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的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监测风险,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的一体化建设,解决传统检测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强化环境监测的管理体制机制,从不同的环节落实下去,开展全面的、新的管理工作,促进我国环境监测管控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路径
引言
要想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污染情况予以改善,优化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对质量管理问题形成正确认知,合理采取解决策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在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重视度不断增强,注重经济建设的作用。所以,要想创造可观环境效益,就要对环境进行改变,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采取必要措施,以增强数据准确性。
1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法规不明确
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已经做出了有效的措施,一直在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并且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比较宏观,没有针对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或者是具体的操作方案以及责任的区分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在无形当中不仅限制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使得在质量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整个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1.2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管理的,但是我国地域辽阔,环境监测站分布散乱,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国家的环保部门一般是制定标准和措施,然后由地方的监测站进行执行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地方环境监测站配置的在岗人数不足,在采用现有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后,很难进行深入的操作,而且地方和总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难免会出现推诿扯皮,进而丧失地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增大环境监测的难度。
1.3忽视监测基础工作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性的高技术人才和设施设备缺乏,监测方法滞后性严重,对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技术困难。再加上我国设施设备和技术滞后性明显,监测工作的实施阻碍性强,监测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差,思想品质意识落后,员工主动性缺乏,不足以实现质量监测工作的需求,难以满足社会对于环境的认可力度,且工作人员没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个别监测站没有成文的管理体制,运作相对杂乱困难,导致环境管控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1]。
1.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危机意识质控技术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但是这些数据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得到整理并发挥作用, 相关部门对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 再加上我国现在的环保措施已经颇具成效,所以就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放松警惕,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质量管理程序。质控技术主要是环境监测站配套有完善的监测设备,现今的监测站中,普遍没有配套完善的监测设备,不足以形成完善的监测网络,对整个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2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途径
2.1 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水平并完善管理机构
要想对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状况进行全面改进,就应不断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对管理机构加以健全,以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要增强,对管理思想加以转变,将管理人员职能发挥出来,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对监测管理和质量管理内容明确分工,将管理人员领导职能彰显出来,确保各环节配备完整,并融入质量管理工作,使环境监测工作获得必要帮助[2]。
其次,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和工作技能。因为环境监测的采样检测、样品分析、数据整理、报告形成等环节都需要专业性,因此,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培训相当必要。
与此同时,监测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十分重要,要求能够互相协调、配合,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使环境监测的质量不断提高。
最后,健全质量管理机构,专业人员负责制。作为负责人员,一定要对有关质管理的知识予以深入了解,且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关于环境监测的内容与知识。
2.2 构建健全管理机制
(1)工作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管理体制加以完善,使所有工作人员职责更明确。
(2)对工作内容和管理细则进行规定,使工作流程更完善,工作程序更规范,合理采用相应管理手段。
(3)融合定量考核和质量检查,使监测力度增加,保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增强质量管理的规范性与法治性,不断强化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法制思想。
(4)细化监测业务质量管理机制,强化其针对性,适当增加监督的力度,使制度失衡的问题得到改变。对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使监测水平不断提高,达到自动监测的目标[3]。
(5)对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加以完善,增强相关工作客观性与规范性。在与环境监测状况结合的基础上落实考核工作,使各环节均获得合理化评价。
2.4推进质量管理机制运行
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为目标, 对监督机制加以构建和完善,使检查力度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效果,实施质量管理应涵括环境监测中的全员、全过程。
(1)对各工作人员职责进行明确,使其质量管理意识得以强化,实施自我监督以促进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将工作人员和设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实现专人专责的目标,保证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化监测工作的质量。
(2)对环境监测制度和管理制度予以明确,严格遵循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人的操作,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撑[8]。
(3)监督机制内含括质量管理考核、质量监督制度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等。在质量巡查、质量管理、质控考核等多种途径下落实质量监督活动,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增强执行力。
3.4 质控手段的丰富
要想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就要对管理内容以及手段进行革新,对管理保障手段加以健全。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实现监测质量管理领域的有效拓宽,对问题进行多元化处理,进而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在基本监测技术和设备以外,同样需合理选择应急监测方法、在线监测方法与自动监测方法,尽可能地全面监测污染物,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对质量管理措施加以完善:
②将标准样品开发和搜集领域扩大,形成健全研究机制和标准,以深入地研发大环境标准物质, 实现研究和环境监测水平的全面提高;③购置的标准样品要完善,并落实第三方审核工作;
④健全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对规定不足予以弥补,强化规定内容的多元性,保证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标准的统一性[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关系到环境的质量,也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如何能够有效的加强环境监测力度,落实环境监测的制度规范,做好全面的环境监测的管理,是重中之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完善管理模式,提升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胜兰,陈平梅.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策略探究[J].消费导刊,2019(2):107.
[2]李涛.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策略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9(9):291.
[3]赵智勇,刘文静.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7):60-61.
[4]鲁守良,王娜.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策略探究[J].商品与质量,201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