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96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EPC总承包模式已逐步成为工程的重要建设方式。在建设工程中,所谓的EPC总承包模式,就是公司在接受业主的委托之后,对工程的设计、采购以及施工等各个环节承包。采用EPC项目总承包的模式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面临众多问题,在当今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建设单位更不能以包代管,任何环节的疏忽均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文章通过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晰各参建方的权利和责任,更好的发挥各参建单位的优势资源。
关键词:EPC总承包、建设管理、要点分析
一.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概述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总承包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EPC项目总承包是根据承包商的要求签订有关合同,严格依据合同执行,并且对参与本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的所有过程进行管理。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总承包商应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承担责任。保证项目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是首要问题,所以要在项目产品与管理等相关流程上做好工作安排,确保高效的完成。并且需要重视的是产品创新的重点是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项目管理过程需要注意项目的实施效率[2]。EPC项目成本是指项目具体执行所需的设计、施工、采购、调试等费用,以及专门的研发费用和管理部门的各种费用。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是EPC经理关注的重点。只有全面控制相关成本的管理,尽可能达到项目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以低成本达到较高的价值。
二.EPC总承包模式优点
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复杂程度越来越大,EPC总承包模式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相比于传统的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有着明显的优势:
1.由于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等业务属于同一家承包单位负责,能够有效的克服各个环节相互制约甚至是脱节的情况发生,使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做到无缝衔接,在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到有效管控,完成建设单位投资的各项目标。
2.EPC总承包模式下可以充分发挥设计的龙头作用,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关键的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功效能否达到预期。同时在采购和施工环节,可以做到整体建设方案的不断优化,最终实现最优设计。
3.EPC总承包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总承包单位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避免了建设单位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建设主体责任明确,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便于追究质量、安全责任,确定责任人。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划分
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建设单位职责
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单位,并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各项资料。负责施工图报审、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申请、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向有关部门备案。
2.监理单位职责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采用过程控制模式管理则需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开展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及各方关系协调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工程师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通过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
3.EPC总包单位职责
EPC总承包单位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培训、设备设施管理等业务全权负责。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总责,总包单位和分保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为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的管理优势,建设单位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但是对于安全管理而言,建设单位不能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
四.EPC总承包模式发展的建议
1.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从建筑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EPC模式的实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提出,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环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建造”品牌。从国家政策层面,推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加快行业格局变化。鉴于EPC总承包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EPC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相关招投标管理机构应尽快出台适应EPC模式的招投标程序和规则。
2.提高总承包方自身的管理水平
总承包商应以当前建筑业体制深化改革为契机,首先,建立健全企业内有关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内部关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其次,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能适应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各类管理人才,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3.结合装配式建筑推进EPC模式发展
EPC总承包模式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将工程建设全过程联结为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技术体系与管理模式相适应,全产业链上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成本最低化,进而解决工程建设切块分割、碎片化管理的问题。所以,EPC总承包模式是推进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全过程、系统性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EPC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推进中国建筑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4.重视BIM技术在EPC管理中的应用
在大数据的时代,信息化的水平也是自身竞争力的表现。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EPC项目团队形成一个集成化的平台,优化项目的设计方案,提升设计质量。同时,通过BIM技术模拟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期内的执行和运行情况,更好地预测设计方案对建筑产品建设过程中的控制力。因此,EPC总承包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BIM技术,不断推进BIM技术在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并最终建立一套关于EPC总承包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项目管理系统,保证业主和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内的分包单位的信息互通互联。
结语:
综上所述,EPC模式在现代的工程项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EPC总承包工程当中,加强控制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EPC总承包模式虽然有着本身的巨大优势,但另一方面,EPC总承包工程实施工程中受到市场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EPC总承包模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以选择优质分包商、合同管理、监督考核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对于管理层级和管理深度等难点问题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才能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平稳推进。
参考文献
[1] 夏 权.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39、53.
[2] 刘 洋,杨长庆,张彦奇.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的探索[J].丝路视野,2017(26):129
[3] 韦 丽,叶 兰.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筑,2019(5):173-174.
[4] 郑金浩.浅析EPC总承包项目施工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10,29(2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