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着改变。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的地形,适当使用一些自然景物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多加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来增加观赏性,增加水体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增加设计美感,满足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地形;植物;水体;应用探究
引言
风景园林作为游人游玩观赏的景观场所,主要由山石、植物、水体、道路、建筑等建筑要素组成,通过对各种建筑要素合理规划布局构建成完整的风景园林观赏平台,其中道路作为风景园林整体结构设计中关键要素,常见的风景园林道路类型包括异型路、园林主干道路、园林次要道路、游息小路等,在风景园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游览导向、空间衔接、交通联系以及为园林观赏人员提供游玩场地等作用,所以风景园林在建设前需要对道路进行合理设计。风景园林道路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其中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园林道路设计要以园林景观的整体走向为设计方向,主要以环形和基地放射形道路为主,将风景园林的主干道与次干道灵活地连接起来,联通风景园林主景区与周围景区,方便游人更好地观赏到风景园林的所有景观。其次实用性是体现在风景园林道路人性化设计上,必须要以人为本,在园林道路规划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人性化要素的加入。除此之外,在风景园林道路设计中还要结合因地制宜原则,结合风景园林的地域文明特色,实现风景园林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由此证明,园林道路设计对风景园林整体布局是否合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此次对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风景园林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
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应用情况来看,该设计具有综合性、艺术性、自然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到了生态学、建筑学、植物学等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不一定要具备一般建筑物的功能,但是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性,要突出园林建筑的景观功能,展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自然性也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将自然因素与景观建筑相结合,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此外,园林建筑身为公众场所也具备一定开放性。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当前有关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建设场地的自然艺术,与建筑物充分结合,以此为人们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2 应用措施分析
2.1 垂直空间配置
垂直空间配置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避免植物布置的单调影响园林的美观性。常用的垂直配置方式为四层结构。第一层为乔木,乔木的布置主要作用为保障园林的私密性和提供阴凉处用以休憩,同时保障园林的整体美感,乔木要求多为枝干笔直,树冠茂盛;第二层为灌木或低矮的乔木,是园林美观的主要保障,选择时以观赏性为主,保证植物易于修剪,同时要与乔木形成鲜明对比,避免造成视觉单调;第三层采用低矮灌木或者花卉,主要作用为点缀园林,增强园林的设计感与细节处理,第三层植株的选择与布置要与园林整体风格匹配,如图中整体以绿色、自然为基调,所以选择低矮灌木作为第三层植物,同时通过高度与种植密度与低矮乔木层形成对比,突显园林的整体感与层次感;第四层为植物配置的基础层,多用草填充,增加园林的层次感与观赏性。
2.2 制定整体规划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城市内部风景园林设计做出整体规划,规划内容不限于对园林用地的位置、范围作出计划,还可以对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理念进行指导。在理念确定过程中,要由专业园林研究人员为主导,充分参考多方面的意见。
首先,要确保政府与研究人员的主导地位,避免过多意见干预,导致最终确定园林风格与城市情况相差较远,无法体现地域特色;其次,理念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本地植物的应用,加强园林地域特色,提高园林经济效益;最后,政府给予的理念或风格只能作为框架与指导意见,不可以有详细的设计规划,避免城市内部园林千篇一律,造成园林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2.3 水平空间配置
植物的水平空间配置要与园林的空间划分、作用划分、设计风格等相结合,对园林整体设计理念起补充作用。同时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注意植物体态、冠盖、颜色及生活习性的搭配,保证植物景观的欣赏价值与生态价值。例如,依据园林隐蔽性要求合理布置高大乔木,在隐蔽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乔木与灌木搭配种值的方式,达到良好的视线遮挡效果;在游玩、休憩区域要合理布置高大植物,保证园林各时间段内都有阴凉区域与光线充足区域,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此外该区域灌木多采取列植并进行合理修剪,点缀以形状独特植物的孤植,满足人们休憩时的观赏需求;花卉与灌木的选择要与周边环境和整体风格协调,在以精致为主的园林中种植牡丹会降低园林的协调度与设计感,严重影响园林的观赏价值。
3 水体应用探析
3.1 水体应用探析
在自然界中,气候调节、种植植物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水。水源是园林设计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是通过固态、液态以及气态相互循环来调节气候。要完善园林中的水设备,建成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古代,人们就在园林设计中引入了水源,水与山石相互间有着密切关联,颐和园作为我国最大的园林建筑,遵循了山石与水相互间共存的原则,由此可见,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的设计理念是共通的。
3.2 水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水源在园林设计建筑上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水源建筑的质量问题。设计人员应对当地的建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勘查,对水源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建筑位置,根据实际选择建造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被腐蚀。部分园林在建筑上因为附近没有可利用水源,需要建造人工湖泊。但这种类型的湖泊对降低空气污染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地形,减少在施工时的维护成本。
3.3 流水在园林存在的意义
当前大多数园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都会在园林中引入活水,这对提高园林的美感有显著效果。水体在园林中主要作用:水本身是没有任何形态,可以适应多变的地形、或是假山、楼阁外面环绕着流水,会使得建筑更加新颖。水体是流动的,跟静态物体相互之间进行结合,会提高景观效果。而且水能起到降温效果,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爽,因此自然山水很受游客喜爱,科学、合理的水体建筑景观,会满足人们对山水的念想。现阶段的园林建筑过程中,引入水流到园林景观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水体建筑比较繁琐,在设计工程和施工上会用到大量资金,而且对水源后期维护有着很大困扰。需要将水流设计成本控制到最低范围,减少对水流建筑的更换,这是现阶段建筑单位主要目标。
4 结语
风景园林的道路设计方案极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务必要以风景园林的观赏性为主,对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避免断头路和回头路的出现,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道路设计理念不能与风景园林的实际情况相冲突。
参考文献:
[1]王贤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43-144.
[2]马玉桩.自然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73.
[3]魏开.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