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施工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黄德林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极大的促进着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
        身份证号:45082119850110XXXX  广西省南宁市  53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极大的促进着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部分给排水管道在经过长年累月的使用后,极易导致出现锈蚀、渗漏等现象,因此积极做好修复工作至关重要,这是保障市政给排水管网高效应用的关键。为保障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施工的安全、质量有序地进行,积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其次探讨了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技术及安全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修复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在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道施工较为常见,和道桥等工程相比较而言,给排水管道施工安全风险较低,因此极易被忽视,诱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一、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起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具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整体长度超过了120万千米,并且该数字仍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
        (一)给水管道现状
        通过对我国城市给水管道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表明,市政供水管网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应用的管道材质较差,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腐朽现象,并且施工技术非常落后,这极大的增加了给水管道的漏损率。不仅如此,当前我国有近20%以上的给水管道存在超限使用的现象,有近50%以上的给水管道采用的是传统的灰口铸铁管,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出现了严重的锈蚀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用水安全[1]。除此之外,当前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应用了不同材质的给水管道,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给水需求,但是由于部分管道并不具备良好的的承压性能,极易导致出现爆裂等现象。
        (二)排水管道现状
        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大部分城市在建设排水管道的过程当中,其盲目性较为突出,忽视了与污水处理厂的匹配及协调,节能环保理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但是对于配套排水管道的建设,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进而影响到污水处理厂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对于排水管道的早期规划设计工作不规范,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存在混接的现象,在面临暴风雨天气情况下,极易导致出现污水外溢造成内涝。此外,大部分城市在建设排水管道的过程当中应用的是水泥管,虽然能够有效的避免来自污水的腐蚀,但是却极易受到其他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引起管道损坏,进而导致管道污水渗漏,严重污染地下水。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技术及安全管理对策探讨
        (一)非开挖修复技术
        为了保障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针对出现破损的管道,要及时的做好修复工作。在修复之前,需要对破损及渗漏的位置展开检测工作,推荐使用CCTV检测(电视闭路视频检测)等手段,明确其具体位置,然后结合管道实际损坏程度等级情况来制定合理应用修复技术。现阶段,在修复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过程当中,主要应用的修复技术包括开挖修复技术和非开挖修复技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开挖修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开挖路面的方式,使得管道暴露然后进行修复。如果在出现较大面积的破损及渗漏情况,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开挖,并进行交通管制,整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污染周边环境,达不到各方文明施工要求。而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非开挖修复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非开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整体修复技术和局部修复技术两种。整体修复技术指的是对出现问题的管段展开整体性的修复与加固,提升给排水管道的防渗性能及结构强度,常用的整体修复技术有:穿插法、折叠变形法、缩径法以及缠绕法等等。局部修复技术指的是修复给排水管道出现损坏的位置,该技术的针对性较强,成本低,但是其修复效果却低于整体修复技术,常用的局部修复技术有:补丁法、注浆法、局部软衬法以及灌胶修补套管法等等。此外,当前我国好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技术并不先进,非开挖技术的的应用并不广泛。当前我国给排水管道修复中,对于非开挖技术的应用比例仅为27%,和国外的差距较为明显[2]。


        (二)安全管理对策
        1、选择适宜先进的修复技术
        为保障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要重视起对修复技术的合理选择与应用。要合理判断给排水管道的渗漏情况,明确损坏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合理选择设计安全系数高、利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应用修复技术展开修复工作,避免出现差错,保障修复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健全施工安全预防控制工作体系
        施工企业要充分的结合给排水管道修复施工需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成立专门的安全部门,明确岗位职责,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此外,针对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要对整改情况进行审查,定时定期的总结分析市政给排水管道事故排除工作,实现对预防工作机制的完善与优化,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3、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
        市政工程建设负责人员,要及时的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这是减少损失,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治理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物资及经费,配置完善的治理队伍及实现要求。针对所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地做好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报备工作,并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完成整改工作后,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回复,形成整改闭合。
        4、现场应急预案综合演练
        市政给排水管道通常埋土较深,形成的有限空间作业受限,一发生人员受困井下,应按照制定经审批通过的现场综合预案进行抢救,并应组织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按审批通过方案进行演练。在施救前必须先通风检测,确保施救人员下井能满足救援实际,确保人员熟悉抢救的安全流程、保证物资的齐全,已达到安全施救的效果。
        (三)实例分析
        某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网长度为1500千米,使用年限超30年,在各个时期,对于给排水管网建设所应用的材料及工艺技术是存在差异的,当前逐渐出现了市政给排水管道破损变形及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极易遭受内涝,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做好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市政道路交叉口地下管道分布状况,并综合分析经济及社会效益,为了降低对于城市发展及交通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决定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施工前,通过检测管道,发现存在严重的破损现象,为保障修复效果,决定采用整体修复技术。该项目中,选择使用的是紫外线固化法,通过将玻璃纤维编制成软管,然后浸泡在树脂当中,再拉入排水管道当中,通过充气扩展的方式,促使其紧贴管道内壁,然后通过照射紫外光的方式固化树脂并最终形成内衬管。在实际修复的过程当中,需要在渗漏点附近的检查井中设置堵水气囊,以便于封堵上下游水流,然后借助高压水流来冲洗管道内壁并进行进一步预处理的检测。在完成清洗工作后,需要制作玻璃纤维管,其长度应大于需要修复管段的长度,并借助专门的牵引装置将玻璃纤维管从一个检查井拖到另一个检查井中,然后在给排水管道的两端设置扎头,一端呈封闭状态,另一端连接到充气装置然后进行充气,促使其紧贴排水管道内壁,然后放入紫外光设备进行固化,并去除扎头,然后处理端口即可[3]。
        该给排水管道整体修复工作历时4小时,按施工组织设计完成路面防护、井口通风检测、人员安全教育交底后,签字审批《有限空间作业操作票》后下井,保证井上人员安全监护下完成修复工作后进行检测,外观、性能及闭气试验均达标。投入使用2个月后复检,依然处于正常使用状况,无渗漏等现象,总体修复效果良好,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给排水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保障管网的是正常应用,积极做好对管道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合适的修复技术,并严格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满足城市居民给排水需求,促进城市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香玉.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3):180.
        [2]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检测修复综合分析[J].城市公用事业,2017(03):55.
        [3]舒亚俐.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现状及检测修复综合分析[J].给水排水,2017(04):12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