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矿山地质灾害调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玉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山资源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矿山开采工程越来越多。
        山东省金乡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  272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山资源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矿山开采工程越来越多。为了充分掌握当前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做好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为此,本文对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灾害调查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希望对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起到有利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灾害调查
        我國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矿山开采领域也是如此。通过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及时进行调整,不但可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还可以实现矿山的安全开采。
        1 矿山调查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收集资料和设计编写。在该阶段,需要对当前矿山已有的遥感、物探、化探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各种野外调查工作,来进一步了解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掌握各类接触关系,对矿产地都应该布置有勘测路线。在该阶段工作中,应该了解矿山的基本特征和各种测量数据、编制地质矿产草图,初步确定矿产地质调查过程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野外调查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掌握地质剖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地质填图工作,开展各种物探测量、化探测量和样品采集工作。在本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就应该有效编制出各种野外地质图、地质剖面图,为后期的深入研究,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对各种采集的样品,应该合理进行保管、登记、标号、加工和护理,及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及时取得各种测试数据。
        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野外资料的深加工。在对中间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应该对地质剖面和系统填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对取得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计算。在这个阶段工作中,主要是对前一段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当前的工作开展结果,并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进一步研究计划。
        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地质资料的整理很大一部分是在野外工作中完成的,这些资料必须严格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研究,然后编制成各种成果图件,对工作区域的地质情况和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再编写详细的调查报告。
        2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矿山地质调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由于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往往差别较大,其工作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当前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是建立在矿床水文资料基础之上的,能够充分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对矿山演示稳定性和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矿山地下水的类型进行有效掌握,包括水空隙条件和埋藏条件;(2)对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类型进行调查,掌握水体的动力学特征,确定水体的基本类型,将其划分成层状水体、脉状含水体和管道古水体等;(3)对水体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包括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等;(4)掌握含水层、隔水层、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做好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
        在矿山开采的进行过程中,往往会对地表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很容易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流沙等地质灾害的出现。滑坡是一种破坏力较大的地质灾害,其实由于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山体滑坡面出现整体下滑的现象,其体量往往比较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崩塌又被成为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或者振动的作用下,从母体上脱落、崩落、滚动到坡脚或者沟谷的一种现象。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地下空间的大量开挖,很容易出现地面塌陷的现象,造成岩石的外力作用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结构应力过大,最终导致结构断裂现象的出现,断裂的结构部分会顺着山坡滑落下来,最终对地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由于地面塌陷经常突然发生,附近居民的准备往往不足,容易对周围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饱水的沙土,当其被工程揭露时,就会发生流动的现象,甚至造成流沙事故,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地面崩塌的调查过程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当地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调查,陡坡是造成崩塌的必要因素,要将所有的陡坡地带全部标注出来;(2)对岩石岩性的分布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风化严重且质地坚硬的岩石;(3)掌握当地的地质构造特征;(4)对当地地质崩塌的历史进行研究,及时发现当地出现地质崩塌现象的规律;(5)对当地的气候进行调查,掌握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6)对当地的地震情况进行研究。
        在滑坡地质调查过程中,应详细查明边坡、排土倾角、平台宽度等几个要素,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当地岩石岩性的分布进行调查;(2)对当地的地质构造特点进行研究,掌握地质变化规律;(3)对当地的地震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是否有地震引发滑坡现象的出现。
        在泥石流的调查过程中,应该对地区地貌、汇水面积、沟谷发育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岩石松散土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对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大小进行调查,掌握泥石流发生地斜坡情况、岩石稳定情况,对泥石流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对尾矿稳定性进行评价。
        要对采矿区地面塌陷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认真标注采空区域的规模和形状,对采空区域的体积进行准确计算,此外,还应对采孔区域的充水情况进行研究。
        对于滑坡的治理,应采用综合性的措施,首先应该以地表排水为主,对不稳定的岩土结构进行加固,再进行填土反压。目前在外部的支撑维护中,经常以建筑抗滑挡墙为主,其布置十分灵活,施工也比较方便,非常适合对重点区域的防护工作。由于山体下部分的基础强度会对滑坡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其是滑坡治理的重要部位,对于一些重要地区的山体,可以采用混凝土加固法,通过在山体外围浇筑一层混凝土,从而有效加强山体基座部分的强度,以防止滑坡现象的出现。当前对滑坡的防治越来越强调综合性,可将地表水和消方减载等措施配合起来作为滑坡的防治措施。对于泥石流的防治一定要采取主动防治加灾后治理的方式,首先应该做好泥石流的警报工作,加強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及时疏散危险区域的居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的伤亡。目前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越来越强调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尤其重视对生态保护措施的应用,并加强对堆积区和沟谷区域的整治。在泥石流严重的区域,主要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在上游处培植涵养林,对裸露的山坡地面进行生态修复,最终达到调节汇流、保护坡面、稳定山坡的防治效果。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尽量避免违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不能对各种矿山开采碎屑物进行随意堆砌,应该设置合理的堆放场所。
        4 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矿产开采工程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高开采的质量、效率、安全性,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矿山开采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调查方案,落实每个调查细节,充分提高调查的质量,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过程中,应该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应针对每种地质灾害类型设计出不同的调查方案。
        参考文献:
        [1]盛海洋.我国主要地质问题及其灾害防治[J].国土资源与环境,2001(3):31-35.
        [2]袁忠玉.云南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J].中国地质,2000(8):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