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的探讨 曾宁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曾宁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因此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更加全面,变电站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智能化的特点。
        国网和田供电公司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支持,因此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更加全面,变电站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智能化的特点。较之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在维护、检修、运行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因此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运行维护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分析
        1智能化变电站的内涵
        智能化变电站,即能够实现变电站运行操作自动化、信息共享化、分区统一管理和智能化电网调度以及控制的基础单元。智能化变电站相较于传统的自动化变电站,具有更加鲜明的技术特点,数据采集数字化、系统分层分布化、信息交互网络化、设备检修状态化、设备操作智能化等,这些特点,对于减少员工的工作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维护和及时处理故障等。智能化变电站在技术上进行了很多方面的革新,例如变电站信息的规范建模、使用新式的电子互感器等等。
        2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原则
        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过程中,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就能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原则大致分别为可维护性的原则、开放性的原则以及拓展性的原则。通过运行维护的科学原则的遵循,对维护的效率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3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光纤设备、智能化模块、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合实现变电站主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全面智能化。智能化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具体来说,主要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连接设备自动监测系统、线路及设备故障检测系统以及辅助控制系统等。较之于普通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化变电站对传统系统二次回路进行简化,将网络化结构应用其中,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第二,在进行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时,通过全光学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子感应式电压互感器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简化电流回路以及电压回路,从而实现各个变电站内的数据共享;第三,传统的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倒闸操作,而智能化变电站则通过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远程遥控。
        4当前我国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4.1二次压板操作
        智能化变电站在进行压板运维时,操作人员禁止对保护设备的初始状态进行调节。倘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就需要首先将保护装置设为退出状态,再通过远程操作来进行保护装置的参数修改。但是在进行远程压板控制时,保护装置应该保持在投入状态。同时,在进行设备开关检查时,需要将间隔内保护失灵启动装置取出,同时取出母差装置的本间隔投入压板。另外在进行投退保护时,直接投退智能终端断路器的跳合闸压板是有极大的安全风险的。
        4.2电子式互感器的电源管理
        智能变电站通过应用电子式互感器等设备能够有效进行一次设备的相关工作。当电子式互感器及光电互感器没有直流电源进行支持时,设备内部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测控设备不能将一次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告知和提醒,这时一次设备是在无保护状态下运行的,极大地增加了变电站的安全风险。而利用双重化配置原则进行电子式互感器配置时,电子式互感器的工作电源由两组直流电源共同提供,当其中一路电流出现故障时,另一路电流还能为继电保护以及检测装置提供保护,同时由于电子互感器内部元件无法获取相应的信息,因此保护装置会自动关闭。对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直流接地电源回路的检查时,需要首先停用设备保护装置,再将整个电源进行停用。
        4.3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运维问题
        现阶段,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越来越多,较之于传统互感器,其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输出模式使得整个过程更加安全、准确。但是由于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在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时间较短,相关工作人员还缺乏足够的经验来对其进行操控运行。

结合当前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现状来说,互感器本身以及相应附属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兼容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受到了影响。
        4.4智能化变电站从业人员的能力问题
        由于智能化程度较高,所以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不断变更的同时其自身的设备也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在这种前提下,对于维护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应地有了较高的要求。运维人员在观念和技能上都要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努力攻关,提升维护水平,降低维护风险。
        4.5智能化变电站制度问题
        变电站的良性运行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影响巨大。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也需要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和监督。现在很多电力企业在变电站维护制度方面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导致维修工作效率不高,不仅对变电站的科学使用产生危害,也给员工产生不小的负担。只有制度明细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5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5.1加强建设管理
        为了有效提升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在对其进行建设时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及精力。建设时需要秉持安全、简便、可靠的原则,提升变电站建设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电力设备水平。倘若在进行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时仍采用传统互感器,那么就需要采用直接电缆接入的方法来简化中间环节,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5.2完善监控系统功能
        当前,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监控画面、清晰度以及系统功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控画面的调节以及设置时无法实现统一,这就导致智能化变电站在进行一些有明确规范的信息量上报时极为不便。同时,对监控后台软压板进行设置时需要尽快提出相应的规范,从而提升智能化变压站的运行维护效率。
        5.3加强资料管理
        对于智能化变电站来说,其图纸资料也有保存的必要。为了确保资料保存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管理对象和范围,确保电子版资料的全面性;其次,对重要的电子资料应该派专人进行保存和负责;再者,对于不同的变电站来说,其资料保存介质应该保证不同;最后,在进行智能化变电站系统升级时,应对需要修改的文件进行审批以及备份。对于重要的电子资料由专人进行保管,确保信息不外泄,从而大大提升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5.4提升专业人才的水平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非一朝一夕之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不断学习充电,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紧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新技术,以更从容地应对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和维护中的问题。
        5.5提倡有序化的管理制度
        要提倡有序化的管理,使维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序化依托于设备状态的变化周期性。在设备运行初期进行检查,确定无异常时再执行相关工作。系统监控要与常规操作保持同步,保证系统整体的有效过渡。
        6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依赖于技术不断进步完善的同时,也需要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全面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在智能化逐步推进的今天,智能化变电站才能在电网系统中高度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高效化,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娜.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8):196.
        [2]王旦黎,艾珺迪.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问题与处理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6):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