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区社会综合治理与生产秩序的维护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屈直 何永乾
[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石油是我国重要资源,所以要加强油区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而后进一步就从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治理责任制度、加强防治结合力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油田企业的综合治理与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保安大队
        摘要:众所周知,石油是我国重要资源,所以要加强油区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而后进一步就从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治理责任制度、加强防治结合力度等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油田企业的综合治理与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油区社会综合治理;生产秩序;维护
        引言
        考虑到采油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往往较为特殊,与此同时也就随之产生了许多十分复杂的治安管理问题,尤其是在油区当中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难度将更大。而要确保这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能够从多个方面来着手实施,始终坚持做好防治结合、兼顾标本的方针原则,密切配合有关油田与地方职能部门,针对各项破坏油田生产工作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并要能够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扩大宣传力度、组织巡逻队伍、加强日常看守监管等方面来实施综合防治,保障油区的安全、稳定。
        1油区开展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油田企业一般地处城乡结合处,其社会治安工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等特点,综合治理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改善基地各采油单位之间的进一步协调,建立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此外努力加强基层作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狠抓综合治疗,积极开辟综合治理新模式。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不安定因素频频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了油田企业,偷盗油田生产物资、破坏油田设施设备、挖沟断路、扰乱油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等行为时有发生,种种问题的频发,足以说明当前完善的油田安全生产防范体系尚未建立,在各个方面任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开展油区社会综合治理迫在眉睫。油田企业由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性,油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不像一般企业安全生产那样简单,必须结合油田企业生产实际,多环节、多角度探索适合油区社会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2油区社会综合治理与生产秩序的维护的探讨
        2.1完善治理责任制度
        一般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都相对较大,且同时具备有十分典型的区域性及地域化管理特点,因此就要能够结合油田企业所在地的实际现状条件,来确立出完备的综合治理责任制度。形成以油田企业主要领导负责的安全治理队伍,在工作基层成立治安联保小组,形成逐渐责任监察机制,并开展统一领导,促使油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能够逐步走入正确的发展轨道。树立起安全监管责任意识,要能够定期针对油区社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干部开展持续性的思想教育指导,促使其能够在内心深入真正认识到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保障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可采取邀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实施专业培训、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把有关责任制度的核心内容予以系统化讲解,力争达到全体员工能够普遍了解并掌握。对于本单位近些年来所出现的一些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彻查有关主要领导责任,并通过案例方式在全体员工当中开展学习工作,要以此作为警示。同时,还要进一步确定规范化的考核要求,要能够把针对油区综合治理工作所开展的成效情况一并纳入进广大主要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工作中,在年度末实施综合治理目标差额及专项考核工作。针对出现了严重影响油区生产安全事件的部门要按照一票否决制针对有关领导做出惩罚。大量工作实例均表明,只有建立起完备的领导责任制度,方可有效应对相关领导不作为的情况发生,实现对日常管理工作力度的有效加强,促使油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能够进一步将责任规划落实到具体个人,加强管理效率。从油田企业的实际现状来看要能够充分考虑到现实工作的需要,不断探索出适应于当前企业发展形势的领导责任制度。要能够促使广大的领导群体真正承担起所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突出经济责任的同时也不能够忽略政治与社会责任,以期能够实现对油区社会综合治理效果的有效加强,并同时维护好相应的生产秩序。


        2.2突出防范与治本,营造良好的油区环境
        油区治理重在治本,贵在防范。在工作实践中,建议:①抓法制教育,构建思想防线。要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油区综治工作的正确认识,自觉维护油区治安秩序,确保油区整治取得长治久安的效果,坚持宣传先行、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保护国家资源,维护油田生产秩序”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向油区广大干部群众巡回宣传《矿产资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及省市自治区有关油区治安管理政策要求,提高干部群众参与管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②抓重点整治,构建外围防线。结合治安防范体系建设活动,加强流动人口清理、出租房屋管理、“三无车辆”检查和重点路段巡查等常规性工作,消除管理漏洞,净化油区外部环境。③抓企业管理,构建内部防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落实内部管理和治安防范措施,确保内部管理有序和治安稳定。同时,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企地共同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地企协作。在思想上求共识,工作上求同心,管理上求同步,相互协作,互相支持,共同治理,不断提高管护水平,确保油区治安秩序持续平稳。
        2.3治理防范打击紧密结合
        防范是预防油区安全隐患的初始环节和经常性措施,只有做到加强防范、防患于未然,才能切实保证油田企业正常生产的顺利展开。在进行防范的过程中,主要以宣传、教育等方式为主,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油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反复宣传安全意识和知识,如《矿产资源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油区治安管理条例》等,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油区、矿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排查、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加强对进出油区车辆的检查和重点路段巡查等常规性检查,做到隐患先知。但是仍然有很多社会综合治理问题是防不胜防的,出现此类治安问题之后,就必须治理和打击措施。开展油区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打防控管治”五个环节一体化的大治安新格局,以防范为基点、打击和治理为两翼、集中警力,主动出击,通过加强油区社会综合治理为油田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4加强宣传力度,坚持群众路线
        油田企业某些作业区与当地工农纠纷及土地赔偿等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频频引发当地老乡拦路抢车、村民停井、上访等事件的发生。此外,油企基层采油人员大多只有初中、高中文化,基本法律意识淡漠,再加上油田企业为了节省资金,缺少投入,不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导致员工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缺乏,不具备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稀里糊涂就加入了涉油案件,缺少必须的抵御侵害的警惕性。
        结语
        总而言之,因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油区社会治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如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防范措施不合理、监管惩处力度不足,以及油区本身所面临着的复杂治安环境,都导致油区的正常生产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考虑到油区社会的综合治理和保障安全生产关系密切,因此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着手实施,切实增强对油区社会的综合治理力度,维护好正常的生产秩序。
        参考文献:
        [1]宋黎明.浅谈油区治安管理维护油田生产秩序[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6).
        [2]马飞.浅谈油田企业如何做好油区治安管理工作[J].中国化工贸易,2014,(1).
        [3]徐娟.关于加强治安保卫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为例[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