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常真建筑装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3
摘要: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发展中。建筑物可以说是城市化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物质。在城市安置房工程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质量,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我国建筑总体质量提升,确保安置房的居住更加舒适安全。
关键词:城市安置房;上部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主要类型
(1)框架结构类型。当前建筑结构主体结构中已经广泛地应用框架结构,该结构的抗压性和抗拉性能都非常好,无论是纵向荷载应力还是横向荷载应力的承受能力都较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框架结构,受力承载模式主要为梁柱节点,该施工方式简单便捷,有着较高的施工效率,无需投入过多的成本。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施工类型。
(2)剪力墙结构类型。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优势较多,有着诸多的结构类型,较大的整体稳定性,该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采用横纵交叉的结构模式,同时在钢材用量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节材效果,空间性能良好。当前酒店、宾馆等高层建筑中常常使用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特点为施工便捷、便于布置,抗震性能和刚度较好,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很多建筑施工中都得到了应用,比如酒店、写字楼等,通过合理地布置框架结构,有效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4)筒形结构类型。当前建筑工程当中筒形结构属于较新的一种施工方法,其使用率也在逐步提高。筒形结构的承重结构主要为筒体,可以实现水平方向荷载和自身结构刚性的承载力的提升,同时有助于节省施工材料、抵抗外力,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
2上部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
本工程位于普陀区万里社W13-3街坊(交暨路185号B地块)动迁安置房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富平路交交暨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B地块由1栋6层(局部5层)商业楼(2#商业)及1栋25层普通住宅(3#楼)组成。地下建筑1层,建筑面积为3335.01m2,地上建筑住宅25层,商业6层(局部5层),地上建筑面积12816.93m2.总建筑面积15224m2.
2.1测量工程
1)本阶段的平面测量相对简单,因为基础阶段的轴线已经随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确定了,只需要用天顶仪沿楼板上的孔向上投测就可以了。
2)一般矩形单体设置测量孔4个构成井字形轴线控制网格,复杂形状的单体:如几个矩形独立单元组合则每个矩形独立单元设置测量孔4个构成井字形轴线控制网格。
3)高程传递:使用钢尺沿着柱子向上传递。
2.2上部主体各分项施工
2.2.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复杂,相互穿插、牵连且密度大,梁柱间节点处绑扎要求各不相同,在不同部位施工前,针对实际情况另作具体细则作为补充说明。框架柱、剪力墙暗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长。
认真审图,根据各部位扎铁时的施工顺序可先提请设计部门、施工单位、业主商定修改于认可后方可施工。
施工交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按照不同阶段做好交底工作,其重要对钢筋绑扎顺序、间距、搭接长度等诸多方面的细节内容加强控制,确保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详细。
预留孔的钢筋通长铺设(孔洞大于300*300可后断)以确保安全。
所用的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12量保证书和焊接试验证明合格,对每进一次钢筋应进行抽样试验,并应有抽样报告,未经抽样的钢筋严禁盲目使用。
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不得采用热效应法校直,受污钢筋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工作人员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会碰撞到其他设施那么需要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严禁擅自改变钢筋绑扎方式或者弯折钢筋。
为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保护层要求,应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可先制作1:1.5砂浆做好铅丝垫块,设置间距为1平方米四块。
2.2.2模板工程
本工程梁模板采用九夹板,柱、墙模板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严格按排列图施工。采用双拼扣件管进行墙模板横竖围檩安装,按照600及800间距布置内围檩直档、外围檩、横档。用ф14对拉螺杆作为穿墙螺栓,在外围檩交叉处设置,用塑料管套在穿墙螺栓上,按照板墙厚度设置塑料管长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注意监测混凝土强度,当达到12Kg/cm2时可以将穿墙螺栓收回,清理干净检查其状况,没有发生质量问题的可以重复利用。在每层梁内事先将短管子预埋好,用钢管校正斜拉杆对柱、墙的垂直度。用Φ12以上钢筋作为限位安装板墙的模板,并且要焊接好板墙,对板墙的厚度进行严格地控制。用水性脱模剂涂刷平台模板的九夹板,平台模板支撑体系用扣件钢管搭成排架,将立杆间距控制在九十厘米以内,并且在双向水平方向设置距离地面1.5m处设置牵杆,纵横对齐排架立杆,用木料或钢管作为平台模搁栅,内模用水平牵杆与搁栅顶紧,采用双向布置的方式设置剪刀撑,纵横方向每一间都要设置两道以上剪刀撑。
严格控制放线误差和就位误差,其迭加误差不大于5mm,楼梯踏步的踢脚模板采用50mm厚木板,当梯段宽度大于1m时,在其中间加设长搭头,以消除踢脚板侧向变形。
扶梯踏步支模要扣除面层装饰材料的厚度,完成装饰层后的上下踏步应对齐成一直线。
模板的拆除
1)模板的拆除应不致砼缺楞角且不少于3天,雨蓬、阳台模拆除砼强度应达到设计的75%且不少于14天。拆下的模板要按其所处的位置分类堆放整齐。
2)完成分项工程模板安装后,施工班组应根据分项质量自检单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只有质量合格方能继续下一步施工作业,严格按照拆模令制度控制好拆模施加,在拆模过程中避免造成棱角损伤,根据验收规范规定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2.2.3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砼浇捣方法如下:考虑到为了方便施工,因此在设计本工程施工道路时尽量把道路加宽到最大值,通道宽度为4-5m,一般使用固定泵接硬管进行布料。按照建筑物的方向推进,边浇筑边拆泵管,到浇筑推进到悬臂工作范围内则拆除全部硬管用悬臂布料浇筑。
砼振捣采用70型振动器,布点密度不大于500mm。
按布料间距要求沿梁周围进行砼布料,布料过程重要保持均匀,避免集中在梁、柱、墙等某一处。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应当认真对待每个施工步骤,采用正确的振捣方式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具体来讲,需要按照“快插慢拔”的方式操作振动器,应当上下略为抽动振动棒来实现均匀地振捣混凝土结构。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工作,对每层混凝土厚度进行严格地控制。在上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插入到大约五十毫米的深度,从而避免两层混凝土结构之间存在缝隙。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要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人员要注意控制好每个差点的振捣时间,避免振捣时间过长发生混凝土离析,尤其要注意塑性混凝土的振捣时间。通常当混凝土表面不在出现气泡并且没有明显的沉降那么可以停止振捣。
均匀排列好振捣器插点,插点的距离以振捣棒为中心按照作用半径1.5倍范围内进行移动。
振动器使用时,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楼面砼初凝前先用刮尺至标高括平,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蟹磨平压实。砼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直至终凝。
2.2.4砌体工程施工方案
(1)临接砖墙/块料墙与梁板处以不超过25mm深度的水泥砂浆在顶部砌合加固。当深度超过25mm时,在水泥砂浆中填置特制的预制水泥砖。
(2)在砌筑墙体之前需要计算皮数,皮数的计算要以砌块高度、灰缝厚度为基础,并且在墙体的转角处和交界处树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通常控制在十五米以内,利用皮数杆实现各个点之间准线的确定然后砌筑墙体。
(3)按照横平竖直的方式砌筑墙体并且做好墙灰缝的铺填。技术人员在检查墙体砌筑情况过程中可以使用百格网,质量标准要求为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和竖直灰缝应分别在90%和80%以上,按照十毫米的厚度进行灰缝填充,并且施工人员要注意勾缝过程中注意避免发生透亮缝以及瞎缝。按照一块砌块程度为标准作为铺浆长度,采用灰板法灌浆方式进行竖缝填充,冲浆灌浆过程中避免用水,可以采用灰板法的冲浆方式。地梁底部的模板在砌筑砂浆强度达到75%以后可以拆除。
(4)按照设计标准进行砌块强度等级的确定,并应清除砌块表面污物。
(5)在砌筑过程中预留或者预埋好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预埋件等,避免打凿砌好的墙体,不得将水平沟槽设置在较薄的墙体上。
(6)水平沟槽不得设置在墙体面上,应当在砌筑墙体过程中预留好孔洞和预埋件等。
(7)在砌筑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前(如卫生间墙体)应当在除门洞外的楼板四周翻边处理,高度高于建筑完成面300mm,宽度同墙体厚度。
(8)钢筋混凝土墙柱(包括构造柱)与砌体用2A6钢筋拉结,拉结筋沿砼墙柱高度每隔500mm预埋,锚入柱(墙)内200mm,外伸1000mm.当砌体长度不足上述长度时,外伸满砌体长度,末端设置弯直钩。
3质量控制要点
在开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对材料进场、设计方案优化、施工过程监督等各项关键控制点加强管理。现代建筑主体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堆砌而成,想要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首先要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建立单位和建设单位都需要加强管理材料质量。作为施工的依据,设计图纸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应当细化和优化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并且加你个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明确地标注,做好各项参数的标注。建筑工程施工中设计到诸多的工种和内容,施工中需要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在完成建设后还要验收工程质量。为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应当在施工中采用动态监测的方式监控施工过程。企业可以积极利用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优势,做好相关材料的备案处理,避免施工中流入不合格品。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材料设备的保存,按照材料设备的特性进行分类保管,同时严格控制领料等各项工作,避免随意领料造成浪费问题。
4结语
主体结构的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为此,应当加强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管控,合理选用施工方法,切实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建中.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2):83-84.
[2]马经纬.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44-45.
[3]王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12):68-69.
[4]高小荣.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18):87-88.
[5]杨刚生.浅谈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