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 丁路敏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丁路敏
[导读]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给市政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沧穹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给市政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市政工作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基础工程性能,确保市政工程保持长时间使用寿命。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适应性较强,可以应对大部分地质条件,是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理想的基础施工工艺。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
        引言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城市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钻孔灌注桩是一种比较成熟、先进的技术,目前在我国市政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不同的市政工程施工具有其不同的特点,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
        1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钻孔灌注桩主要说的是在施工现场,用机械设备完成钻孔工作,之后在钻孔中放入钢筋笼,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从而形成的一种灌注桩。把这类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其复杂程度更高,技术要求也更高。但是也有很多技术优势,比如其隐蔽性很强,所产生的噪音干扰较小,也不会对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另外,这类施工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中。虽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工作内容较多,这主要因为,这是一项隐蔽工程,其施工程序也较多,也会受到地下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做好地下环境的调查工作,从而更好地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作。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
        2.1控制好桩位测量定位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第一步是钻孔,因此必须提前做好施工场地清理工作,并经过严格的测量、定位、放样、复测工作,确定桩孔位,确保将孔位中心偏差控制在10 mm内。特别要指出的是,测量定位的过程应作好测量、复测记录。
        2.2埋设护筒
        按照工程施工的有关要求规范,科学掌控护筒的内径,同时保障其内径务必大于灌注桩20cm到40cm。在埋设护筒的过程中,务必要保障灌注桩的中心线跟护筒的中心线重合,而且误差不能够大于1%,以此给保护筒的埋设质量提供保障。在进行护筒埋设的施工过程中,要是存在地质坚硬的地方,实际施工的时候,务必要运用直接埋设护筒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操作。要是在土质相对松软的地方,则需要先把土层夯实,再进行相应的埋设护筒操作。
        2.2泥浆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泥浆质量对于成孔质量以及桩承载力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桩基施工班组缺乏对泥浆质量和泥浆管理的重视,泥浆质量差,对其后果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1)无法形成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黏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在砂性土地层易于塌壁,在流塑状黏土层则易于缩孔。(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3)比重大的泥浆在钢筋笼钢筋上沉积黏附,导数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桩身质量差,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有的工程计算承载力在10000kN以上,而静载试验不到5000kN,其中就有泥浆的影响。在空气中坍落度为22cm、扩散直径为38cm的砼,在水中坍落度下降为17cm、扩散直径为31cm,而在比重为1.2的泥浆中,坍落度则为14cm,扩散直径只有27cm。因此,对泥浆质量的控制决不是个小问题,其直接影响成桩工艺的最终质量。
        2.3成孔技术要点
        市政桥梁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关注于成孔环节,要求成孔较为合理规范,有助于后续成桩施工操作。

在成孔技术操作中,技术人员往往需要重点考虑到以往常见的偏孔、塌孔以及孔径不当现象,力求借助于更为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保障成孔质量。在成孔处理中,钻孔机具的选用极为关键,应该结合钻孔需求恰当选择钻机设备,对于钻头也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孔径要求,具备较为理想的施工条件。在成孔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成孔深度以及具体位置的精确化控制,确保孔结构能够较好符合后续灌注桩施工要求,以避免可能由此产生的施工阻碍因素。在桩顶标高方面也需要严格把关,确保桩顶标高得到及时登记和校准,避免因为桩顶标高不当影响施工质量。在成孔处理中做好垂直度的控制也是难点和重点,技术操作人员应该在整个钻进过程中及时调整钻杆垂直度,避免在钻进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问题,对于倾斜现象予以及时校正处理。
        2.4清孔
        完成钻孔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在首次清孔过程中要不断向其补充新鲜的泥浆,以此来替换出原孔内较大含砂量以及性能较差的泥浆,之后通过泵吸以及循环的方式进行第二次清孔。完成清孔后要对终孔实施验收,在此过程中要重点检查钻杆、钻头、测绳长度的准确性,避免通过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
        2.5钢筋笼安装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重点关注于钢筋笼的规范制作和安装,以确保钢筋笼可以更好融入桩体结构,发挥出更强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优化效果。在钢筋笼的制作中,首先应该关注于钢筋材料的优选,确保钢筋长度以及直径都能够较为匹配适宜,同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钢筋性能的严审,避免应用劣质材料参与钢筋笼的制作。此外,在钢筋笼吊装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把关,按照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保障钢筋笼能够吊装到最为恰当的位置,可以在后续成桩中形成较为良好的协调运用价值。为了避免后续钢筋笼可能出现上浮或者变动问题,针对钢筋笼进行可靠固定同样极为必要,在焊接处理方面需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松动问题。
        2.6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个重要步骤,对钻孔灌注桩制作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首先,提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和检测工作,选用合适的配料方式及配料,并寻找到最佳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混凝土流动性,避免出现堵管问题。其次,按照试验得出的最佳配比进行混凝土调配,并做好成孔和灌注混凝土间隔时间的控制,尽量保证间隔时间少于4 h。因为间隔时间过久,成孔沉渣厚度可能增加,不符合后期施工要求。最后,要对灌注导管的水密性进行检测,防止灌注过程中出现漏浆、进水的问题,提高灌注质量。
        2.7浇筑
        浇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导管的埋深,按要求控制在2~6m范围内,埋深过小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形成夹泥;过大则使混凝土不易流出顶升,还可能造成桩外周的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减小桩的有效直径;亦可造成近导管处混凝土面高,远导管处混凝土面低,从而混凝土先顶升再水平扩散,防止出现死角区,使泥浆和混凝土混合物填实在死角区,造成钢筋的握裹力不足,桩身质量出现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有效强化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便捷性、整体性、质量性。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要求,掌握每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从细节出发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发挥钻孔灌注桩工艺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999-1000.
        [2]洪国华.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4(19):197-198.
        [3]张伟雄.论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173-174.
        [4]蒋恩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