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 831100
摘要:水资源不仅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能够在防汛抗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激增,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根据中国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加大在水资源保护监测中的科技应用力度,随时掌握其发展动态,提升测报和服务能力,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监测;问题;对策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作为一种稀缺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话题,社会各界必须从各方面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才能尽可能地确保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1水资源保护监测的作用
1.1实现对水资源配置的优化
我国水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水污染情况也日益严重,使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从水资源监测角度着手,加强资源监测,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有力参考,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2促进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分析水资源的监测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发现水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更具针对性。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水资源开发、调配、利用手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1.3提高水资源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水文监测对全面了解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水质的分析和预测按照水体功能合理划分区域,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污染进一步扩散,对重点区域严加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
1.4合理调配水资源
根据水文监测,准确地分析水质,将资源进行合理化分配,建设蓄水工程,联合应用地下水和地表水,按照所需水质进行供应,化解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水排放量。
2水资源保护监测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方面的问题
水资源的监测与保护需要一系列评价指标,通过一定的指标对水环境进行综合监测,进而确定其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监测指标主要是对水中的污染物以及大致水体状况进行集中检查,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水环境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但就目前的监测指标而言,未对不同的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尚未根据具体的用途设置评价指标,导致其中存在很多的不合理因素,只有从具体的水体环境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水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符合一定的标准。
2.2监测管理体系不合理
水域监测管理过程必须需要一整套完备且合理的监测管理体系和管理内容,根据具体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管控和协调。但通过对目前的水域进行合理监测,发现当前的水资源监测管理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一方面,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管理重复,不同的工作部门负责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人员以及资源的浪费,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各部门之前工作职责不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存在遗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各部门之间交流不顺畅,只关注自身的利息,不注重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导致相关工作存在误差,各项工作很难在合理有序范围内开展。
2.3监测不准确数据大量出现,水质监测质量比较低下
水资源保护监测需要准确地数据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的进行。但在水质监测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仪器进行有效测量,并且相关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指导,造成很多数据不准确,沟通不顺畅,操作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监测工作处理问题较多,工作效率、质量低。
2.4监测分析方式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监测分析方式也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有所提升,尽可能地确保其符合目前的技术水平。而由于相关机构和部门的不重视,造成目前的工作体系不完备,工作模式不系统,工作方式不先进,严重影响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问题频发。
3水资源保护监测相应的解决对策
3.1加强监测设施建设,完善监测网络
在环境保护监测过程中需要加强不同水环境区域的功能区划分,以确保水环境保护监测能够满足每个不同的行政区划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地下水的监测网络建设,控制监测不同行政区的取水量、用水量指标、地下水的开采控制指标等。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保护生态监测网络,加强实时预报工作,以便我们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及对湖泊水域等的影响。
3.2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是确保监测真实准确地重要环节,因此确保水环境保护监测过程中实际操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的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包括:(1)制定多种培训方案,定期考核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及时督促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提高;(2)人员分配合理,确保每个人员能够物尽其用,并且有固定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且需持证上岗;(3)要及时进行人员专业素质的更新换代,引进新的人员技术,满足现实需求。
3.3 优化水文水资源监测工作模式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制定相关的约束措施,严格控制跨流域调水、河道引水以及沙滩开发等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文水资源监测占应掌握河道实时情况,及时了解相关工程的详细情况,突破对既定区域的监测局限性,尽可能全面地把控各种不确定因素,在传统的水文监测工作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对工程附近流域的历史数据做出正确的分析,掌握行洪规律,结合工程情况预测河流发生的变化,在工程完成后紧密监测,增加巡测频率和调查力度,观察并如实记录水位、流量、流速等数据信息,尽早发现河流的新规律,降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3.4强化水环境监测能力
此不足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弥补,现在先进的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数据存储技术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水域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此外,监测的各个部门还应提高对应监测部门的实验室水平,根据实际需要满足配套设配的完善,从而形成更加先进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
3.5水环境预测研究的强化推进
虽然水环境监测工作是当今的水污染控制及水质监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其系统化的分析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和改善。我们应该高效的利用现有的监测数据、监测成果、结合当前的现状,分析预测水环境,以此才能更好的完善水质监测,从而有效提高公共职能部门的服务能力。
4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监测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多角度、多方面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监测人员,尽可能地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为我国水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培杰.水资源监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24):104.
[2]马丽娜.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文水资源监测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9(06):88-89.
[3]孙传辉.芜湖市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69-170.
[4]翟志勇,陈清.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16):14-15.
[5]张红.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