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 付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付晶
[导读] 摘要:近年来,电网建设技术得到了持续创新,然而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管理中依旧有低效率、高风险的问题存在。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电网建设技术得到了持续创新,然而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管理中依旧有低效率、高风险的问题存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在输电线路中有效应用这个模式,可以通过新的思维模式和新视角来对施工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使整个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途径得以优化。在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同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
        关键词: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是输电线路发展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人力为主、机械为辅的传统方式,实现了线路工程建设向机械化方式的转变,是实现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电网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开展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是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化率、全面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的重要创新举措,有利于提升电网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工艺水平,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整体实力和输电线路建设本质安全,所以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全过程管理与控制问题研究十分必要。
        1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研究的意义
        在输电线路基建施工进程中,采用机械化施工,能够减少劳动力,提升工程的质量,缩短工程的周期。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需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图纸设计方案,做好现场各种协调工作,保障施工各项进度有序进行。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社会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国用电量屡创新高,同时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能供应趋于紧张,新投线路和改造线路工程量增多,但是人力资源却处于平稳状态,这就使得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越来越多的受到青睐。机械化施工能够加快常规输电线路工程的进度,同时也能够减轻复杂险要地形的工程难度,使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送电线路创造出了西藏电网天路的奇迹,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送电线路首次实施,使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还可以规避安全风险,提升工程安全性和工程质量,可谓是益处良多。在传统的送电线路工程建设中,主要是人力施工为主的表现形式,基于工程进度的要求,同时随着各种高科技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投入使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已经逐渐成为线路建设施工的主流选择,它具有很好的时效性、经济性、安全性,对于工程质量的改良也有重要的作用。
        2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可行性分析
        2.1机械化管理和控制措施
        输电线路施工的全过程机械化是输变电工程总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从工程管理的建设、施工、设计等各方组织入手,采用创新工艺及创新设计方法,着眼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统筹兼顾,为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创造便利条件,全面提升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过程中,主要工序包括临时道路修建、物料运输、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铁塔组立和架线施工。将工序与作业层班组结合的方式将工程整体划分为各个阶段,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措施,确保输电线路作业呈流水化施工,保证各施工班组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施工区段上先后平行搭接施工,充分提高机械化生产率。
        2.2工程机械装备应用
        线路施工过程中使用履带式运输车、挖掘机、反循环钻机、吊车组立铁塔、发电机及电焊机、牵张机设备、八旋翼轻型飞行器等机械进行施工,通过在各分部工序中应用工程机械装备,不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管理,缩短施工工期,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员安全和周围环境。
        3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
        3.1物料运输管理
        (1)通用车船运输。

在输电线路的实际建设中,如建设500kV变电站,一般最主要、最普遍和最常见的车船运输方式是通用车船运输,当对输电线路工程需要的沙石、塔材等大型物料运输时,则需要依靠通用车船运输方式完成,然而,通用车船运输不适合所有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一旦位于山上,这时,通用车辆就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因此,通用车辆只能将施工材料运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方。(2)人力、畜力运输。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比较适合应用蓄力与人力运输方式,因施工地点不能进入车辆,因此只能借助畜力和人力方式将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地点,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运输方式。由于畜力与人力的运载能力有限,一次智慧运送很少的材料,加之运输速度缓慢,运输物料消耗的时间也长,因此,这就使得输电线路建设的进程变慢,由于目前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运输方式也耗费了很多人力,从而导致输电线路建设成本逐年不断增加。(3)索道运输。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类运输方式就是索道运输,此方式有很高的机械化程度。索道运输方式相比于畜力、人力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耗时短、成本低等特点,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且也不会影响施工进度,为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索道运输也有不足存在,关键是承载力缺乏,一旦需要运输单个重型材料,索道将不能有效完成运输工作。
        3.2机械化施工产生的效益
        节约施工成本。本工程减少青苗赔偿费用,降低民事问题引起的施工阻拦,节约开支30余万元,同时通过机械化施工提高了工程建设一次成功率,避免了二次施工,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危险性小,安全系数高,风险小。由人力、卷扬机展导引绳变为无人机展放。铁塔日组装效率由一天几吨提高到一天几十吨,减小了因组塔、架线环境或人为失败导致的人员和事故的出现概率。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显著提高物料运输等工程建设效率,与传统人力为主施工方式相比,各单位工程工期成功缩短。一条常规220kV工程的施工期由1~2年缩短为6~9个月。
        3.3操作人员的管理
        严格管理机械操作人员,确保机械应用水平良好,施工人员在对工作进行管理时,应详细分析和判断员,进而构建起机械化适应模式,强化对技术人才团队的建设。在施工中,将人员配置工作做好,提高施工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基础,使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后,现场操作人员能更好地应用机械化设备,这样,在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后,现场操作人员才能更好地应用机械化设备,同时丰富自己的施工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修养,完成从一线现场操作人员到技术人员的转变。
        3.4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
        全面进行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运用现场作业安全管控平台,能够将现场的作业情况,风险等级以及恶劣天气情况通过滚动播报的方式进行在线展示,从而第一时间将通知展示给系统使用者。视频与现场作业关联后,可通过现场作业管控平台查看已关联视频,并通过GIS图查看视频。同时,针对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中使用的施工工器具采用二维码对其进行唯一标识,以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为基础,以提高工器具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有效排除传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盲点,实现了施工工器具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程跟踪。保证施工工器具管理规范、有序,有效解决施工器具及安全管控难的问题。
        结语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使交通不便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大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人工成本,降低了施工环境恶劣造成的施工风险,为当前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了指导,保证了输电线路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电力企业要重视这一点,对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有效提升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化水平,最终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寿建,许超晨,林瑞宗,邹颖.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6):74-78.
        [2]王圣兵.浅谈高压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06):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