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晗
[导读] 摘要:根据我国《土地调查条例》规定,我国每隔十年会进行一次全国的土地调查。
        蒙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  276200
        摘要:根据我国《土地调查条例》规定,我国每隔十年会进行一次全国的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彻底清查土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调查我国当前国情、国力的一种方法。我国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是为了对我国全国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地基础数据进行更高的了解和掌握,并进一步不断建立健全土地统计、监测和调查制度,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求。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思考
        土地调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查明我国国土资源的利用情况,获得相应的国土资源数据,并且逐步对国土资源统计监管手段进行完善,这样可以逐步建立土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体系,为后期的退耕还林、城镇规划等重要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三调”的主要任务及技术特点
        1.1总体流程
        我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流程是严格按照两千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对卫星数据进行高分辨率采集并将所采集数据制作成正射影像图,然后将图像和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其中存在不一致的图斑,再有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对这些不匹配的图斑进行在线举证和外业调查,在此过程中所利用的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外业核查”和“3S一体化”技术,调查内容包括园地、城市、耕地、建制镇、村庄、草地、独立工矿以及林地等土地分布和利用状况,同时还会利用不动产登记和地籍调查成果对建制镇、城市和村庄当中的工业、住宅、商服和仓储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土地调查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耕地和农田的准确调查,最终形成专题调查成果。
        1.2工作任务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土地利用现状,这是本次调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在实际调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1∶5000比例尺和土地调查技术标准对全国各地土地的位置、面积、地类、范围以及分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其次是土地权属调查,在土地权属调查过程当中,主要是利用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数据和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现状进行彻底摸清;再次是专项用地评价和调查,在取得土地管理各项信息和之后,工作人员应该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土地资源精细化管理和其他相关工作实际需求对耕地和“批而未用”土地进行专项调查;另外,构建土地调查数据库。根据数据库建设标准对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构建,从而实现对基本农田、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专项数据的综合管理。在本次调查完成之后形成调查成果。
        1.3技术特点
        对以往历史数据进行了很好的继承,总体调查数据可控。在二次调查的时候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调查工作开展非常艰难。之后相继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对调查结果的数字化管理、对二次调查成果的不断更新以及水利普查调查等多项工作,这些都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调查经费;在第三次调查过程中,对第二次调查成果进行了很好的继承,由自然资源部采集高精度影像数据,与变更调查成果全面比对,并提取“不一致图斑”发放给地方实地调查。
        2、第三次土地调查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2.1实事求是认真落实原则
        对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在2007年7月开展,在2009年10月结束的调查更新的标准时点。对于上一次土地调查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方面上的影响,加上诸多真实性问题的影响,最终许多地方出现了实地与图纸不一致的问题。加之近年来土地的变更以及调查员调查工作不到位以及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最终造成对现有成果现实性低,不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实际土地的利用情况等因素。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存在的缺点,第三次土地调查要引以为戒,做到以实事求是认真落实为工作原则,避免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从准确、客观的方面真实地反映出当前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并且还要对近年来耕地面积的增减和建设使用面积的增减情况实事求是的调查出来。
        2.2充分发挥现有新技术的原则
        从第三次土地调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对比来说,第三次土地调查使用的技术更加现代化,利用遥感影像获取信息,这样采集到的信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且有更高的时效性,再加上如今的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在线上推广使用新技术,能够使得参与调查的各个区、市、县全部使用此项新技术。
        2.3重点调查土地现有的利用状态原则
        第三次土地调查,内容繁多,包括土地现有的利用状况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现有权属调查等。此次土地调查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在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相关调查及相关数据库建设。第三次土地调查不仅任务重、时间紧迫,还必须要保证突出以土地利用现状为重点调查对象,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准确地完成。
        3、关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思考
        3.1以已有成果资料为基础进行调查
        在展开第三次土地资源调查的时候,还需要对各部门已有的调查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说测绘部门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和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相应的资料、农业部门具有农村土地承包的资料等,可以对各种资料进行充分的总结,对一些无争议的成果资料可以进行借鉴使用,成为第三次国全国土地调查中参考的重要依据。
        3.2重视多部门的配合协作关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以县级单位为基础的,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对获得的数据和成果进行调整衔接。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各部门能够有效的进行管理,获得的调查数据具有唯一性和一致性,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3.3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效率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遥感图像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线状地物、不一致图斑等数据,接着绘制工作底图、专题图件。利用RS正射影像图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大范围的核查和更新,接着通过RS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进行内业信息提取时,可用RS正射影像图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国家下发图斑进行套合,在操作的过程中通过逐地块分析DOM纹理、色调、区位,按照“三调”工作分类标准判读图斑地类,依据影像特征提取土地利用图斑,提取变化信息,实地核实调查疑似图斑和不一致图斑地类。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利用3s技术,通过遥感技术时效性强、分辨率高等诸多优点,在土地资源调查的过程中获得准确的数据,通过3s调查技术与后期的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并且以外业调查辅助,有效的展开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3.4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基础
        在本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尽管当前土地调查的内容较多,但是仍然以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主。
        3.5重视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查明我国耕地情况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后期进行全程规划的主要依据。这就需要保证有效耕地面积,保住耕地红线。在调查的时候需要注意耕地是否被破坏等问题。与此同时在调查期间还需要节约利用国土地资源为基础,调查一些已被破坏的耕地,按非耕地计算。
        4、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工作模式、作业方法、技术路线等一些相关理论有一定的研究,并且在开展先行调查点等实践工作的影响展开叙述,希望能够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提供试点经验以及相应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策略探讨[J].方刚林.河南农业.2020(05)
        [2]谈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J].党文强.中国标准化.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