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袁霞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袁霞
[导读] 摘要: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全球可用水资源总量大幅减少,我国可用水资源更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新疆昌吉州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  831100
        摘要: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全球可用水资源总量大幅减少,我国可用水资源更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加之频繁发生的旱灾、水污染等一系列与水有关的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针对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应对策略不容忽视。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应对措施
        1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水作为生命的源头、生产要素、生态的基础,水资源的妥善运用和管理已经是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坚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看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方面的成功,所以加强水资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2有利于加强水节约保护意识
        可以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要坚持以人为本、环境和谐,严格实施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坚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控制与水功能区合理纳污3种原则,最大限度增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环保节约与水源保护。
        1.3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形势
        环境保护是水资源条件管理的需求;是处理水资源匮乏,增强用水效率;是设立和提高水利规划体系的需求;是提高水利发展的关键性的工作。尤其是要贯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实现水利科学合理发展,更要求用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为指引,完全提高水资源的完善工作和提高我国水资源的管理能力。
        2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
        2.1水资源严重浪费
        从我国目前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模式上来看,仍然有一定的不足,导致大部分水资源存在浪费的现象。比如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机构在进行农作物灌溉时,因为灌溉方式的不合理以及设备的不先进导致农作物的水量是实际用水量的70%,也就是说在进行农作物灌溉时,有30%左右的水会被浪费或者尚未被农作物吸收。再加上有部分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并没有意识到水没有被农作物吸收,进而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从人们生活用水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具有的节水意识相对较低,而且城市的排水系统以及运水系统漏水故障相对较多,导致大部分水资源被浪费。
        2.2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境内河流的数量相对较多,如果能够将所有河流的水资源运用于农业灌溉,那么农作物的生产力将会大大增加。但是通过对河流的调查,我们发现我国大约有60%的河流的水资源并没有被引用,在剩余的40%被引用的河流水资源中,有10%的水资源因为水污染导致其不能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我国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渠道主要是将其排放到河流当中,虽然国家规定工业生产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之后才能排放至河流,但是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工业生产的废水有超过80%的水,尚未被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表水被严重的污染。而且随着污水量排放的增加,我国地下水的有毒物质也在逐渐的积累,有毒物质在短时间内不会被分解,而且它们还会随着水体的流动在被人们循环使用。
        2.3供需关系冲突
        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农业角度上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作物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灌溉,但是这些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以及气候天气的影响导致该地区的水量也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我国有部分地区的居民主要以发展畜牧业为主,虽然与农业相比,畜牧业的水量需求并没有那么大,但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牲畜饮水困难的现象。从工业角度以及城市发展的方面来看,有40%的城市存在缺水的现象,导致这些城市的工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针对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定的计划因为水资源的匮乏而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我国目前的河流数量以及湖泊的面积在大幅度的减少,导致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2.4洪涝灾害原因
        主要缺点在于目前使用的战略布局缺少一定的长期性。大部分防治战略仅仅只能对旱灾以及洪灾进行短时间的控制,对灾害进行控制以及处理之后,国家的财产会遭到大幅度的损害。要想真正的使我国防治旱涝灾害战略布局具有一定的长期性,那么在进行战略布署设置过程中必须要切实解决该如何将洪水进行继续并且利用到旱灾时期。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而且气候条件也变化多样,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非常容易出现旱灾,而在西南地区却经常出现洪灾。但是我国的蓄水能力并没有达到能够将西南地区水资源引入到西北地区的地步,因此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长期处于承受旱灾与洪灾的危害当中。
        3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3.1加大节水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使人们改变对水的传统观念,转变对水的认识,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转变为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同时要特别重视非工程措施,并强调科学管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增强水的忧患意识、资源认识、法律意识,教育和动员人们都来爱惜、保护、节约水。
        3.2加强水利法制的建设
        探索和寻求一种更加适合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首先可以通过总结国内的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列出优点和不足,再通过各种专家的研究和论证,建立一套完全满足自己需要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为水利水资源的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可以通过向国外的水利工程管理学习它们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汲取其中的精华,剔除其中的糟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所谓学习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而不囫囵吞枣的走马观花和生吞活剥,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刺激我们的灵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3.3政府规划,统一管理
        政府常常忽视对水资源的管理,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了高标准建成,低标准运行的尴尬局面。在水资源自身的管理上,政府首先要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这种落后观念,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政绩工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水资源管理;注意吸收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加强和各个水利工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增强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的能力等等。
        3.4水技术推广
        综合水管理要求,用新的观点审视水利用技术,除那些加强供水的技术如筑坝或长距离管道工程外,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低成本使用技术,这对提高用水效率有积极作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水管理经验,包括节水技术、重复循环、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和分离不同质量的水等,需要找到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城市的供水和废水系统以及推广到农业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3.5加强培训与教育
        成功的水管理需要有受过良好培养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他们可以在水行业的各个领域卓有成效地工作。完善的水管理还需要每一个人熟悉水的知识,因为每一个人都使用水,并且有可能对水的有效管理做出贡献,对人进行有关水的教育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起点。非常有必要在公众中开展一些有意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教育年轻人的目的。
        4结束语
        我国的水资源匮乏,但与此同时水资源浪费严重。在这种状况下,我国的水污染一直向纵深蔓延,由地表水至地下水,从各个湖泊至海洋。实施最严谨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不但能处理目前发展问题的重要问题,更是长久之计。全面实施《水法》和最严谨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关未来发展,有关环保型社会实现。
        参考文献:
        [1]郭蓉,冯凡丽.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59.
        [2]宋明新.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7(2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