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解丽晓
[导读]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家与政府再这上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能力不仅能够使食品的安全得到保证,而且能够为广大的人民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身份证号码:13052819880828XXXX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家与政府再这上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能力不仅能够使食品的安全得到保证,而且能够为广大的人民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现有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中的问题,使食品的质量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卫生事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工作;要点
        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质保障中的作用
        1.1保证食品安全
        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充分应用到原材料的生产、食品的加工和生产等一系列环节当中,可以及时检查出原料或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从而避免不合格食品直接流入到市场当中,为人们的饮食和身体健康提供切实的保障。在检测过程中,食品检测员可以借助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有效监测食品生产环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食品生产部门提供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依据及技术支持。监察部门也可以通过检测数据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效率,辨别食品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出厂,为人们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1.2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每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社会大众会对市场进行负面性的评价,严重的时候,还会扰乱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因此,想要建立稳定的食品市场秩序,需要保证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实现食品市场的良性循环。以市场角度来看,食品安全技术就是食品的“准入许可证”。
        通过运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可以稳定社会大众对于国内食品的需求度,打破消费者对国外进口食品的青睐,甚至是依赖度。从而进一步维护食品市场的平衡,形成合理的国内外食品进出口比例及食品链。食品监管部门也可以凭借食品安全技术及时打击毒害食品供应商,维持食品市场秩序。
        1.3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生命安全。食品检测结果可以清晰反映食品的安全性。通过对食品进行检测与控制,可以把好食品安全关,保障“舌尖安全”,进而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加上一道“防护锁”。在检验中,通过合理选择不同检测方法,控制检验环境、检验质量,可以增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具体检测中,着重注意多因素影响,强化检测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让每一个检测环节都满足标准的要求,便能够在有效提升检测精准度的基础上,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并且,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可以为国家的质量监督监管部门提供安全研判依据,及时作出食品安全管理行动,进而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2.1超声检测技术
        检测食品时可应用超声波技术,对食品物料与低量超声波间的相互作用加以检测,确定作用的形成程度与具体类别,以此了解食品的化学物理性质,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危害人体的物质。进行超声波检测后,可确定食品的实际安全程度。
        2.2纳米检测技术
        常用的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尚存一些问题,具体有气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等,但是一些检测方法在应用期间容易受到外部其他的因素的干扰,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比较低。通过纳米技术可直接从微观的角度来检测食品,缩减误差,规避检测偏差,提升检测精准度,需推广应用纳米检测技术。


        2.3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是依照红外线和分子作用出现的分子振动现象及其原理,记录分子吸收红外光之后所表现的振动模式,形成红外光谱,通过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和记录,归纳食品中相关的检测指标,得出食品的有关性质和安全特性,鉴别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相关的污染物的种类,分析食品中的污染物。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全面检测到食品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对食品的检测更加科学、更加有保障。
        2.4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方法,通过物质之间固有的沸点、吸附性质等物理化学差异,实现对混合体系的分离与分析。以色谱仪为载体进行检测工作,对不同化合物与色谱柱固定相之间存在的差距相互作用,导致不同化合物留出色谱柱的时间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效果。
        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检测能力存在问题。就近些年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来看,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些检测项目没有针对性的检测设备、对于不明确的物质检测较差和最先进的设备存在短缺使检测时间较慢,这些都导致食品安全在检测上存在检测的相对较慢和检测不了的问题。(2)出厂检验制度存在问题。食品的出厂检验制度是食品从生产商到市场所必要进行的质量安全性检验。但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型的生产商可能由于自身的某方面的原因使食品的出厂检验制度存在问题,包括生产商不重视出厂检验的环节、使用内部人员而非专业人员进行检验和检验方法不合理等原因。(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实际的情况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还是未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具体上表现在检测项目少、检测任务的劳动量较大、检测范围较小、不同地区检测设备分配上存在差异和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法不当等。
        4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的改进措施
        (1)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对于提升食品的安全检测能力,可以从提升检测技术的时效性入手,企业应吸引专业的人才投入其中并对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改变现有技术的现状,从而让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对于检测设备而言,应根据实际的情况选取当下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的设备,从而使检测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2)处理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针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上存在的问题,应根据检验标准做出更好的处理,明确各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范围,对于不同的标准,食品检验部门应把检验目的、检验标准和最终结果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处理好,对不同的检验标准做出科学合理的使用,并做出最能够符合质量安全性需求的报告结果,从而更全面的使食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3)健全出厂检验制度。对于企业自身出厂检验制度存在的缺陷,应使企业自身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在,建立完善的出厂检验制度,并使专业的检验人员对食品的出厂进行严格的检验,从而能够让食品更加安全的出厂。(4)改进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应以食品的质量安全为宗旨,在食品的流动场所内配备具有不同能力的检测设备,实现标准检测与快速检测的结合,还要增加随机抽查的次数,使检测范围和内容上得到扩大,形成社会中介机构委托检测、企业自检与法定资质专业机构检测为一体的检测网络,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应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在网上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信用评价系统,以更好的增加食品的透明度,使广大的消费者能够放心的购买。
        结束语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备受人们的关注,但近些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却频繁出现,“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以及“地沟油”事件等都证明了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督工作存在着问题,在食品的检测和监督工作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安全检测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潜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更好的把控。
        参考文献:
        [1]万朱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J].食品安全导刊,2016(30):24.
        [2]蒋佩,郝晓亮.浅析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70-71.
        [3]易盈盈,谭莎莎.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思路和举措[J].广东科技,2014,23(10):238-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