系统智能控制效果的目的。虚拟接口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设备连接的要求,这在设备现场调试时尤为关键。从长远来看,智能闭环控制系统必将成为主流。当电源系统后端检测到数据后,将相关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经过分析,控制模块将控制信息反馈给前端,实现闭环控制。在连接各种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仿真软件端口进行大量的仿真。因此,深入研究仿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3自动调度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调度工作,以保证系统所覆盖的各个区域的供电稳定,为此开发了自动调度系统。自动调度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电力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电力系统各种参数的实时采集,并将所有信息汇总后导入系统的存储模块。其次,电力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计算前期采集的电力参数,分析电力系统覆盖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这一阶段对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也是自动调度系统的枢纽。最后是电力调度模块。根据系统给出的分析结果,该模块将自动优化电网配置,确保各区域的用电量维持在正常状态。自动调度系统的优点明显,效率高于传统的人工调度模式。
2.4变电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电力生产中,要重视变电站的自动化建设,合理应用二次设备数字化和综合网络化系统,完善计算机屏幕运行管理、运行监控自动化等系统,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满足电力运行的任务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电网调度的效率和质量。
2.5PLC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实践中加强系统建设和发展。PLC的主要作用是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综合处理与探索,这种技术手段有了更显著的改进,具有查表续表、数据转换、数学计算和信息数据传输等相关功能。通过应用实践分析,合理应用PLC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数据信息参数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比较。在实际应用中,信息数据主要用于过程控制和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PLC技术在数据信息处理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在闭环和开关量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在闭环控制中,要加强对压力、流量和温度变化的控制,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在有源发电系统中,开关量控制方式主要用于管理。PLC信号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不受各种信息的干扰和影响,速度较快,效率较高。
3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定位
3.1提供智能化服务
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是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为员工提供方便的管理,维护整体发展,而且可以解决故障和问题。因此,实现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高效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完成智能控制工作,而且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服务水平。
3.2仿真的工作状态
在电气自动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实现了动态仿真,进一步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仿真使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相关数据,促进数据的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处理系统故障的效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加大对人工技能的研究,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先进,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存留.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8):143.
[2]郑坤民.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31.
[3]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6).
[4]施凯,叶海涵,徐培凤,等.基于欠励磁状态运行的虚拟同步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9):134-140.
[5]胡荣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8(30):109+111
[6]袁学明,孙伟杰.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9(30):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