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 236300
摘要:在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对此,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利用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着重关注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以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具体特征,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加固处理软土地基,以此充分确保地基的密实度进一步提升,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显著增强。
关键词:软基加固技术;市政道路施工;应用
1市政道路施工中主要几种软土地基特性
1.1流变性与触变性较强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道路路基结构长时间承受外部负载条件的影响,外加上软土地基条件很容易产生大面积沉降以及变形问题,同时软土地基条件所具有的触变性和流变性相对较强,如果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在后续的道路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道路路基大面积沉降以及产生不良的塌陷问题,对整个生道路工程的使用质量安全性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压缩系数高与抗剪强度低
和常见的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类型相比,软土地基条件的压缩系数较高,并且抗剪性能相对较差。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壤颗粒之间缝隙比率相对较高,因此直接影响到了道路的承载和负重能力。比如,在我国某城市一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该地区受到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并且常年降雨量较大,道路工程的地基结构稳定性较低,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在该区域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很容易会产生大面积地基沉降问题,同时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技术稳定性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1.3含水量与孔隙较高
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壤水分含量较高,土壤内部很容易出现较大的空隙,如果空隙间距不断加大,直接影响到了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壤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粉土和粘土,这两种土壤内部还有大量的负电荷,并且负电荷会位于软土的表层结构,会直接吸收外界环境当中的空气和水蒸气,使得软土地基内部的含水量不断加大,造成了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壤颗粒空隙率较大,直接影响到了道路工程的施工稳定性。
2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软基加固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
2.1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
从根本上来讲,软土地基是一种特别典型的不良地质情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处理和改善,极有可能带来很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道路沉降、道路裂缝以及局部塌陷等相关问题,对于行驶的车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威胁,使整体工程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修复的成本。针对这样的情况,有效应用软基加固技术,可以使道路得到有效的改良,进一步提升道路的整体承载能力,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基础,进一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
2.2更有效地减少维护保养的成本
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由此进一步加大了城市道路的负载,针对这样的情况,市政相关部门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道路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养护,而这样的养路费用也使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从实践中来看,某些道路工程因为承载过大,很容易产生塌陷,沉降等问题,由此使维护成本进一步升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有效应用软基加固施工技术,这样能够充分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显著增强,使道路工程的维护周期进一步延长,从而确保养护成本和维修费用得到充分的降低,呈现出十分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2.3从整体上有效提升道路施工行业的发展水平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是道路施工领域特别关键的一种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着重针对该技术进行切实有效的完善和优化,特别是针对技术要点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规范性和高效性,通过有效应用该技术,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这样能够从整体上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使施工行业的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推进我国的道路施工取得更大的效益。
3道路施工技术中常用的软基加固技术
3.1浅层加固处理
在道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深度如果少于3m,则浅层处理是代表性处理方式。如换填垫层法、抛石挤淤法等。在对待对路基深挖要求较低的道路施工工程时,该技术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期效果,假如施工地点下挖土层大于2.8m,这种施工方式就无法得到较好效果。通常情况下,施工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施工土地的土质情况。加固层作为软土地基加固中一种操作较为便利的加固方式,在短时间内便可以获取理想的施工效果。一般在某些施工要求不高的道路工程中,加固层是可以采用的施工方式。
3.2土木合成施工技术及强夯加固
如果软土地基的深度较大,便应采用土木合成的方式进行路基的加固工作,根据实际施工地点的土质松软程度和空隙情况进行预估,假如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要求差距较大,那么应当使用该施工该方法以震荡的形式对地基周围进行填充,但是这种工程施工模式的使用要求极高,所以,在具体使用潜藏着一定的限制性。所以强行夯实的处理办法更加适合这种情况,并且同样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并且由于施工成本低,加固效果良好,该技术也受到社会各施工单位的使用和重视。但这种施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声响,极大地增加城市内的噪声污染,因此,城市中并不适用于该项技术。
3.3混合材料桩使用方式
作为复合型施工方式的一种,混合材料桩的使用通常会出现碎石、灰尘等物质。将此类物质进行充分搅拌,随着黏结性的提高,建筑施工底部和混合材料桩之间,会形成一种稳固的连接。这种地基的坚固程度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强化。并且在浇筑混凝土的作用下,施工模式得到简化,得以明显提高软土地基的硬度,提高道路路基结构的可靠性,增强了稳定性,并且增加了缓冲层,使得工程施工较为环保。但是在技术在使用中,会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弊端,比如可能会导致浇筑管道堵塞,或是在泥浆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灌注压力较大时会导致出现的爆管现象。混凝土无法快速排出,混合材料提高效率不强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泵送软管的面积较小,导致混凝土和易性的降低,引发堵塞关傲,影响混凝土流通。
3.4泥浆灌注桩使用方式
在应对施工地区土质较软的情况时,泥浆灌注桩这种施工模式的使用方向较多。泥浆灌注桩的使用方法就是使用灌注设备把泥浆作为加固材料进行泥浆灌注,保证灌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软土和泥浆之间便于充分反应,软土地基强度得到提高,实现地基的加固。在软土地基加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震动现象是泥浆灌注桩技术具备的优势,所以对土层附近的影响较小,对建筑周围造成的影响也较少,环境保护效果也更加显著。在施工中,泥浆灌注桩加固技术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涉及到繁杂的技术流程,此项技术的应用于推广也受制于这些因素。
结束语
在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结合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切实有效的应用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这样可以使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增强路面的平稳度以及车辆行驶的舒适度,也可以提升整体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要结合具体情况,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取这样的施工技术,把握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此真正意义上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沈平.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9(21):247.
[2]陈伟,范文航.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1):71+76.
[3]张跃新.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9):219-221.
[4]刘志超.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地产,2019(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