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大京精大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若是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降低建筑单位质量水平,影响建筑单位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单位需要积极地解决管理问题,减少自身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建筑单位有必要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完善建筑管理工作体系,进而指导实际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意义
首先,工程管理能够使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通过质量控制来反馈实际的管理效果,施工单位通过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使工程的质量达到最终要求。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建设各环节的内容进行控制,保证各环节的建设质量,使工程得到全面的管理。这样不仅保证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也能够避免在工程建设中产生问题,使施工顺利进行。其次,通过工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可使建筑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各行业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加强对工程的管理,通过工程管理可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机会,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快速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成本以及工期、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工期越长,工程建设中投入的成本就越多。部分企业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施工的质量,甚至在工程建设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企业在建设中没有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少对施工质量的管控,这使工程的建设中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发展,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最终效益。
2.2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存在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管理中缺少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机制,导致管理难以达到实际的要求,由于当前施工管理团队缺乏创新的意识,不愿意在工程管理中投入相应的成本和精力,在工程的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机制,与实际需求不符;同时管理人员缺少新的观念,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多数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需要借助高耗能设备,施工效率较低,也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发展。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全面增强施工现场管理意识
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增强相关主体的管理意识,只有相关主体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才能真正提升施工成效。现场施工管理应贯穿在施工全过程,及时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帮助全体施工人员增强管理意识,使其意识到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成效,将管理工作细致地落实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对于问题要坚持“早发现、早解决”的基本原则,避免因小问题积聚而引发“波涛式”问题,营造积极、严谨的现场管理氛围,采取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从而增强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的现场管理意识。
3.2建立健全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做出了严格规范,但仍存在些许问题,尤其是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从施工各个方面抓起,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原材料选购、操作技术、工程进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场施工的现况,合理统筹人力、物力等资源,做好各个环节的检验和督察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针对不同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制定清晰的奖惩策略,形成相互促进良性的竞争机制。这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够确保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3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管控
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最为基本的因素,只有确保材料使用安全,才能有效管控工程质量。在工程建筑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建筑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预算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企业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管控工作,结合图纸设计要求,以现场施工所需为依据,制定好材料筛选标准,严格选择建筑材料,从材料性能、所需数量、相关价格等方面进行详实地分析和比对,确保材料符合施工需求。同时,做好材料运输和贮藏工作,依据材料性质做好相关处理,以免材料发生霉变。
3.4严格保障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安全影响工程进度,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提前做好安全管理方案以及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尽量排查出一切隐藏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此外,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坚持“人人懂安全”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必备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组织相关实际操作演练。同时,在工程质量时限标准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操作,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事故导致的经济赔偿现象,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3.5提高建筑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水平
为了增强现场施工管理机制落实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监督机制,选择责任心较强的施工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涉及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监督,听取负责人的汇报,做好详实记录,并进行现场查看和核验,确保监督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运用旁站及时追踪等方式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观念等问题进行及时把控,逐渐提高现场施工监督水平。
3.6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拓展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包含信息存储、收集、检索、管理、交换、整合等,利用信息价值分析建筑工程发展方向、施工质量与规范,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的信息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进步。例如,在施工进度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时,分析施工数据得知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故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各领导层。由建筑工程负责人、施工监理、图纸设计人员展开会议,商讨质量问题的补救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成为关键,为建筑企业保障了施工质量。
3.7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
建筑工程管理涉及方面众多,各部门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的稳定提升。因此,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严格监管施工操作规范程度、检测施工材料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及时性、效率性;完善单位局域网的管理,开发与上下游单位的互联网功能,增强信息沟通能力,保障企业信息安全,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加大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其中,施工材料质量尤其重要,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科学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实现各级领导层对施工材料成分、合格证、检测报告的了解,促进施工作业稳定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得到有效发展。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逐渐提高。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要求,建筑单位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身。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建筑单位存在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意识不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问题。为此,要采取针对策略,解决这些问题,即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培养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壮壮.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31-232.
[2]王文龙.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30.
[3]李锦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91-192.
[4]王丽霞.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214-215.
[5]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