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 郝春雷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郝春雷
[导读]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及智慧工厂的发展,PLC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
        迅控(河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及智慧工厂的发展,PLC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PLC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线运行的稳定性,也给企业的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应用;提升策略
        引言
        PLC技术的应用在自动化控制中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明显的提高自动化控制的水平,促进工作人员检修和机械设备工作效率的提升,保证机器的工作寿命。所以,我们要积极研究应用PLC技术,提高PLC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水平,为自动化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1关于PLC技术的定义和应用优势
        1.1关于PLC技术的定义
        PLC技术是属于基于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得以开发和应用的编程类技术。目前按照PGA技术的应用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箱体式和模块式。其主要的区别在于组织结构方面。箱体是主要包含了显示器,电源,CPU,主板和内存。其内存的选择主要是按照实际的机连接机械设备和生产指令的操作类型。而模块是主要包括内存,电源,CPU模块和I/O模块。但这两种类型的PLC技术组成都属于总线式的开放结构。能够通过可编程的存储器进行内部存储程序的应用,其技术功能为顺序控制技术和执行逻辑运算以及定时、算术等方面。能够将这些技术进行合理的操作应用,利用模拟式输入输出或数字设备进行各类型的机械设备控制,使这些机械设备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生产操作。PLC技术主要是利用LAD、STL、FBD、SFC等指令来进行程序编制。
        1.2PLC技术的应用优势
        PLC技术在自动化当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在于PLC技术的抗干扰性极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效果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在技术维修方面,PLC技术设备体积较小,而且维修较为方便。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具有较强的逻辑控制能力,模拟控制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其编程和指令执行方面的功能性也具有极强的特点和优势,因此,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当中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2PLC技术具体运用
        2.1顺序控制
        将PLC技术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在应用中的优势逐渐降低,并被淘汰。PLC技术使用中主要采用逻辑化程序,可准确对系统进行控制,同时提高了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见的衔接性,更加符合企业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在顺序控制方面,PLC技术主要利用数字编程语言实现系统运行,相比于以往继电器控制方式,利用编程方式建立存储设备,可有效减少控制偏差,并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对异常运行结果进行精准反馈,且不会出现长期使用中消耗量大问题,利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并且适应PLC技术,可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更换,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另外,使用PLC技术,可实现对整个管理层次系统安排和处理,实现对整个流程有效控制,且利于显示控制系统的简单化操作,能后提高控制工作开展质量,保证整体电气化控制系统水平。
        2.2开关量控制
        以往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中,对开关量进行控制时,通常采用电磁式继电器,以此作为控制开关的主要元件,而不同元件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该方式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很多企业更加愿意使用PLC技术系统,进行模块化控制。PLC技术下的控制模式应用后,可提高设备管理简单化程度,同时可避免硬件连接损坏问题,减少控制失败率,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控制便捷性。
        2.3管理系统方面
        企业应用PLC技术时,通常将PLC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可帮助企业进行便捷化管理。在进行具体自动化操作中,加入实时通讯技术后,相应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用户,可对相应货品进行适时查询,有利于企业对货物进行生命周期监控。可见,PLC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合使用后,使用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今后企业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管理中,PLC技术发展会逐渐远离人为控制方式,利用电子技术适时多元化操作,便于实现远距离控制。
        2.4数控系统方面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中,若选择不同控制方式,最终产生的控制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性,从控制系统方面来讲,主要可以分为执行控制系统、连续性控制系统,以及点位控制系统三种,其中,点位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单片机控制系统与全功能控制系统两种,相比于全功能控制系统,对单片控制系统开发难度更高,要求相关负责人必须具备足够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否则易在设计中出现设计问题,造成严重企业资源浪费。但若将PLC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即可有效解决上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又可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利于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3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效果提升策略
        3.1强化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并且社会生产要求逐步提升,因此将PLC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是大势所趋。该项技术具有高质高效、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所以在采用该项技术时需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并进行管理的优化与创新。企业应当要结合自身产业类型、运用PLC技术的要求与状况来科学制定与自身情况相符的管理体制,同时切实落实相关权责,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由其自身岗位着手来协调与配合PLC技术的应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求能够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正确认识到PLC技术的重要性,并让其能够切实根据相应规范要求来运用PLC技术,切实实现企业管理水准的提升。
        3.2提高自动化集成水平
        在当今社会中,电力能源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目前电力工程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电力工程的控制难度也在与日攀升。将PLC技术运用到电气企业当中鞥能够有利于电气自动化集成水平的提高,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起信息集中分析系统以及控制中枢,着重管控电力系统内不同部分的设备系统,随后能够有效的收集、分析、处理以及存储有关电力数据信息。运用PLC技术来分析有关数据能够给后期管理创新以及系统优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如,在进行电气工程集成化时,可以使用统一电气设备接口来将整体系统的兼容性提高,随后使用相同系统来研发与运行计算机控制软件。值得一提是,在研发PLC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工作人员要将今后社会对电气工程的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确保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日后社会发展的需求。
        3.3提高PLC技术的抗干扰能力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对于PLC技术的运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所以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PLC技术,切实提高其对于高强度信号的屏蔽以及抗干扰能力,并且科学结合PLC技术和电波信号过滤设备、隔离变压器,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3.4注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
        要想能够有效发挥出PLC技术的作用,则必须要注重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操作能力。首先,需要数量掌握PLC技术有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进行熟练操作。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保证其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切实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由其是要强化工作人员对PLC技术的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当中的应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实惠,不但能够降低产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同时也能够相应的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质量,将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技术做到作用上的最大程度发挥,为企业的经济利润和经济效益带来更高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琪.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3):111.
        [2]张林虎.浅谈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9,35(21):71-72.
        [3]王延涛.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