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天一
[导读]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摘要: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行为带来了复杂影响。特别是对当代社会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网络安全日益密切地关系着青年健康成长乃至国家政治安全。如何在信息网络环境中趋利避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开发好、管理好和利用好信息网络环境及其影响作用,端正青年群体思想行为,是当前加强青年群体思想政治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网络  思想行为
        一、当前信息网络环境特点
        一是信息网络体系开放自由,其渗透性强。2020年4月,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3%,网络对青年人口的渗透率接近100%。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人人都可接触,事事都可参与,查阅资料、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等等功能一应俱全,快速便捷的信息网络“门槛”极低。信息网络就像“空气”和“水”无孔不入,浸透着青年人群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渗透性。
        二是信息网络媒介精准交互,其吸引力大。当下信息网络媒介深度发展、高度发达,物联网、5G、AI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各类应用软件、APP功能日益强大、种类推陈出新,几乎“无所不能”。“刷脸”“闪付”“直播”等智能高端、“私人订制”式的生活娱乐方式,在满足人们改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享受和消费。网络媒介与人交流互动过程中感官刺激大、交互程度深、契合能力强,让广大青年应接不暇、趋之若骛、欲罢不能,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三是信息网络资源丰富多元,其包容性强。信息网络由于其固有的物理属性,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和传输功能,造就了其具有存储天文级数据的物质基础,信息网络资源包罗万象,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都在爆炸式增长。可以说网络资源“没有找不到、只有想不到”。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既有历史的又有潮流的。只要一打开网络,就仿佛陷入信息的海洋,青年们就不自觉的被裹进信息的洪流中,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数据存储使用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系统的资源将更加丰富多元。
        四是信息网络交流虚拟隐匿,其约束力小,美国学者尼葛洛·庞蒂曾说:“在虚拟显示中你可以张开双臂,拥抱银河,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或者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这是对信息网络虚拟性的形象描述。从物理属性上说,信息网络由电信号和电磁波为主的信号传输方式决定了其通信的虚拟性、隐秘性,其相对传统媒介信息的传递更加抽象、难以感知,从使用方式上看,人们在网络上交流大都采取匿名、隐身的方式,并且更换终端频繁,信息网络终端与现实个体对应性不强,增加了监管监控的难度。从制度规范上讲,关于信息网络的制度规范建设不够完善或者滞后,使得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受到的约束要远远小于其他现实行为。
        二、当代社会青年面临的复杂信息网络环境和严峻形势
        21世纪是信息网络的时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环境及其产生的文化影响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对社会各界引导规范青年群体思想行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网络文化浪潮席卷“引人入胜”。信息网络技术及其附属文化开辟了人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能力的新领域,形成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空间,也激活了青年人自我思考、表现自我的独立意识,拓展了大家学知识、长见识的空间,有利于促进青年群体的全面健康发展。但信息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敌我争夺的重要阵地,信息网络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思想撞击和多元文化,导致一些青年认识模糊、思想不稳定、辨识能力下降,甚至导致出现行为失常的危险。


        二是网络行为监管缺位“牛栏关猫”。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使用隐匿的身份在网上自由驰骋,来去无踪,无拘无束从而摆脱了传统伦理关系的束缚,使青年们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良后果。且当前一些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够有力、内容不够科学、不够全面,导致对网络监管缺失缺位,在网络管理使用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丑闻事件频发,难以根除。近年来,社会上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因网络引起,网络赌博网络借贷、网上乱交往、网络电信诈骗等事件的主要受害群体大部分指向思维活跃、触网频繁的青年群体。
        三是上网冲浪随波逐流“泥沙俱下”。信息海量化、碎片化造成不同价值观的多元文化在网上广为传播,海量的资源信息,几乎能将青年们的所有感官吞没。信息网络成为多种信息良莠并存的特殊平台,青年群体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往往鉴别不清、缺乏理性。极易给青年思想意识带来颠覆性冲击、分散精力消磨斗志。有的沉迷网络,喜爱聊天交友、看小说、打游戏,导致学习意愿消退、生活热情下降、工作标准降低、精神状态萎蘼;有的深陷网络债务、纠纷,导致心思精力分散,甚至有违法犯罪的危险趋势,危害社会安全。
因此,研究信息网络环境对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影响刻不容缓。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三、端正青年群体思想行为的对策思考
        1.转变管网用网理念,用好网络文化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社会各界应当从消极防守转向抢点卡位,瞄准铸魂育人。及时介入网络热点、网红现象,客观充分的进行积极引导,增强群体辨别是非对错、甄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从对立冲突转向平等尊重,共创和谐氛围网络管理运营部门要转换管网用网思维理念,把从青年群体从网络管理对象的对立面转向为平等尊重的“同志”,保障青年人群合理合法健康上网的基本权利。
        2.培育良好网络素养,提高健康用网免疫力,在青年人学习、工作、生活各阶段各方面常态化开展网络素质教育,打牢他们正确用网的思想基础,提高甄别是非的能力,注重多途径培养青年群体各类网络技能,开展技能培训和教育宣讲,提供培训教导他们正确高效使用各类软件,扫除网络“文盲”,使青年群体从被动接受变为动撷取,从沉沦迷失变为合理适度游刃有余,逐步引导大家从信息奴隶转向信息主人,培养青年群体上网用网好习惯,形成用网自律,助力青年群体成长成才。
        3.供给优质信息资源,贏得网络阵地主动权,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新时代网络新文化的阵地建设。时刻校正建设投向,推进资源供给侧改革调整,创新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为青年群体创作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和娱乐资源。持续把好信息网络的建设质量,提升信息资源入网前审查把关,为青年群体做好筛选,过滤不良信息。组织网络评论员和青年群体自身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辩论、批驳,让流言止于智者、让谣言烟消云散。传播好声音、正能量,营造信息网络大环境的“绿水青山”,夺得信息网络空间环境的“话语权”“主动权”
        4.健全网络法规制度,提升网络安全防护值。健全管网用网法律规章,立起制度屏障。落实国家网络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网用网关键机制,确保青年群体使用网络有保障,网络管理顺畅运行,统筹协调全社会各界各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要善当“合伙人”,改变以往一个机构、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的形式,把信息网络环境建设管理当作共同事业,跟踪管网用网动态发展,发现青年群体在上网用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矛盾问题。
        5.锻造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网络运营新势力。注重加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信息网络健康有效运营和创新发展。各级部门要注重选拔培养一批网络媒体“设计师”,为信息网络建设顶层设计、平合搭建、软件开发等提供科学引领和智力支撑,帮助青年群体规划好网络学习成长路径。
                

        作者简介:张天一,1992.9,男,汉,湖南省桃源县,在校研究生,军事学,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铜山路376号,221000,18687782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