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0期   作者:邹海娇
[导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吸引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力资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吸引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力资源。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国有企业自身而言,除了提高自身实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外,实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可以说是保持市场竞争战斗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国有企业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各项发展目标,才能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才能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提出建议,才能在企业稳定发展时做好创新工作,才能使企业稳步发展。其中,激励机制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制度,可以系统研究,促进机制的完善。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机制的建议,对于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作用
        1.1有利于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员工是企业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员工的地位是积极的,那么企业也会兴旺发达。否则,一旦员工的积极性降低或丧失,企业将无法健康发展,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自己,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
        1.2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严重问题。也就是说,有些员工是通过关系进入企业的,所以当企业有利益或福利时,总是优先考虑这些人,这会使其他员工长期感到不满。这种不公平现象在企业迅速发展,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不能为企业服务,甚至懈怠,国有企业分配的任务无人应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考核国有企业职工工作效率为标准,为职工奖惩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在这样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成长,员工的热情会越来越高,企业的内部氛围会越来越和谐,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从而为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1.3有利于员工发展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许多员工的积极性无法释放,其价值无法实现。根本原因在于工作指导不当,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能力无法发挥,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有效的国有企业发展激励机制尤为重要。一个健全的机制可以量化工作指标,同时向员工指出企业的发展方向,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根据这个方向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可以根据激励机制获得相应的奖励,逐步提高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实施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意义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要想稳定发展,员工要想保持自身的发展能量与企业同步,就需要激励机制的引导,使员工与企业在不断完善发展过程的同时,达到国企与员工“双赢”的目的,彰显激励机制的实施之义。然而,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影响其实际效果的现实问题。为了使激励机制更加科学,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1激励机制考核方式单一
        影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健康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许多国有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仅仅是按照领导的话和领导的意愿来实施的,这使得激励机制无法凸显公平公正的价值。缺乏基层员工参与和支持的激励机制,将成为领导主观评价的工具,引导一些别有用心的员工,为了获得相关奖励,在工作中要做到“两面性”。领导来了,就要认真工作,离开时把工作推给别人,这样工作就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也影响了激励机制的公平性,不能保证人才的有效培养。


        2.2忽略定量评估
        一些国有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机制时,只注重印象、直觉等无法量化的个人感受,致使激励机制考核过于随意、不量化,致使考核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严格的制度,而与时俱进的活力,容易造成评价失误,降低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严重影响国有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稳定性。
        2.3考核结果不能有效使用
        许多国有企业通过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对员工进行打分。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突出了激励机制评价的价值。但在激励机制的实施中,存在考核结果不能有效利用的消极现象。内部原因是考核等级设置不科学,一级员工多。表现突出的员工和工作松懈的员工在考核中没有表现出差距,严重降低了考核的意义,影响了以往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它会使员工缺乏努力工作的动力,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三、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议
        3.1丰富评价方法
        激励机制要想科学合理,就需要客观地反馈员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而不是依靠领导的“一言堂”来掩盖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造成激励机制过于主观的消极现象。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丰富考核方法,从员工实际出发,进行系统考核,突出考核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在这种考核方式的基础上,需要细化,在考核方式的基础上,以考核评价为保障,与晋升激励有机结合,做到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考核的正负激励作用,并形成以考核方法为核心的完整的考核与激励评价体系,为考核目的的实现提供依据,完善激励机制该体系是有效的,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对生产线领导实施考核办法时,要在领导考核的基础上,让其管理的员工参与到领导能力的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管理职能,丰富考核结果使评估更全面。同时,可以加入点对点考核机制,考核领导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检验其合作、团结、互助的能力,使激励机制更加切实可行。
        3.2制定定量评价体系
        评价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使主观评价和感性评价变得科学、有效和有意义。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内部部门灵活制定考核标准,量化考核内容。例如,在评估受影响部门时,可以执行星级评估标准,对遵守纪律、表现突出、团结互助的员工给予三星评估,并按星级给予奖励。对不守纪律、违背企业经营理念、业绩不佳的员工,将同时给予非星级考核,按其星级进行处罚,突出激励机制的公平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使量化考核制度不受任何个人情感的影响,为国有企业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3.3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
        为了使激励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在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离,突出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使评价更加科学有效结果更能回馈评价对象的真实行为,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价值,为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打下基础。
        结语:
        当今时代,中国经济市场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全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上,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了解员工的需求,合理制定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较好的状态,并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保障企业的经营。
        参考文献:
        [1]林颢.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与创新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19(24):72-73.
        [2]李兴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22):87-88.
        [3]孟根塔娜.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9(18):57-58.
        [4]吕翠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9(08):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